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低压铸造车轮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6475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63397.6

    申请日:2016-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低压铸造车轮模具,在底模(3)背腔根部对应热节处设置柱状凸台(31),个数与轮辐数量一致;凸台(31)上设置U型通槽(32),并在槽内放置导热垫片(4),环形水管(5)放置在槽内的导热垫片(4)上,环形水管5)下部高出柱状凸台(31)的端面,在柱状凸台31)的前端设置隔热槽(33),槽底距模具型腔面10-20mm,在槽内塞满保温石棉(7)。本发明结构简单,对底模结构进行了合理的改进,针对轮辐热节区域,加工出柱状凸台作为冷却源,将冷却控制在热节范围内,而不影响前端的温度分布,实现了更加精确的制冷。

    一种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607757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4932.X

    申请日:2016-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模具,所述的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模具由上模、边模和下模所组成,所述的上模、边模和下模设置为闭合后组成车轮铸造的型腔,所述的下模在底部包括水冷镶块(2),所述的水冷镶块(2)有3件,并且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中心冒口、轮辐中部以及末端热节位置;所述的水冷镶块(2)通过双侧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到底模的底部。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简单,加强了模具的冷却能力,可以使底模的温度显著降低,提高了车轮正面的成形质量;另外,底模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温度梯度分布,铸件各部位凝固速率更加均衡,降低了车轮缺陷出现的概率,大幅度的提升了铸件质量及成品率,实现了车轮的高精细化生产。

    一种用于加热铝车轮低压铸造模具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5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25300.0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热铝车轮低压铸造模具的装置及方法。所述的装置由天然气与压缩空气的进口(1)、联通导管(2)、支架(3)、上加热管(4)和下加热管(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天然气与压缩空气的进口(1)是分叉的进口并且分别连接到天然气源和压缩空气源;联通导管(2)的一端与天然气与压缩空气的进口(1)处于流体联通,另一端与上加热管(4)和下加热管(5)处于流体联通;支架(3)固定到联通导管(2);上加热管(4)和下加热管(5)为圆弧形,并且上包括加热孔。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大幅提升模具加热效率,降低能耗,有效的避免热电偶、快速接头和密封圈在高温环境下被破坏,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轮毂热态反向机械校正与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27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4483.8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轮毂热态反向机械校正与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热态反向机械校正与检测装置可在铝合金轮毂结束金属型低压浇铸后同步快速实现铝合金轮毂的尺寸检测与机械校正,此时铝合金轮毂的材料屈服强度极限较低,即需要较小的扭力力矩就可以对铝合金轮毂内侧轮辋和外侧轮辋区域进行热态机械校正,具有响应速度快、生产见效快的特点。本发明在采用热态反向机械校正旋杆对铝合金轮毂进行热态反向机械校正时,同步开启内侧轮辋激光测距仪和外侧轮辋激光测距仪,通过在热态反向机械校正旋杆上形成大小合适的扭力力矩,对铝合金轮毂内侧轮辋和外侧轮辋区域进行全尺寸热态反向机械校正。

    多浇口铝合金车轮铸造模具及浇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337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98902.6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浇口铝合金车轮铸造模具及浇注方法,车轮轮辋上设置多个边浇道,同时在轮心设置一个中心浇口,所以铝液充填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补缩距离大幅度减少,提高了充型生产效率,降低了缩松率;由于冷却工艺是从外轮缘、内轮缘、轮辐中间多处开始,并向轮辋及轮心顺序凝固,加之多组环形冷却水道的开启,大大缩短了车轮的结晶凝固时间,提高铸件内部组织致密度,轮辐、轮心、内外轮缘延伸率和强度均得到大幅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