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669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027574.3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斜拉桥主梁、辅助墩和过渡墩横向响应的结构体系,该斜拉桥具有主梁、桥塔、辅助墩以及过渡墩,该结构体系包括:在主梁与桥塔之间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支撑与多个第一动力阻尼装置;在主梁与辅助墩之间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弹性支撑与多个第二动力阻尼装置;以及在主梁与过渡墩之间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三弹性支撑与多个第三动力阻尼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斜拉桥主梁、辅助墩和过渡墩的横向位移和内力响应,实施方案简单合理,经济性好,可以推广应用到悬索桥等其它桥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1156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00041.9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全桥弹性模型风浪流耦合作用动力响应试验系统,包括:风浪流耦合场模拟系统,用于通过模拟-反馈-控制的机制生成目标风浪流耦合场;桥梁全桥弹性模型,设置于风浪流耦合场模拟系统中,用于模拟桥梁施工及成桥状态全桥的弹性结构外形、刚度、质量及阻尼特性;试验测试分析系统,用于采集和分析风浪流耦合场参数以及桥梁全桥弹性模型在该风浪流耦合场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水下基础表面动水压力分布、基底六分力等动态响应。本发明能够实现空间相关、时间连续及同步的风浪流耦合场模拟、桥梁施工和成桥状态全桥弹性模型模拟、风浪流耦合场参数和桥梁全桥弹性模型动态响应的实时测试与分析,且实施方便,精度高,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01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27558.4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风浪流耦合场、弹性模型及动态响应试验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风浪流耦合场模拟系统、风浪流耦合场中桥梁弹性模型和动态响应试验测试系统,其中:风浪流耦合场由考虑风、浪、流时间同步和空间相关的风浪流耦合场模拟系统产生;风浪流耦合场中桥梁弹性模型在风浪流耦合场模拟系统产生的风浪流耦合场中实现对桥梁弹性结构特性的模拟;动态响应试验测试系统对桥梁弹性模型的动态响应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风浪流耦合场模拟、风浪流耦合场中桥梁弹性模型模拟及其动态响应的试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03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27369.7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D2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包括加固地基、砂石垫层、沉箱、钻孔桩、桩底注浆、沉箱底注浆、封底混凝土和冲刷防护。其主要施工方法是:采用水下挤密砂桩或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等对地基进行加固,在加固地基上铺设砂石垫层,在砂石垫层上沉放设有裙边、沉桩导向孔和注浆预留管的沉箱,在沉箱就位后通过沉桩导向孔施工钻孔桩,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在沉箱内底部浇筑封底混凝土,通过箱底注浆预留管对沉箱底进行注浆,通过桩内注浆管进行桩底注浆,最后浇注沉箱顶板。上述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沉箱四周进行冲刷防护。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沉箱的竖向和水平向承载能力、控制沉箱沉降和水平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03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29801.5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1D2/04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流线型钢-混凝土叠合箱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两个或三个钢-混凝土叠合箱梁单元,该钢-混凝土叠合箱梁单元的外侧设置有风嘴;于钢-混凝土叠合箱梁单元之间设置的水平宽度为4m~20m的开槽;以及沿开槽纵向每间隔4m~20m设置的连接横梁。钢-混凝土叠合箱梁单元的顶板为混凝土板,顶板上铺设汽车用桥面铺装;底板和斜腹板为设置加劲结构的钢板,底板上铺设火车或轻轨车辆用轨道,斜腹板上布设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透光孔。本发明能同时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风稳定性、抑制涡激振动、提高桥面铺装的耐久性,可用于公路桥梁或公铁、公轨两用桥梁,而且结构简单、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413054.6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型桥梁缆索防火缠包带及制造、安装方法,防护体系包括设于最内层的内层陶瓷化硅橡胶层,所述内层陶瓷化硅橡胶层通过内层陶瓷化硅橡胶基础胶辊压而成,所述内层陶瓷化硅橡胶基础胶通过一种配方炼制,提高防火安全性;设于所述内层陶瓷化硅橡胶层外层的增强纤维层,增强机械性能;设于所述增强纤维层外层的外层改性防火橡胶,所述外层改性防火橡胶由外层改性防火橡胶基础胶辊压而成,所述外层改性防火橡胶基础胶通过一种配方炼制,提高阻燃性能和耐火性;以及设于外层改性防火橡胶表层的膨胀型防火涂料,提供优秀的隔热和阻燃性能保护内部结构。保障缆索空气动力外形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表面防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519893.3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拼宽梁桥与既有梁桥差异沉降的组合控制方法,包括:S1、提升拼宽梁桥的群桩的基础刚度,以及使得拼宽梁桥的桩基的桩长与既有梁桥的桩基的桩长等长;S2、降低拼宽梁桥的恒载重量;S3、降低拼宽梁桥的整体化层厚度;S4、提高拼宽梁桥的后浇带的抗变形能力。由此,本发明通过将拼宽梁桥的桩基的桩长与既有梁桥的桩基的桩长设置为等长,同时对拼宽梁桥的基础刚度、恒载重量、整体化层厚度和抗变形能力进行调整,能够减小拼宽梁桥与既有梁桥之间的差异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5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5437.3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2/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公开是一种装配式槽型纵肋与L型纵肋组合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包括钢顶板、槽型纵肋、L型纵肋、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钢顶板作为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的上顶板,在桥面的行车道和重车道区域其底面与槽型纵肋的上翼缘固接,在桥面的超车道和紧急停车带区域其底面与L型纵肋的顶面固接;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的上部均设置有多个靴形孔,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的顶面均与钢顶板的底面固接;槽型纵肋、L型纵肋均穿过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的多个靴形孔。利用本公开,能有效提升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刚度匹配和变形协调能力,避免应力集中,并保障不同区域的桥面板结构抗疲劳能力和抗疲劳需求更加协调,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的疲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5711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710886126.7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桥梁车‑桥‑风浪流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大系统思想,将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和风浪流耦合场子系统作为统一的系统。根据各子系统之间的静力和动力相互作用以及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间的位移协调关系,建立公铁两用桥梁车‑桥‑风浪流耦合振动方程,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的动力响应,从而评价风浪流耦合场作用下汽车、列车通过公铁两用桥梁时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该方法能够同时考虑汽车、列车的动力效应,能够同时考虑风浪流耦合场对车辆子系统和桥梁子系统的静动力作用和气弹及水弹反馈效应,为跨海公铁两用桥梁行车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766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08576.2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S1,采用基于随机数的骨料随机分布模型生成轻骨料随机分布模型,其中,轻骨料混凝土分为砂浆和轻骨料两部分;S2,基于所述轻骨料随机分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预定大小的轻骨料混凝土试件在底面竖向位移约束、顶面竖向均匀压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S3,对所述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以轻骨料混凝土容重、强度等级为目标进行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公开能够高效、较为准确的分析确定容重、强度等级的双目标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大幅减少了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试配工作量,缩短获得目标配合比的时间,效率高、精度高、实用性强、经济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