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816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93157.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文连 , 李鸿翔 , 张国海 , 韩鹏伟 , 贺加乐 , 吴胤龙 , 眭素刚 , 闫鼎煜 , 秦勇光 , 郝勇 , 高楠 , 张劼 , 周志恒 , 张腾龙 , 华明亮 , 李泽 , 尹飞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淤泥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土体的力学性状指标的方法,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淤泥软土地基的基本参数,建立夯锤与淤泥软土地基有限单元的显示动力学偏微分方程,使用中心差分法求解,获得了与实际接近的夯锤与地基接触面的法向压应力时程;然后建立淤泥软土地基的地基土弹塑性动力学模型,将夯锤与地基接触面的法向压应力时程作为地基的有限差分动力学模型的外力边界条件,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地基的有限差分动力学模型,获得强夯过程中不同深度的地基土体的力学性状态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750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882222.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文连 , 李鸿翔 , 张国海 , 韩鹏伟 , 眭素刚 , 贺加乐 , 吴胤龙 , 马震宇 , 闫鼎煜 , 秦勇光 , 郝勇 , 高楠 , 张劼 , 周志恒 , 张腾龙 , 华明亮 , 李泽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E02D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夯置换处理的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拟定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天然状态下的基本参数;拟定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强夯置换处理后的基本参数;使用有限单元离散滨海淤泥软土地基;计算滨海淤泥软土地基的稳定渗流场,求解每个有限元结点的孔隙水压力;根据潘家铮最小值原理建立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使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获得碎石桩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本发明以滨海淤泥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建立求解强夯置换处理的滨海淤泥软土地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偶单纯形法求解该模型可以获得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5092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882222.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文连 , 李鸿翔 , 张国海 , 韩鹏伟 , 眭素刚 , 贺加乐 , 吴胤龙 , 马震宇 , 闫鼎煜 , 秦勇光 , 郝勇 , 高楠 , 张劼 , 周志恒 , 张腾龙 , 华明亮 , 李泽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E02D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夯置换处理的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拟定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天然状态下的基本参数;拟定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强夯置换处理后的基本参数;使用有限单元离散滨海淤泥软土地基;计算滨海淤泥软土地基的稳定渗流场,求解每个有限元结点的孔隙水压力;根据潘家铮最小值原理建立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使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获得碎石桩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本发明以滨海淤泥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建立求解强夯置换处理的滨海淤泥软土地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偶单纯形法求解该模型可以获得地基的极限承载力。(56)对比文件柯吉欣,张战战.基于静载试验的单桩承载力设计优化及其应用.电力科学与工程.2005,(第02期),第76-79页.司海宝;肖昭然.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数值模拟.岩土工程学报.2011,第33卷(第S2期),第480-484页.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9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611011.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拟动力下限法,本发明以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块体单元离散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将地震波假设为简谐波,并使用拟动力法原理计算块体单元的地震惯性力,根据下限法原理建立地震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拟动力下限法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循环求解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拟动力下限法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本发明方法具有概念明确、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高等特点,可将其应用于地震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为岩质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6117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611001.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后缘滑裂面位置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属于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将边坡安全系数作为目标函数,将后缘滑裂面的位置坐标作为决策变量,建立滑体的极限平衡方程,同时考虑底滑面、后缘滑裂面的屈服,可同时求解得到边坡的安全系数和后缘滑裂面控制点的位置坐标;同时非线性规划理论求解边坡的后缘滑裂面位置,编制程序简单、计算精度较高;整个方法理论严谨、工程应用简便,可将其应用于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的设计中,可为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1422474.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岩溶桩基础地基的溶洞顶板最小厚度计算的基本参数;步骤2、进行岩溶桩基础地基的受力分析;步骤3、建立求解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步骤4、求解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岩溶桩基础顶板的最小厚度。本发明通过建立求解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同时考虑了溶洞顶板破坏面的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并结合非线性数学规划算法寻求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的最小厚度,相比传统方法本发明方法理论严谨,求解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且程序编制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45695.X
申请日:2022-01-1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复合地基的桩顶位移调节器最优调平刚度的方法、装置,方法包括:拟定复合地基的桩顶位移调节器最优调平刚度计算的基本参数;建立复合地基的桩顶位移调节器最优调平刚度计算的最优化数学模型;求解复合地基的桩顶位移调节器最优调平刚度计算的最优化数学模型,获得最优调平刚度。本发明能实现的效果:(1)当位移调节器调平刚度取的最优值时,可实现复合地基承载力最大;(2)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通过调节位移调节器调平刚度的取值,实现复合地基设计的准确量化分析;(3)当位移调节器调平刚度取的最优值时,复合地基的混凝土桩与桩间土满足变形协调控制方程,可有效消除桩间土和混凝土桩之间的沉降差异。
-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8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59731.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的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利用超前地质预报,通过监控量测和MIDAS/GTS软件隧道模拟分析进行辅助,结合超前支护,使用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循环开挖支护进行施工。本发明结合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对复杂地质条件的超大断面隧道进行施工,具有稳定性好,施工难度低,工序少,工序耗时短,造价与资源配置较低和防排水施工容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22474.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岩溶桩基础地基的溶洞顶板最小厚度计算的基本参数;步骤2、进行岩溶桩基础地基的受力分析;步骤3、建立求解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步骤4、求解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岩溶桩基础顶板的最小厚度。本发明通过建立求解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最小厚度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同时考虑了溶洞顶板破坏面的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并结合非线性数学规划算法寻求岩溶桩基础地基溶洞顶板的最小厚度,相比传统方法本发明方法理论严谨,求解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且程序编制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