一种富含Pd-O-Ce界面催化剂及其在催化乙烷-二氧化碳氧化脱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347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08656.2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Pd‑O‑Ce界面催化剂及其在催化乙烷‑二氧化碳氧化脱氢中的应用。所述Pd、Fe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二氧化铈纳米岛负载的二氧化硅载体;S2、将Pd金属盐和Fe金属盐通过浸渍法吸附于二氧化铈纳米岛负载的二氧化硅载体上,并分别进行空气氛围焙烧和氢氩氛围高温还原,降至室温即得。本发明合成的富含Pd‑O‑Ce界面的负载于二氧化铈纳米岛载体的Pd、Fe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的Pd‑CeO2固溶体分散度高,有着比PdFen负载的商业二氧化铈催化剂更多的Pd‑O‑Ce界面,有利于催化乙烷‑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合成气。

    一种石墨炔用于均相催化反应的活性提升和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7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76753.9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炔用于均相催化反应的活性提升和回收方法。所述提高均相催化反应的反应活性的方法包括在均相催化反应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含铜石墨炔或石墨炔的步骤;均相催化反应采用的催化剂为Pd、Co或Cu;均相催化反应为噻吩与碘苯之间的偶联反应或Heck反应;反应活性指的是原料转化率;Pd、Co或Cu以其氯化物盐、醋酸盐或乙酰丙酮盐的形式添加。本发明首次提供了石墨炔回收Pd均相催化剂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石墨炔可以使硝基噻酚与碘苯偶联的反应活性显著提高,选择性提高。

    一种富含Ir-S界面的Ir纳米颗粒及其在催化N-杂环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22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33813.9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Ir‑S界面的Ir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在催化N‑杂环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锚定在硫掺杂碳上的Ir颗粒,其展现了优异的N‑杂环加氢性能。将Ir金属盐吸附在硫掺杂碳上后,经热解,在高温下Ir和硫发生化学相互作用,形成Ir‑S键合。在碳载体和纳米颗粒的底部形成一层Ir‑S界面,因此可以防止小的Ir颗粒在高温下进一步长大成大颗粒;而在纳米颗粒的顶部,此时的Ir为单质Ir。本发明将催化剂用于催化喹啉的选择性加氢,界面处阳离子态的Ir主要负责活化喹啉,顶部金属态的Ir单质主要负责解离氢气并溢流到界面原子上,共同完成加氢。本发明催化剂展现出高催化活性。

    改性石墨炔纳米片、制备方法、应用和室温NO2传感器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3860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1112677.0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改性石墨炔纳米片、制备方法、应用和室温NO2传感器元件。本发明改性石墨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下将石墨炔纳米片进行煅烧,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炔纳米片;所述煅烧的条件如下:升温速率为1~10℃/min,煅烧温度为200~1000℃,煅烧时间为1~5h。本发明通过不同煅烧温度,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及缺陷,改变材料电子性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气敏性能;以改性石墨炔纳米材料为气敏材料的室温NO2传感器在室温下对二氧化氮具有优异的性能,在250ppb的响应值达到6%,可实现室温下ppb级高灵敏检测,在环境监测、非侵入肺功能监测、石油化工领域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类气体的安全检测等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基于Cr掺杂的NiO纳米颗粒气体传感器元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55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23992.1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r掺杂的NiO纳米颗粒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元件,以Cr掺杂的NiO纳米颗粒为气敏材料。Cr掺杂的NiO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10nm。以原子百分含量计,Cr掺杂的NiO纳米颗粒中Cr的掺杂量为0~35%,但不为0,优选20%~30%,更优选25%。本发明气体传感器在较低温度下对苯系物具有优异的性能,对苯胺、三甲苯、甲苯、苄硫醇最低检测浓度小于1ppm,其中对苄硫醇在100ppb的响应值达到10.8,可实现ppb级高灵敏检测,在环境监测、香精制造、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制备以及硫化矿浮选药剂的合成等多个领域的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