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78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061094.2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公开一种掺杂聚乙二醇小分子的PIM‑1非对称气体分离膜规模化制备工艺。在干湿相转化制膜工艺的基础上,先通过聚乙二醇小分子调控铸膜溶液的凝胶固化过程,在减薄致密功能层的同时提高膜结构亲水性,形成聚乙二醇扩散进入致密功能层的传质通道,然后通过定向水蒸发诱导的毛细管作用,实现聚乙二醇定向迁移和富集,规模化制备致密功能层中掺杂聚乙二醇小分子的PIM‑1非对称气体分离膜,同时实现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新型气体分离膜的致密功能层厚度约为1.10μm,二氧化碳渗透速率达到2230GPU,二氧化碳对氮气选择性达到68.5;氧气渗透速率为179.1GPU,氧气对氮气的渗透选择性达到5.5。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64924.9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25B11/093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铂低载量原子级分散和有序载体的Pt/MoO2析氢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富含缺陷的有序MoO2阵列载体,再将Pt前驱体浇铸在有序MoO2阵列载体上进行还原,使Pt高度分散到有序MoO2阵列载体表面。其中,有序阵列状MoO2纳米颗粒载体具有高比表面积并富含氧空位缺陷,可以有效地锚定Pt,使Pt以原子级形态分散在有序MoO2载体表面,具有极高的Pt原子利用率,能显著降低催化剂Pt载量,显示出较低的析氢反应过电位。与商业化高载量Pt/C催化剂相比,析氢反应过电位接近而负载量仅约其5%。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4313.4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季铵型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离子交换膜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单体设计合成一种含有季铵阳离子的COF酰肼单体,将其与醛单体反应,制备具有本征氢氧根离子传导性的氨丙基季铵侧链型COF结构;将氯型侧链引入聚苯并咪唑中,与合成的双阳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进行接枝反应合成醚氧基双季铵功能化聚苯并咪唑;然后溶剂诱导氨丙基季铵COF剥离成纳米片,再与醚氧基双季铵功能化聚苯并咪唑DPBI溶液共混制备复合阴离子交换膜,碱化处理后使用。季铵功能化COF强化了离子传递通道,季铵化聚合物基质具有优异的成膜性和离子传导性,所制备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离子传导率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63559.5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高氚重水箱顶空混合气中提取氦‑3的多膜耦合工艺,属于化学及化学工程领域。本发明的多膜耦合工艺以气体膜分离技术为核心,耦合集成催化氧化和低温冷凝技术,在高效浓缩氦‑3的同时,保证重水、氘气、氩气的充分回用;模拟结果表明,氦‑3特种气体的浓度可由1.0mol%提升至95.0mol%以上,单程回收率超过17.5%,循环回收率超过99.8%,与此同时,氩气的回用率超过99.8%,重水以及氘元素的总回用率超过99.95%。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76906.5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有机骨架‑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金属电池。以金属有机骨架@聚合物为基膜,融合聚合物电解质获得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基膜通过相转化法和原位配位生长法得到,通过原位聚合法将具有直通孔和金属有机骨架的低传递阻力基膜与聚合物融合获得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离子电导率>10–4S cm–1。在0.1mA h cm–2和0.1mA cm–2的电镀/剥离容量和电流密度下,锂对称电池运行660h以上。固态LiFePO4∣Li电池在0.1C、0.2C、0.5C、1C、0.1C倍率循环30圈后成功回复到初始容量,继续循环至60圈的容量保持在151mA h g–1以上。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锂离子传导阻力小、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相容性高,提升了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0286218.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8/0241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功能聚合物/共价有机框架穿插缩孔结构的离子筛分液流电池隔膜。功能聚合物分子链穿插深入到连续二维COFs的纳米级刚性孔道中,使有效孔径缩小至埃米级,实现水合钒离子与水合氢质子的筛分,提高阻钒能力。本发明通过形成不同尺度的孔径,提升了液流电池隔膜的氢质子和钒离子的筛分选择性,达到液流电池的高能量效率以及低放电容量衰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3084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67460.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侧链聚芳烷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一锅超酸催化芳烃和7‑氯‑2‑氧化庚酸乙酯,制备了仅由C‑C键连接的聚芳烷主链、含长侧链的阴离子交换膜。同时,进一步通过引入不含功能基团的第三酮单体作为共聚单体,利用共聚结构调控离子交换容量,并且促进微相分离结构的形成,制备了离子传导率高、尺寸稳定性和碱稳定性好的阴离子交换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3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110056.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安全技术领域,一种压缩冷凝、膜分离和吸附耦合的全浓度VOCs捕收系统及方法。该VOCs捕收系统能够根据现场VOCs浓度进行“一键切换”操作,使该装置在膜分离‑压缩冷凝‑吸附和压缩冷凝‑膜分离‑吸附两种工艺间实现无隙切换,在实现全浓度VOCs混合气体捕集和收储的同时,保证装置在高效、低能耗模式下运行。利用多个分离单元协同耦合增效的优势和切换适宜的处理工艺,保证了各分离单元在各自优势区间工作,可处理废气浓度范围宽,分离效果高,能耗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229588.2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制碱高效脱除盐湖卤水中镁离子的双极膜系统,属于化学工程领域。所述的双极膜系统,包括阴极、阴极室、阴离子交换膜、酸室、双极膜、碱室、沉淀聚集隔网、阳极、阳极室以及酸洗池。盐湖卤水进入碱室,镁离子与氢氧根在沉淀聚集隔网中生成沉淀,产出脱镁盐湖卤水;纯水进入酸室,产出盐酸,进入酸洗池中;沉淀聚集隔网定期转移至酸洗池,氢氧化镁溶解生成氯化镁溶液,沉淀聚集隔网再生后循环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双极膜系统,可以利用电能制碱直接高效脱除镁离子,脱除率超过98%,锂离子损失率小于0.5%,运行成本仅为氢氧化钠沉淀方案的60~70%,不产生二次污染,是高镁锂比盐湖卤水资源化的关键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1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167442.X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丙烷积累的膜耦合聚丙烯尾气回收工艺,属于石油化工领域。来自聚丙烯装置反应器和脱气仓的两股尾气,通过压缩、冷凝、轻烃膜分离、精馏、脱丙烷膜分离的耦合集成工艺,在有效控制丙烷积累的同时实现极高的丙烯回收率,显著降低原料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本发明所述包含脱丙烷膜分离单元的耦合回收工艺,循环系统的丙烷浓度可控制到10.0mol%,同时丙烯损失率不超过0.5%,每吨丙烯的回收电耗约为210度;相比于传统压缩冷凝或者轻烃膜分离工艺,聚丙烯装置的催化剂用量可减少约15.0%,反应器容积效率可提高至少10%,具有显著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