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强化藨草修复芘和铅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290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034317.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联合强化藨草修复芘和铅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藨草幼苗移栽至芘和/或铅污染的土壤中,每平米栽种藨草幼苗600~1000棵,藨草缓苗10天后,在土壤中浇灌含有氨三乙酸和烷基糖苷的混合溶液,保持每立方米土壤中氨三乙酸和烷基糖苷总质量为1.0~2.5g,待藨草生长成熟后,将藨草从土壤中移除,实现对芘和/或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这种强化植物修复技术与其它修复方法相比具有环境友好、费用低、修复效率高、易于实施等特点。

    构造氧化锌微细结构改性聚氨酯海绵表面的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229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170974.4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在构造氧化锌微细结构改性聚氨酯海绵表面的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晶种均匀铺在聚氨酯海绵表面,再在其表面通过水热合成法定向长出氧化锌纳米棒,最后用长链的脂肪酸—棕榈酸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超疏水性,最后测定此改性海绵的疏水效果和吸油能力。本发明利用氧化锌的特殊形貌构造超疏水的海绵表面,由于不影响其本身的超吸油能力,这在石油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圆锥面渗滤式收集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698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23952.X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锥面渗滤式收集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和方法。收集装置包括生长箱和收集箱,生长箱外壁设有孔洞,用琼脂填充。圆柱形生长箱与收集箱下端连接处设有收集孔,整个箱体下端设有带孔橡皮塞,通过导管与树脂柱相连接。这种新的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是首先让植物在生长箱的土壤中生长,然后植物根系穿过琼脂进入装有石英砂的收集箱中去;再在收集箱中进行处理、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本发明适用于在土培条件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不扰动根系生长、不破坏根际环境,收集环境贴近植物自然生长状态;这种收集方法占地面积小,植物可利用的生长空间大。该方法成本低,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采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的方法及兼氧膜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86421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64887.0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的方法,实现对食品加工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粗大杂质和悬浮物,然后废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设置,使废水进入兼氧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反应区内,废水连续交替经过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在进行污染物生物降解和转化的同时实现厌氧氨氧化脱氮,经过处理后的清水进行出水回用或排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本发明简化了水处理工艺工程,使设备更加紧凑和集中,占地面积小,有机污水生化处理效率高,有机剩余污泥产量小,不仅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还能实现有机剩余污泥近零排放,并能实现污水处理同步回用。

    柚子皮的新用途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3276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91056.2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柚子皮的新用途。柚子皮可吸附自身重量6~10倍的各类油(0号柴油,大豆油,真空泵润滑油),在30秒左右即可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饱和后可将其焚烧产热、发电等。我国柚子皮资源丰富,一般作为农业废弃物丢掉,而且这类垃圾给市政环保部门的后续处理带来麻烦,如果将其加工成吸油材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对被油类污染物已经污染或正在污染的水体、水源进行吸油治理。本发明是一种废物利用型的柚子皮资源化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方法,具有在处理生活垃圾废物的同时,又可去除水体环境中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应用特点。

    棕榈酸强化藨草修复石油污染湿地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901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9190.9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棕榈酸强化藨草修复石油污染湿地土壤环境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将藨草幼苗移栽到添加过棕榈酸的石油污染的湿地土壤中,种植密度约为800~1000株/m2,棕榈酸与湿地土壤的质量比为1000mg~5000mg:1kg。本发明创新性地使用根系分泌物棕榈酸强化植物修复石油污染的湿地土壤环境,修复效果良好,且具有环境友好、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等特点,在石油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菖蒲对柴油胁迫生理响应特征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3498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43819.2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菖蒲对柴油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取菖蒲叶片组织用联苯胺染色后,测试菖蒲叶片组织细胞中的过氧化氢的浓度应小于10000mg·kg-1。本发明针对柴油污染的湿地环境,利用菖蒲实验探索能够表征柴油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特征的研究方法,建立规范统一的表征植物对石油类污染物胁迫下生理响应特征的生物学方法和油类环境污染导致植物损伤的监测系统,更好地修复石油类污染的湿地土壤环境,更加有效地进行油类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利用芦苇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类污染湿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2613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64646.2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类污染湿地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石油类污染湿地的土壤中芦苇,待其适应后,在土壤中加入嗜油菌的菌悬液,在嗜油菌与植物根系的协同作用下,除去土壤中的石油类油污;所述的种植芦苇的密度控制在160~400株/m2;所述的菌悬液与土壤的体积质量比为1~5:100ml/g。本发明采用筛选得到的降解菌群可强化芦苇根际对于油类污染物的降解。具有对环境破坏小,而且可进行原位修复,不需要处理现场,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费用低且适于大规模操作,在治理污染的同时还有保土固岸及防止水土流失等优点。

    一种叶菜降镉富硒的方法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35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455798.8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菜降镉富硒的方法,包括在种植叶类蔬菜之前,使用土壤搅拌机将钝化剂均匀混于镉污染土壤中,添水后自然老化两周以上,将叶类蔬菜种子均匀地播种于上述土壤中,土壤含水率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自然条件下生长,在生长至两叶期进行间苗达到适合叶菜生长的密度,在三叶期第一次于叶面均匀喷施硒肥,10天后再次喷施一次,共喷施两次,该方法有效减少叶类蔬菜对于镉的吸收,降低镉污染农田土壤中的叶类蔬菜镉含量,同时增加了叶类蔬菜的产量,使叶类蔬菜富硒,提高了叶类蔬菜的品质。

    一种河道疏浚底泥中Cd、Zn、Cu复合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9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73420.9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疏浚底泥中Cd、Zn、Cu复合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该植物修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播种前,洒水将底泥表层淋湿,对表层土进行充分的翻耕;步骤二、植物的选择: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基本一致的金盏菊、披碱草、水稗草植物种子均匀洒在相应试验箱内,随后覆盖过筛底泥分别进行单种;将大吴风草、八宝景天分别均匀移植至试验箱内;本发明选择金盏菊、披碱草、水稗草、八宝景天、大吴风草单种对河道疏浚底泥中重金属Cd、Zn、Cu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好,其中披碱草、水稗草的根部长度分别为20-25cm、25-29cm,可以修复深度0-30cm的重金属污染底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