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658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06997.6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基于主动安全的城市离散交通网络模型,提供了一种求解算法并使用R语言程序来实现。本发明采用速度协调性作为网络安全水平的替代指标,建立了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将主动安全评价提前到了道路网络规划阶段。主要步骤包括:(1)确定基于速度协调性的主动安全评价方法;(2)建立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以网络安全作为政策目标,下层规划以用户均衡作为政策的行为反应;(3)采用迭代优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4)设计R语言程序来实现求解方法;(5)结合交通网络分析中常用的Nguyen-Dupuis网络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使用R语言来实现模型的求解具有开源免费、可操作性强等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771338.X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由于内燃机汽车(ICEV)与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插电式电动汽车(PEV)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在排放上的巨大差异,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正面临挑战。本发明使用吸收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未来主要车辆类型之间的转移过程进行建模。此外,假设新能源汽车出行者的行为与传统的ICEV出行者相同。因此,每个路段的车辆组成与其市场渗透水平一致。因此,可以基于不同车型的市场渗透水平和路段交通流量来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对于给定的道路网络,利用交通系统均衡来计算路段交通流量。这是一个带有反馈的四阶段模型,可以通过权重递减的连续平均法(MSA)有效地求解。使用Nguyen‑Dupuis网络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5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771290.2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8 , G06Q10/047 , G06Q50/30 , G06F8/10 , G06F8/6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效用最大化的交通网络设计方法。从算法上,这是一个双层模型,其上层用于实现给定投资预算下的网络用户效用最大化,下层是Nested Logit模型和用户均衡模型之间的反馈过程。由于出行需求预测采用了离散选择模型,这也使得可以对网络用户的效用进行测度。然而,双层模型的求解非常具有挑战性,传统的优化算法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本软件设计了一种模拟退火算法来寻找最优解。从开发语言上,R语言开源免费,矩阵语言算法效率高,使得本软件易于为科研人员和业界使用。仿真研究表明,本发明可以有效找到给定投资预算下网络用户效用最大的交通网络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810567702.6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基于道路负载均衡的城市离散交通网络模型,提供了一种求解算法并使用R语言程序来实现。在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时,为了均衡利用道路资源,使各路段服务水平保持在一个相近的水平,本发明建立了一个基于道路负载均衡的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建立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目标为道路负载均衡,约束条件为资金预算,决策变量为候选路段的建设方案,下层为用户均衡;(2)采用迭代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3)设计R语言程序来实现求解方法;(4)结合交通网络分析中常用的Nguyen‑Dupuis网络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和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R语言来实现模型的求解具有开源免费、可操作性强等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69427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0436158.1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道路负载均衡的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方法。在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时,要避免道路交通流量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即部分路段过于拥挤而部分路段流量偏少,前者容易损坏道路而后者对道路资源没有充分使用。为了均衡利用道路资源,使各路段服务水平保持在一个相近的水平,本发明建立了一个基于道路负载均衡的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建立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目标为道路负载均衡,约束条件为资金预算,决策变量为候选路段的建设方案,下层为用户均衡;(2)采用迭代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3)结合交通网络分析中常用的Nguyen‑Dupuis网络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和该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5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07317.8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预防性医疗服务至关重要,它可以在疾病早期及时介入,节省大量医疗支出,提升社会福利。意识到预防性医疗服务的重要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拥挤效应的预防性医疗设施网络设计软件,以使社会总效用最大化。由于系统管理者和设施用户之间存在着双层决策结构,本发明构建了一个双层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其上层是在预算约束下的医疗设施选址和服务能力规划问题,而下层是考虑拥挤效应的用户选择平衡问题。为了求解该双层规划模型,本发明采用遗传算法(GA)求解上层问题,采用逐次平均法(MSA)求解下层问题。软件的开发采用了免费开源的R语言,实验表明该软件可以用于预算约束下的预防性医疗设施网络设计,也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75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1212092.4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现今关于拥挤收费和尾气污染收费的研究十分广泛,但是用以降低交通网络风险的安全收费却很少被关注。为此,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双层模型系统。在上层模型中,管理者最小化交通网的安全性能函数,并以此来设计收费模式。在下层模型中,出行者对于上层收费定价的行为反应,将通过一个带有反馈机制的四阶段顺序模型体现出来。为了求解上述的双层模型,本发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可行方向法、迭代加权法(MSA)、Frank‑Wolfe算法和Dijkstra算法,设计出了一种随机可行方向法。最后,本发明使用Nguyen‑Dupuis网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求解算法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于将交通安全视为主要政策目标和评估指标的政策制定者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可成为一种宝贵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9086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072929.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林宏志
IPC: G06Q10/04
Abstract: 政策制定者常常面临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如何基于交通系统的表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以便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常用的交通规划软件,如TransCAD、EMME和CUBE等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软件使用R语言实现了交通导向的商业用地最优化配置,此外,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开源免费:交通规划行业普遍使用的商业软件,都是国外软件,价格高昂,难以普及;2)易于操作:国外商业软件普遍界面复杂、应用繁琐,难以为一般的工程师和规划师掌握;3)矩阵算法快捷高效:国外商业软件多采用C语言开发,在进行算法实现时比较低效。本发明对规划人员和决策者评估各种土地利用政策和交通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1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46576.2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排队公平为导向的城市安全屏障优化设计软件,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防疫封锁线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构筑了城市的安全屏障。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检查资源约束下,使得各入城通道的排队等待时间近似相等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其上层模型为防疫检查站的优化配置,下层模型为交通系统平衡,其中排队等待时间由排队论计算得出,而且看作是广义出行时间的一部分。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求解该双层规划模型,其下层为连续平均算法,而上层为带精英策略的遗传算法。采用免费开源的R语言开发了计算软件。具体的实施表明本发明对于政策制定者确定公平的防疫封锁站部署策略十分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74818.1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限检查资源下城市防疫封锁线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防疫封锁线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然而,如何配置有限的检查资源,以使所有入城通道的总排队时间最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其上层模型为防疫封锁线的优化设计,下层模型为交通系统平衡,其中排队等待时间由排队论计算得出,而且看作是广义出行时间的一部分。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求解该双层规划模型,其下层为连续平均算法,而上层为带精英策略的遗传算法。具体的实施表明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防疫资源,最大程度降低防疫封锁线上的总排队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