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5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97465.2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文明 , 魏务卿 , 肖可风 , 石明 , 李青芯 , 杨瑞睿 , 魏忠 , 向曙光 , 殷岳 , 周朔晨 , 杨载涛 , 谢曜泽 , 赵德建 , 杨郭凌子 , 马星淼 , 谭金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反射镜,包括框架和伞形弹性镜片,框架上设有能够沿轴向移动的直移组件,伞形弹性镜片的凹面侧轴向固定在框架上,且伞形弹性镜片的凹面侧在靠近外沿位置通过多根环向排布的拉索与直移组件连接,伞形弹性镜片的外沿环向排布有多圈镜片阵列,每圈镜片阵列均由多个片状镜片组成,每个片状镜片均与框架上的偏转组件连接,偏转组件能够对片状镜片沿纵向和横向的偏转分别进行单独控制。该二次反射镜通过直移组件和偏转组件实现对伞形弹性镜片以及片状镜片的角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9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57962.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插即用的智能直流微电网系统,涉及直流微电网技术领域。基于即插即用的智能直流微电网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模块、状态监测模块、光伏发电模块、电能转换模块、直流负载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储能模块和电能管理模块,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风力监测单元、风力逆变控制单元和风力发电预测单元,所述风力监测单元用于监测风机工作环境风力数据。通过数据安全共享单元将多个用户的电能分配经验的数据储存在同一个平台上,然后通过数据加密单元对不同的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在保证用户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验数据的共享,通过系统对接单元可将新用户对接经验丰富的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即插即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32330.X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变电站的位置选择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海上风电场中各个风机的坐标;根据所有风机的坐标确定变电站的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包括第一轴位置坐标和第二轴位置坐标;对所述第一轴位置坐标进行扰动,根据海缆成本的变化确定所述第一轴位置坐标下一次的扰动方向;对所述第二轴位置坐标进行扰动,根据海缆成本的变化确定所述第二轴位置坐标下一次的扰动方向;根据扰动后最终确定的第一轴位置坐标和第二轴位置坐标,确定海上风电场当前海缆拓扑连接方式对应的海上变电站的最优位置。本申请通过位置扰动提供了一种将海上变电站区域约束考虑在内的变电站位置优选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14585.6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电网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及方法,包括有底梁,所述底梁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棚体,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梁,所述空心梁前侧壁安装有若干个插座,所述棚体顶面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上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棚体顶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风力发电扇,其中一个所述立柱前侧壁固定安装有配电柜,本方案通过光伏板、风力发电扇、配电柜和蓄电池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光伏板与风力发电扇采用并联式结构向蓄电池中存储电能,可增大蓄电池在白天时的储能效率,且蓄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稳定的充放次数和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9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32580.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6/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微电网智能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案包括通过传感器、互联网爬取和实时设置的方式获取天气预测数据、额定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计算未来时刻的风电预测值和光伏预测值;计算电力平衡控制损失、负荷收益、能量损耗率和碳排放损失;获取局部区域设置方式,并计算第一、第二、第三最优控制系数和第一、第二、第三x局部最优控制系数;获取目标最优控制集,确定控制模式,并根据控制模式选择控制系数,实时控制充电、放电和火电的比例;自动进行曲线展示和数字展示。该方案通过提供考虑碳排放和新能源最大利用基础上的自动最优控制,实现对应微电网新的能量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