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井工采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7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134055.2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井工采煤方法,用于解决井工矿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由此引发的环境代价的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伤。该方法通过勘查煤田地质属性,在井工开采时采用超大工作面(超长工作面长度、超长推进距离和超大采高)开采工艺,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推进速度,不但满足了传统方法的防灾减灾效用,而且使得地表整体沉降,减少对地面的扰动次数,减少地表裂缝。该方法不但有利于煤炭高回收率的实现,还有利于对地表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的绿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1009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63475.5

    申请日:2007-02-02

    Inventor: 胡振琪 陈胜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4 Y02A40/243 Y02P60/40 Y02W3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的绿化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和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根据自燃煤矸石山具体的地形情况,将坡面自上而下整理成反坡倾斜梯田,采用注浆法进行灭火和降温,在整理好的煤矸石山表面喷洒杀菌剂,采用惰性材料对矸石山表面进行覆盖和碾压,再进行覆土和修建水土保持工程、绿化种植和绿化管理。本方法将自燃煤矸石山的灭火技术与绿化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既灭火又绿化的双重目标,有效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当地景观,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高。

    矿区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反演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588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750653.5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矿区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反演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矿区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得到大气表观反射率数据;对待测矿区进行局部表层土壤采样,得到多种不同粒径级别的表层土壤数据;根据大气表观反射率数据得到地表反射率数据,筛选采样点处的局部地表反射率数据;对各粒径级别的表层土壤数据与局部地表反射率数据的相关性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粒径级别的优选的表层土壤数据;将地表反射率数据与各优选的表层土壤数据一一对应,分别构建各类土壤粒径反演模型;将地表反射率数据输入各类土壤粒径反演模型中,得到待测矿区的各类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本公开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面积矿区的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矿区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反演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588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50653.5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矿区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反演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矿区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得到大气表观反射率数据;对待测矿区进行局部表层土壤采样,得到多种不同粒径级别的表层土壤数据;根据大气表观反射率数据得到地表反射率数据,筛选采样点处的局部地表反射率数据;对各粒径级别的表层土壤数据与局部地表反射率数据的相关性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粒径级别的优选的表层土壤数据;将地表反射率数据与各优选的表层土壤数据一一对应,分别构建各类土壤粒径反演模型;将地表反射率数据输入各类土壤粒径反演模型中,得到待测矿区的各类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本公开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面积矿区的土壤粒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获取动态裂缝多期地下三维形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905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11566874.5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获取动态裂缝多期地下三维形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裂缝所在区域表面铺设一薄膜,并保证裂缝表面被该薄膜完全覆盖;向薄膜上浇筑液体;在裂缝近地表处将探地雷达对准裂缝,沿列缝走向的垂直方向作为路径进行间隔扫描,得到当期裂缝地下形态多个剖面的电磁波数据;将液体抽出存储并撤去薄膜;对获取的当期所有电磁波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描绘得到当期各剖面处裂缝的轮廓;利用该裂缝的轮廓构建出裂缝当期地下形态的三维模型得到裂缝当期地下三维形态及其相关数据;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得到裂缝发育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多期地下三维形态及其相关数据。本发明可无损的获取动态裂缝的多期地下形态。

    采煤沉陷地裂缝自动提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155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3863.X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采煤沉陷地裂缝自动化提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采集多幅无人机影像,进行影像拼接后得到地裂缝监测区域正射影像,对其进行将几何校正后转为第一灰度图像;对第一灰度图像进行不同旋转角度的高斯匹配滤波,得到地裂缝信息对相应旋转角度的高斯匹配滤波具有最大响应的第二灰度图像,记相应旋转角度为目标旋转角度;对第一灰度图像进行目标旋转角度下的高斯一阶导滤波处理,得到第三灰度图像;将第二、第三灰度图像进行线性运算,得到第四灰度图像;利用第四灰度图像进行地裂缝初提取;通过路径开运算的形态学滤波方法剔除初提取地裂缝中的噪声,实现地裂缝精提取。本公开可快速、准确的获取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及其形态信息。

    一种酸性煤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0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910930275.8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煤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和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根据煤矸石山绿化需求,选择不同的植被群落配置方案和山体表面覆土厚度,采用穴植灌木和人工播撒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在生长期内定期抚育管理。本发明方法将7种草本植物和3种灌木组合搭配,得出的3套适用于不同绿化标准的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煤矿区生态环境、美化当地景观,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高。本发明方法提出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工程的最佳草种用量和灌木栽植密度,降低了酸性煤矸石山的治理成本,提高了煤矸石山绿化治理的综合效益,为煤矸石植被恢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推广的实用方法。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高潜水位沉陷区作物绝产边界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214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055984.9

    申请日:2020-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高潜水位沉陷区作物绝产边界确定方法,属于测绘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领域。该方法确定沉陷区工作范围,利用无人机获取工作范围影像并处理得到沉陷区工作范围的数字表面模型DSM,采用改进的大津算法对DSM进行高程阈值分割,得到DSM对应的二值图像,二值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处理后获取初步作物绝产边界,进一步连接并光滑处理后,得到沉陷区工作范围内最终的作物绝产边界线。本发明减少了野外测绘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遥感影像直观,减少了争议,为矿区采煤沉陷耕地定损及赔偿提供技术支持,为后期的土地复垦提供保障。

    一种利用黄河泥沙动态充填采煤塌陷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59810.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黄河泥沙动态充填采煤塌陷地的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开采计划和采煤沉陷地的地质条件划分开采单元,基于Knothe时间函数,采用概率积分法获得开采单元各开采时段的动态下沉等值线;根据复垦范围划分各充填单元;依次确定地表整个复垦范围Dt的复垦充填时机和各充填单元的复垦设计标高;选择沉陷区的充填方式为多层多次引黄充填,并确定各土壤结构特征;分别确定各充填单元的多层多次引黄充填的次数和两充填单元的充填时间间隔;确定各类土壤结构层的厚度;按照上述确定的充填参数对各充填单元进行多层多次引黄充填。本方法可大幅提高耕地率并缩短复垦周期。

    一种基于方格网法的地面动态沉陷预测与复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40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12722.3

    申请日:2015-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方格网法的地面动态沉陷预测与复垦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沉陷区划分为若干方格网,然后确定影响地面任一方格单元的地下煤层范围,将该煤层范围与井下工作面叠加,确定位于该煤层范围内的工作面数量、空间分布情况,根据矿山的井下工作面开采顺序分析地面方格单元的下沉特点,从而确定各方格单元的复垦时序。本发明能科学准确的分析地面在开采影响下的沉陷特点并安排复垦,为边开采边复垦提供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