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殊红外光谱的高炉铁水测温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38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65635.2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殊红外光谱的高炉铁水测温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从高炉铁水辐射的红外光中分离出受粉尘影响小的第一红外波和第二红外波,将第一红外波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第一初始电信号,将第二红外波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第二初始电信号,对第一初始电信号和第二初始电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可用电信号,将可用电信号转换为铁水灰度值以及基于铁水灰度值建立测温模型,并基于测温模型获得铁水测温值,解决了现有高炉铁水温度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克服铁水测温过程中的粉尘干扰,不仅能提高铁水测温精度,而且避免了由于受粉尘干扰导致无法实时连续测温的现象,从而能实现对铁水的连续稳定测温。

    一种辅助气压模式下的盾构喷涌防治简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68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7161.0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辅助气压模式下的盾构喷涌防治简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基于指定的基本假设,以螺旋输送机的进土口上顶点为坐标原点,结合不同满仓率,将盾构土舱内的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辅助气压区,得到辅助气压模式下的盾构渗流场模型;构建辅助气压的表达式、螺旋输送机的渗流场的表达式和构建土舱渗流场的表达式;根据辅助气压的表达式,土舱渗流场的表达式和螺旋输送机的渗流场的表达式,推导喷涌临界渗透系数的表达式,并依据喷涌临界渗透系数确定盾构喷涌防治方案。该方案通过区域的划分以及表达式的简化,准确计算出不同满仓率下、不同地层、不同尺寸盾构的喷涌临界渗透系数,为喷涌防治方案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块石微处理施工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13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40796.9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块石微处理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参考地质勘察报告建立地质仿真模型;步骤S2,进行盾构机仿真模型的建立,并通过等效缩放的形式确定盾构机直径,并在地质仿真模型内输入块石参数,步骤S3,赋予盾构机刀盘掘进速度和旋转速度对土层中的块石进行切割模拟,得到块石切割前、后的仿真模型状态;步骤S4,对块石切割后的碎石分布和位移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碎石分布和位移状态对盾构机的刀盘进行改造。区间孤石均得以有效处理,保证了盾构掘进的顺利进行,通过仿真模拟寻找孤石破碎规律,为今后类似地质盾构掘进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提高了施工进度,也保证了施工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特殊红外光谱的高炉铁水测温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38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0165635.2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殊红外光谱的高炉铁水测温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从高炉铁水辐射的红外光中分离出受粉尘影响小的第一红外波和第二红外波,将第一红外波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第一初始电信号,将第二红外波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第二初始电信号,对第一初始电信号和第二初始电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可用电信号,将可用电信号转换为铁水灰度值以及基于铁水灰度值建立测温模型,并基于测温模型获得铁水测温值,解决了现有高炉铁水温度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克服铁水测温过程中的粉尘干扰,不仅能提高铁水测温精度,而且避免了由于受粉尘干扰导致无法实时连续测温的现象,从而能实现对铁水的连续稳定测温。

    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和腕关节训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82068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159113.9

    申请日:2019-03-04

    Inventor: 刘强 罗魁 蔡碎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和腕关节训练设备。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旋转板、旋转电机、第一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第三旋转齿轮、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和连接杆;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板的中部,第一旋转齿轮在旋转电机的转动轴上;旋转板上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旋转配合孔、第二旋转配合孔和第三旋转配合孔;第二旋转齿轮设置在第一旋转配合孔上;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二旋转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旋转配合孔上;第三旋转齿轮设置在第三旋转配合孔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能自动进行腕关节旋前旋后转动,能够实现旋转轴与人的轴向重合,提高训练效果,减轻医师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