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1358A
公开(公告)日:2001-09-05
申请号:CN00135183.4
申请日:2000-12-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环锭纺纤维须条集聚装置,它包括由M形弹簧钢丝、带凹槽的集聚辊轴卡座、带三角形压力块组成的M形弹簧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一副集聚辊、集聚辊轴、定位套筒组成的集聚罗拉。集聚罗拉的一副集聚辊上带有分裂引导沟槽和集聚沟槽。该装置消除了产生纱线毛羽的加捻三角区使纱线上毛羽数量得到很大改善,成纱强力也大幅度提高。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适合于现有的棉纺、毛纺、麻纺、绢纺细纱机的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13865.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F41H1/02 , F41H5/04 , C04B35/14 , C04B35/117 , C04B35/80 , C04B35/62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27/12 , B32B27/08 , B32B33/00 , B32B38/08 , B32B3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氧化物长丝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的防弹插板及制备方法,其中防弹插板自迎爆面至被爆面依次包括相互粘接的封装层、陶瓷层、缓冲层、韧性层,其中封装层为Kevlar布结合聚脲涂层结构;陶瓷层为连续氧化铝连续长丝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缓冲层为无机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复合材料;韧性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本技术方案采用氧化铝连续长丝增强氧化铝陶瓷防弹材料,有效提高了氧化铝防弹陶瓷的韧性,从而显著降低侵彻深度,提高复合靶板的防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6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12527.9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28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连续长丝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将预处理后的氧化物长丝二维编织物浸于制备的磷酸铝界面相浆料中,随后取出垂直悬挂晾干进行预烧结处理;采用多级逆向搅拌工艺,制备均匀稳定的水基氧化物陶瓷浆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高压涂覆工艺,获得复合材料框架;最后利用制备的均相透明氧化物溶胶对复合材料框架中的微缺陷进行2~3浸渍弥补修复,经干燥‑煅烧工艺获得孔隙率低、缺陷少的氧化物连续长丝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复合材料制备流程短、工艺简单、孔隙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3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82421.4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8G69/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酰胺6改性的高强高韧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在由己内酰胺制备聚酰胺6的反应过程中,于反应开始前或反应初期向其中加入奇数碳酰胺盐,反应结束后即得基于聚酰胺6改性的高强高韧共聚酰胺;奇数碳酰胺盐的添加量占为己内酰胺和奇数碳酰胺盐总摩尔量的5~30%;制得的产品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p代表奇数碳聚酰胺结构单元的数量,q代表聚酰胺6结构单元的数量;基于聚酰胺6改性的高强高韧共聚酰胺的拉伸强度为40~70MPa,断裂伸长率为200~1000%;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本发明的产品兼具韧性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5001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100448.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吸湿凉爽功能的纬编面料,属于功能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1+1罗纹型排针配置的成圈、浮线、单面编织组合而成的复合组织面料,该面料为双层结构,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内层为凉感吸湿导湿层,外层为散湿散热层。本发明采用纬编罗纹排针配置的成圈线圈、不工作浮线两种成圈方式的双面编织结构,利用成圈线圈的沉降弧连接织物两面,同时利用部分织针单面编织,有效减轻了织物的厚度;优选凉感锦纶长丝与改性聚酯长丝交织而成。面料兼具织物轻薄、导湿、吸湿、凉感等功能于一体,适于制备夏季高湿环境穿着的运动针织服装。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73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335616.9
申请日:2018-11-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色织面料快速生产方法,将类别和生产信息确定的已生产的色织面料A的图像上传至云平台,选择与待生产的色织面料B匹配的A的图像后参照A的生产信息生产B,匹配为:确定B的类别后将B的图像输入到该类别对应的识别网络得到B的代码,选择与代码完全一致的编码对应的A的图像,识别网络的构建过程为:以同一类别的A的图像和编码为输入和输出,先不断调节VGG网络的所有参数,选择相对最优的一代参数代入VGG网络得到预识别网络,再不断调节预识别网络的全连接层网络参数,选择相对最优的一代全连接层网络参数代入预识别网络得到识别网络。本发明实现了色织面料高精度高效的在线检索,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44156.8
申请日:2020-12-24
IPC: D04B1/10 , D04B1/14 , D04B1/16 , D06B3/18 , D06B15/00 , D06C7/02 , D06P1/48 , D06P3/82 , D06P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热温度长时间可控型的吸湿发热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以具吸湿梯度的三层吸湿匀缓发热织物为基础面料,采用织物浸轧‑织物单侧印花复合整理工艺或筒子纱浸渍‑织物双侧印花复合整理工艺制得发热温度长时间可控型的吸湿发热针织面料;该发明面料在恒定低温和恒定高湿环境条件下,持续发热升温至最高温升值的时间为510s以上,由储湿实现的吸湿发热达最高温升值和最高储湿量的同步率为95%以上;在恒定的低温且低湿逐渐至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持续发热升温至最高温升值的时间为260s以上,发热升至最高温时高于平均温升值的发热面积占总发热面积的比例为70%以上。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有效,使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8570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14385.X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上包系统,包括上包小车和冲断钢丝单元,冲断钢丝单元包括钢丝定位器、冲锥定位器、中央控制器Za和驱动器Qa;上包小车上设有用于冲断棉包上的钢丝的冲锥;钢丝定位器用于对钢丝上的开包点进行定位,并将开包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器Za;冲锥定位器用于对冲锥进行定位,并将冲锥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器Za;中央控制器Za用于对开包点的位置信息和冲锥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冲锥角度调整方案并将其发送至驱动器Qa;驱动器Qa用于按冲锥角度调整方案调整冲锥角度后驱动冲锥冲击开包点。本发明的系统,消除了人为操作的随机性和随意性,保证了上包的准确性;自动化程度高,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674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34039.8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B32B27/02 , B32B27/36 , B32B27/30 , B32B27/12 , B32B27/08 , B32B23/02 , B32B23/08 , B32B23/10 , B32B9/02 , B32B9/04 , B32B33/00 , B32B5/06 , D04B1/10 , D04B1/12 , D04B1/14 , D04B1/16 , D03D11/00 , D03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湿匀发热保暖结构的舒适性面料及其织造方法,是将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用针织、机织或多层缝合的织造技术制备,获得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湿层、发热层和保暖层的吸湿匀发热保暖结构的舒适性面料,制得的面料相邻层之间相互贴合,内导湿层为具有导湿扩散功能的纤维层;发热层为具有吸湿发热及导湿扩散功能的纤维层,保暖层为具有保暖功能的纤维层。该面料通过功能化纱线织物结构搭配优化可达到其吸湿均匀发热保暖功能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面料发热面积更大,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其吸湿发热升温值远超纺织行业标准要求,实现吸湿发热功能的最大化,且手感柔软蓬松且保暖,透气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48902.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湿凉爽双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先编织内层具有接触凉感和导湿作用同时外层具有吸湿作用的双层针织面料,再对内层表面进行轻度非连续亲水整理且对外层表面进行轻度非连续疏水整理,制得吸湿凉爽双层面料;内层主要由凉感锦纶、含有天然矿物质的聚酯纤维或采用新型纺纱技术制备的复合凉感纱线编织而成;最终制得的吸湿凉爽双层面料为由接触凉感导湿扩散层和吸湿扩散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接触凉感导湿扩散层部分区域亲水,部分区域疏水;吸湿扩散层部分区域亲水,部分区域疏水;吸湿扩散层整体的亲水性高于接触凉感导湿扩散层;该面料的接触凉感和散湿凉感的综合效果好,适合做夏季面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