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86902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39008.X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14/10
Abstract: 凹凸棒石粘土型复合砂浆外加剂是一种在商品砂浆的生产与应用中,可以改善砂浆工作性同时可以显著改善砂浆其它多项性能的复合砂浆外加剂,该外加剂以改性凹凸棒石粘土为主,加上减水剂和其它添加剂所组成,其中凹凸棒石粘土占复合砂浆外加剂重量的60%~99%,减水剂占复合砂浆外加剂重量的0.85%~18%,其余为添加剂。改性凹凸棒粘土采用高粘凹凸棒石粘土改性时,磨细至比表面大于300m2/kg,改性凹凸棒粘土采用原矿凹凸棒石粘土改性时,磨细磨细至比表面大于300m2/kg、550℃-850℃煅烧2小时,减水剂为萘系粉剂减水剂。该外加剂能大幅度提高砂浆抗压强度、粘结强度和抗渗性,并显著降低砂浆收缩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11938.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基纳米氧化铝分散体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粉煤灰加入到磷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表面接枝有磷酸官能团的粉煤灰;(2)将步骤(1)表面改性的粉煤灰加入到含铝盐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往其中加入碱液,充分反应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前驱体;(3)将得到的前驱体煅烧,得到粉煤灰基纳米氧化铝分散体。本发明合成方法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前提下,能够制备得到具有高分散性的粉煤灰基纳米氧化铝分散体,本发明通过提高纳米氧化铝在粉煤灰表面的分散性,从而提升纳米氧化铝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进而提升纳米氧化铝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1969.0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渣基原位生长混杂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钢渣基原位生长混杂纳米颗粒包括钢渣基体,钢渣基体表面原位生长有含钙纳米颗粒,以含钙纳米颗粒作为形核位点原位生长有纳米二氧化硅。其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钢渣基原位生长混杂纳米水化硅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以及碳化法制备钢渣基原位生长混杂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本发明既可提升纳米颗粒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又可提高钢渣的胶凝活性和体积安定性。此外,本发明可强化纳米颗粒与基体间的结合力,保证原位生长混杂纳米颗粒用作纳米添加剂或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50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34758.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F11/46 , C04B11/036 , B03C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硫酸法酸性废水制备高纯度钛石膏的方法,具体为:将酸性废水静置沉淀,过滤分离,得到滤液C;将碱性物质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悬浊液A;往滤液C中加入悬浊液A进行一段中和反应,得到悬浊液B,当悬浊液B的pH值为2~5时,停止往滤液C中加入悬浊液A,对得到的悬浊液B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饼A和滤液A;对滤饼A依次进行干燥、粉磨处理,得到高纯度钛石膏;往滤液A中加入悬浊液A进行二段中和反应,得到悬浊液C,当悬浊液C的pH值为7~10时,停止往滤液A中加入悬浊液A,对得到的悬浊液C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饼B和可排废水;将滤饼B依次进行还原焙烧和磁选除杂处理,得到高纯钛石膏。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467445.0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铁尾矿细砂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持续转动过程中,将经过界面预处理后具有黏性的铁尾矿砂进行喷洒预处理液水雾同时撒入胶凝材料方式生成骨料颗粒,最后将骨料颗粒进行养护得到再生骨料。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铁尾矿砂在与水泥制备再生骨料时,由于铁尾矿砂质量远大于水泥的质量,因此离心过程沉积于粉料底部的问题,解决了成型过程中铁尾矿砂在与水泥分离的问题,克服了铁尾矿砂无法实现成球制备再生骨料的难题;本发明方法使粒径范围在0.15~1.18mm的铁尾矿砂的利用率达到了100%,解决了该粒径范围铁尾矿砂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1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43494.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碳纤维及其制法和改性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该改性碳纤维为表面原位生长了纳米二氧化硅和碳纳米管的碳纤维。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碳纤维表面环氧涂层的去除;(2)碳纤维的表面氧化;(3)在表面氧化的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二氧化硅;(4)在步骤(3)所得产物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本发明将纳米二氧化硅和碳纳米管同时原位生长在碳纤维表面,改性后的碳纤维将纳米二氧化硅的火山灰效应与纳米碳管的桥接成核作用结合,掺入水泥基材料中,可显著提高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界面强度,而且,改性碳纤维填充了水泥基材料的孔隙,使其结构更加致密,有效改善了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收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1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3605.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渣基原位生长水化硅酸钙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钢渣粉、钙源、硅源和分散剂并混合,经球磨后得钢渣干料;(2)按重量份称取水,向其中加入钢渣干料,经搅拌后得钢渣基原位生长水化硅酸钙;(3)向钢渣基原位生长水化硅酸钙中加入胶凝材料,经搅拌后得水泥基材料。本发明先将钢渣与化学原料干混,再通过化学共沉淀反应原位生长水化硅酸钙,最后用其拌和制备水泥基材料,从而在不影响钢渣胶凝活性的前提下,实现水化硅酸钙在钢渣基体上的原位生长,提高水化硅酸钙的分散效果,减小其团聚,提升其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改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09937.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废弃物表面原位生长C‑S‑H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体废弃物粉末与表面活性剂混合,经离心洗涤、分离固液相、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向氨水与醇溶液的混合液内依次加入硅酸四乙酯、固体粉末,记为A液;将硅酸四乙酯和醇的混合液记为B液,将B液滴加在A液中,继续反应,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含硅源产物;将含硅源产物与氧化钙混合,密封固化,经洗涤、干燥制得。本发明采用在固废基表面原位生长出可控的纳米C‑S‑H凝胶,大大提高了纳米C‑S‑H凝胶的分散性,避免严重团聚现象,从而进一步发挥晶种效应,同时可提高固体废弃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4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57805.0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灵敏度压敏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压敏水泥基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下述原料:水泥75~95份,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矿物掺合料5~25份,减水剂0.1~3份,砂100~300份,水30~60份。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矿物掺合料在水中均匀分散;然后先行拌和水泥与砂,再加入经分散后的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矿物掺合料和减水剂、拌和;最后将拌和物成型、养护即得。本发明以矿物掺合料为载体,在其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借助矿物掺合料在水泥基体中易于分散的特性,实现了碳纳米管在水泥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从而改善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敏性能和力学性能。这使得本发明的超高灵敏度压敏水泥基复合材料可用于结构健康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3143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26554.1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物掺合料表面原位生长水化硅酸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碱侵蚀:配制硅源的水溶液,并将矿物掺合料加入至水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得到矿物掺合料浆体;(2)化学共沉淀反应:向步骤(1)中的矿物掺合料浆体中滴加钙源,搅拌一段时间后抽滤、洗涤、干燥,即得矿物掺合料表面原位生长水化硅酸钙。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水化硅酸钙的分散均匀性,还能够减小水化硅酸钙的颗粒尺寸,并提高了矿物掺合料的早期活性。且该方法制得的矿物掺合料表面原位生长水化硅酸钙能够显著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强度,并极好的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后期性能。同时,还可提高矿物掺合料的掺入量,实现矿物掺合料的大掺量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