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704552.0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Q10/0631 , G06Q50/04
Abstract: 一种中厚板轧机角轧满负荷规程分配方法,属于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小展宽比中厚板产品生产,提出一种中厚板轧机角轧满负荷规程分配方法,采用角轧方式,控制两道次的转角和压下量,达到目标展宽量同时实现轧机满负荷生产的规程分配方法。克服常规展宽轧制方法,无法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61288.8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的角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主要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坯料无法进行完全转钢的情况下轧制的大单重成品平面形状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基于中厚板轧机的设备能力信息、坯料初始规格和坯料轧制目标规格确定第一转钢角度和第二转钢角度;基于所述第一转钢角度转动板坯,并基于传动装置和轧辊的组合轧制方向分别进行第一道次角轧和第二道次角轧;所述组合轧制方向包括一组反向的两个轧制方向;基于所述第二转钢角度转动所述板坯,并基于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轧辊的组合轧制方向分别进行第三道次角轧和第四道次角轧,得到目标板材。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2410.4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采用角轧建立板带轧制过程宽展模型的方法,属于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角轧方式,获取不同宽厚比下的宽展率,对数据进行拟合,进而得到轧制宽展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1)角轧转角计算;(2)角轧宽度检测点划分和宽厚比计算;(3)角轧转角控制;(4)轧后宽展率计算;(5)回归拟合。本发明技术方案替代多组不同宽厚比条件下的常规轧制,建立板带轧制宽展模型的方法,优势在于减少建立板带轧制宽展模型的实验数量和实验用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530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04295.3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中的可控点设定方法,涉及中厚板轧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轧件原始数据、产品目标尺寸及轧制边界条件,再确定轧件的展宽比、延伸、转钢阶段的目标厚度和轧制规程;然后确定平面形状可控点的设定点数和设定距离;再建立3个高斯混合模型,并计算平面形状可控点设定过程中相邻两个设定点压下或抬起过程的前滑值及轧件的实际长度,对3条高斯曲线加权处理,得到平面形状控制设定曲线的函数表达式;最后将平面形状控制设定曲线的相邻两个设定点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将厚度变化区间内厚度变化量与长度简化成线性关系;本发明的平面形状控制中的可控点设定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中厚板产品的矩形度和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5235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93639.1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宽厚板镰刀弯矫正方法,属于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在轧机前、后辊道的上方分别安装线阵式工业相机,并通过线阵式工业相机获得轧机出口处的钢板图像,采用中值滤波和边缘检测图像处理算法在获得的钢板图像中寻找钢板两侧边缘的像素位置,并利用多项式拟合法在钢板两侧边缘附近精确计算亚像素坐标,最终获得钢板的横向偏移距离;根据钢板的横向偏移距离,确定钢板发生镰刀弯时进行矫正所需的轧机操作侧与传动侧的厚度补偿量;根据轧机操作侧与传动侧的厚度补偿量,由轧机的弹跳方程确定辊缝补偿调节量;将所述的辊缝补偿调节量累加至原有辊缝规程设定中,利用轧机液压控制系统控制伺服阀调整辊缝,实现镰刀弯的矫正。
-
公开(公告)号:CN10157470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012000.2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厚板自动转钢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方法如下:1、板坯图像采集;2、板坯图像边缘检测;3、图像畸变与标定处理;4、图像二值化;5、板坯边界跟踪获得边界点集合;6、板坯边界直线检测并计算板坯转角;7、驱动转钢锥形辊道进行转钢;8、转钢到位判断;9、转钢超时处理;10、转钢结束处理。本发明的优点:设备安装简单,检测速度快,100ms以内可执行一次检测与控制,基于工业以太网接口与基础自动化通讯,转钢过程稳定可靠,适合于嵌入至中厚板自动轧钢系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48259.6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坯料尺寸优化方法,属于金属轧制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中厚板轧制生产成材率。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坯料尺寸优化方法包括:获取轧件的第一参数以及轧辊的第二参数,并依据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分别构建所述轧件和所述轧辊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多组平面形状控制预设参数;依据多组所述平面形状控制预设参数按组对所述轧件开展多个道次的轧制模拟,并在每组所述轧件轧制模拟结束后,计算每组所述轧件在轧制方向上的等效剪切长度;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平面形状控制目标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27155.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8/21 , B21B37/0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钢辊道设定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涉及轧制自动化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有难以实时输出需要的辊道设定速度的问题。包括:获取当前钢坯转钢时的生产状态数据;基于预先训练的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根据生产状态数据确定辊道设定速度,并对下一块钢坯进行转钢,生成在线训练集;基于在线训练集对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对辊道设定速度进行评价处理,得到各个转钢序列的期望回报;基于期望回报相对于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参数的梯度函数,对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进行更新;基于上述过程对评价模型以及确定模型进行实时更新,以基于更新后的确定模型确定辊道设定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392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28548.0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钢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轧制与强化学习控制技术领域,采用人工转钢操作大数据得出最优辊道速度设定规则,基于机理模型进行数学建模,以实际转钢过程中钢坯转角的变化构建数学模型对转钢过程进行仿真,然后基于强化学习理论,针对转钢运动模型定义强化学习要素,明确状态空间、动作空间的形式,根据状态转移方程进行状态更新,并设计奖励函数,构建转钢智能控制的强化学习模型。通过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当输入钢坯长宽、实时角度等状态信息时,确定出钢坯最合适的速度转折角度,控制锥形辊道的速度设定,实现钢坯的快速转钢,并提升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31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26220.5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应用于中厚板轧制系统,沿轧制方向依次包括粗轧机及精轧机,粗轧机控制中厚板平面形状,通过粗轧机轧制后、进入精轧机轧制前的中厚板为中间坯,方法包括:控制粗轧机轧制中厚板后,基于中间坯图像提取中间坯轮廓数据;根据平面形状预测模型、中厚板原始坯料参数、中间坯厚度、中间坯轮廓数据及精轧机轧制参数,预测中间坯通过精轧机轧制后的待裁弃端部平面形状;当预测的待裁弃端部平面形状面积不满足裁弃要求时,调整粗轧机的平面形状控制参数,取新的中厚板,返回至控制粗轧机轧制中厚板的步骤对新的中厚板进行轧制,直至预测的待裁弃端部平面形状面积满足裁弃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