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38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1153.X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该装置的外壳呈直立桶状,外壳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本发明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用来处理污泥,具有气化效率高、源头避免污染物产生等特点,无需外加能源即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384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065343.6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28 , C02F1/38 , C02F2101/10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3 , C02F2101/20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动力集成式雨水旋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使用提篮格栅去除雨水中大型杂质;二、经提篮格栅处理后的雨水进入旋流分离器,雨水中悬浮固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雨水中分离并沉降下来;三、旋流分离处理后的雨水流经设置在分离器中央区段的混凝土过滤板,雨水中细小悬浮固体、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在滤板处被过滤、吸附,进而被有效去除;四、经过滤板处理后的雨水自出水口流出,可进行贮存回用或者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本发明的无动力集成式雨水旋流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能够高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固体、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可以为雨水的多用途、多层次和多目标综合利用提供可能,在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251473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810035364.8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湿地微生物取样、培养、萃取、测定和计算的基本步骤,本发明采用碘硝基四氮唑作为电子受体,基于INT的强电子亲和性取消除氧步骤,培养时间为2h,以乙醇为萃取剂常温提取微生物细胞内的INTF。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INT的电子亲和力大,与氧竞争电子能力强,并可用于检测人工湿地系统中好氧、厌氧及反硝化脱氮微生物的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在常温条件下完成萃取过程,避免了高温产生的萃取不完全、萃取剂蒸发等问题;将微生物干重直接测定法与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检测过程相结合,避免了因基质和植物根际生物量不同和取样不均而导致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68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5867.6
申请日:2009-09-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上海斯美市政工程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本发明在一个脱氮除磷工艺流程中设置了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一好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二好氧区、第三缺氧区、第三好氧区等7个生化处理单元,污水经厌氧区与污泥混合后,按比例分流入3个缺氧区,沉淀池污泥回流至第一缺氧区,第一缺氧区末端部分混合液回流至厌氧区。本发明可在较短的反应停留时间内,以较低的能耗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悬浮固体、氮、磷等污染物,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295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04443.7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3/30 , G01N33/573 , C12Q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根据城市污水的特性及处理要求、结合微生物生理生化活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构建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将其应用于运行异常的监测中,为相应的修复措施提供依据。其显著效果为:(1)微生物生理生化活性的检测本身操作简便、快速;(2)将微生物生理生化活性的检测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中,主要针对异常运行的预警,具有灵敏度高、实效性好、可及时反映运行异常等优点。(3)为相应的修复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缩短工艺控制时间,对确保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87467.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碳排放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水工程运行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步骤涵盖确定核算边界、碳排放与碳抵消类型、获取活动数据、选择排放因子及计算排放量。能核算污水和雨水收集输送、处理、污泥处置、尾水排放等全过程碳排放,涉及生化直接排放、能源资源间接排放及回收碳抵消。活动数据获取方式有现场实测和文件获取,碳排放因子优先选本地化因子,确保核算准确。此方法全面系统,可为排水工程低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明确减污降碳方向,提升能源资源管理水平,填补现有核算方法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960430.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2F11/143 , C04B28/08 , C04B20/02 , C04B1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利用领域,涉及一种给水厂污泥固化改性制备路基填料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泥质检测,针对给水厂脱水污泥,开展泥质指标检测,分析污泥泥质特征,评估污泥制备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及固化改性技术关键;污泥调理,将给水厂脱水污泥与水化调理剂拌合均匀,进行闷料堆放,然后翻挖、晾晒、破碎后备用;固化改性,向调理后的污泥中依次添加凝胶固化剂、高聚合纤维和树脂保水剂,拌合均匀后制得路基填料;填料检测,针对路基填料,进行环境指标检测和室内土工试验,评估污泥固化改性填料力学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方法可实现给水厂污泥固化改性,提升污泥承载比和抗剪切强度,降低污泥建材利用重金属和病原菌环境风险,有利于破解城市发展中污泥出路缺乏和道路基材短缺双重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251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623403.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剂可控释放的磁热响应纳米载体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a、利用感应电磁确定土壤污染物类型及分布;b、制备具有磁热响应性的纳米载体;c、分层投放纳米载体;d、纳米载体在土壤中受磁场作用定向迁移,将修复土壤药剂可控释放于土壤污染处。本发明利用不同频率、强度的磁场,增强了修复剂的传输、扩散与定量投加,提升了修复剂与污染物的反应选择性;操作简单,避免了修复剂与非污染土壤及土壤中有机质,铁铝氧化物的相互作用;减少了修复剂的浪费、对土壤功能的破坏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提升了处理能力,避免有毒副产品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5082.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厂污泥制备工程填料的方法,采用给水厂污泥先“调质改性”再“固化稳定”的两步法制备工艺。给水厂污泥的调质改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再生微粉:100份;凹凸棒土:8~36份;凹凸棒土的细度为180~360目;偶联剂:3~9份;憎水剂:3~7份;吸水性树脂:2~6份;氧化剂:1.5~4.0份。本发明通过特定组分的相互配合,制得的调质改性剂在对给水厂污泥进行调质改性后得到改性污泥,进一步对改性污泥固化稳定能够制备无机结合料,即再生工程填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实现了给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在解决了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得到了可具有多种用途的材料,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8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611035459.0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辅助污泥生物干化方法,污泥从进料口进入滚筒发酵罐,干热空气从进风管进入滚筒发酵罐,向污泥提供发酵所需氧气,并带走蒸发出的水蒸气,污泥在滚筒发酵罐内被干化,并随着螺旋抄板的转动被逐渐输送至滚筒末端,干化后的污泥从出料口排出滚筒发酵罐;从引风管排出的湿热空气进入除湿热泵,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除湿热泵中冷凝,被冷却后的空气经除臭处理后自然排放;湿热空气冷却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由新鲜空气入口进入的新鲜干燥空气,受热后的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滚筒生物干化装置。本发明将滚筒生物干化与除湿热泵相结合,具有能量循环利用、发酵温度高、干化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无臭气污染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