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297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80087016.2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温度推测装置(100)根据被提供第1延迟时间(T1)的基准推测温度(21A)和被提供第2延迟时间(T2)的来自温度变化量计算部(30)的输出(33A),计算电抗器(3)的第1推测温度(41A),根据第1推测温度(41A)预测预定期间中的电抗器(3)的第2温度变化量(53A),预测电抗器(3)的第2推测温度(61A)。
-
公开(公告)号:CN11023534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80083560.X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输入侧检测器(8),检测输入到逆变器(1)的直流的输入参数;输出侧检测器(9),检测从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的直流的输出参数;占空比运算器(11),运算逆变器(1)的开关元件的占空比;频率搜索范围运算器(12),使用输入参数、输出参数、占空比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分别决定为了决定动作状态变化后的开关元件的驱动频率而搜索的频率范围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以及频率搜索处理器(13),在被决定的频率范围内,搜索驱动频率而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665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80052616.6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4233 , H02M1/083 , H02M1/14 , H02M3/155 , H02M3/158 , H02M3/28 , H02M7/04 , H02M7/12 , H02M7/797 , H02M2001/0022 , Y02B70/126
Abstract: 电力变换装置(100)的主电路构成为经由直流电容器(5)连接进行单相交流电源(1)的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的AC/DC转换器(4)与DC/DC转换器(6)。为了减少直流电容器(5)的纹波电压、纹波电流,控制电路(10)将在单相交流电源(1)的过零相位下为最小值、在峰值相位下为最大值的交流电流指令叠加于直流电流指令,生成DC/DC转换器(6)的输出电流指令,使用该输出电流指令来对DC/DC转换器(6)进行输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063105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580012143.7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M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76 , H02J9/00 , H02M1/10 , H02M1/14 , H02M3/33569 , H02M3/33584 , H02M7/06 , H02M2001/008 , H02M2001/0083
Abstract: 由磁耦合的3个以上的绕组构成变压器,对一个绕组(6a)连接对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力进行变换的AC/DC转换器(2)、电容器(3)、开关电路(4),对剩余的绕组中的至少一个绕组连接直流电源的电力变换用的开关电路(8)或者(30),检测电容器(3)或者交流电源(1)的电压,根据该检测值,通过动作状态判定电路(101)判定各开关电路(4)、(8)、(30)的动作状态,根据该判定结果,通过输出切换电路(103)在与交流电源(1)、直流电源(11)、(34)之间切换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565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9928.0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主体(10)和第一散热部(11),主体(10)具有设置有电力转换部(2、4)及线圈(31)的基板(6),第一散热部(11)保持基板(6)并且进行基板(6)的散热,基板(6)由一片构成,线圈(31)与基板(6)一体形成,第一散热部(11)固定于基板(6)的基板第一面(6X),该第一散热部(11)的散热第二面(11Y)具有与基板(6)的形成有线圈(31)的部位相向并抵接的线圈冷却部(11A),该第一散热部(11)的散热第一面(11X)形成为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第一方向侧(Y1)的最外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4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480057806.2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M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46 , H02M3/33561 , H02M3/33584 , H02M2001/007
Abstract: 能够针对来自交流电源(1)的输入电力利用第1开关电路(4)控制受电量,并利用第2开关电路(8)控制直流电压而控制向第1直流电压源(11)的充电电力,利用逆变器(17)使通过第3开关电路(13)得到的直流电压交流化,电力供给到交流负载,利用第4开关电路(30)控制直流电压而控制向第2直流电压源(34)的充电电力,从而对输入电力进行分配控制,并且在输入电力的分配控制中,能够使第2开关电路(8)、第4开关电路(30)的动作停止,从而停止向第1直流电压源(11)、第2直流电压源(34)的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2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4450.4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变压器发挥功能的第一绕组(3a)、第二绕组(3b)、第四绕组(3e)、第五绕组(3f)分别缠绕于三脚铁芯的各侧脚。作为直流电抗器发挥功能的第三绕组(3c、3d)缠绕于中央脚。关于第一绕组(3a)、第二绕组(3b)以及第三绕组(3c、3d),以使由在这些各绕组中流过的直流电流产生的磁通在中央脚处向相互相同的方向合流的方式,另外,关于第四绕组(3e)以及第五绕组(3f),以使由在这些各绕组中流过的交流电流产生的磁通在中央脚处相互抵消的方式设定这些各绕组的缠绕方向。由此,使用三脚铁芯来统合变压器和直流电抗器,作为统合磁性部件(3)而实现小型化和低损耗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166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380077665.6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46 , H02J7/0054 , H02J7/0068 , H02J2007/0059 , H02M3/3353 , H02M3/33584 , H02M2001/0009 , H02M2001/0058 , H02M2001/0067 , Y02B40/90 , Y02B70/1491
Abstract: 在变压器(3)的第1绕组(3a)与直流电源(1)之间连接第1开关电路(5),在第2绕组(3b)与蓄电池(2)之间连接第2开关电路(8)。控制电路(20)在蓄电池充电时将第2开关电路(8)内的第2桥电路的元件截止,针对第1开关电路(5)内的第1桥电路的第1基准元件的驱动相位控制第1对角元件的相位偏移量θ1和第2桥电路内的第2对角元件的相位偏移量θ2。在蓄电池放电时,将第1桥电路的元件截止,针对第2桥电路的第2基准元件的驱动相位,控制第2对角元件的相位偏移量θ3和第1对角元件的相位偏移量θ4。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1875.3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84 , H02J1/00 , H02J7/00 , H02M1/083 , H02M1/38 , H02M2001/0048 , H02M2001/0058 , Y02B70/1491
Abstract: 在变压器(3)的第一绕组(3a)与直流电源(1)之间连接第一开关电路(5),在第二绕组(3b)与电池(2)之间连接第二开关电路(8),构成DC/DC转换器(100)。在电池充电时,控制电路(20)针对第一开关电路(5)内的第一基准元件的驱动相位,控制第一对角元件的相移量(θ1)和第二开关电路(8)内的第二对角元件的相移量(θ2)。另外,如果在升压充电控制的期间充电电流为正或者0,则控制成使相移量(θ2)比相移量(θ1)大的量超过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防短路时间。由此,解决因防短路时间而不能进行升压动作,提高升压控制的控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66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2616.6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4233 , H02M1/083 , H02M1/14 , H02M3/155 , H02M3/158 , H02M3/28 , H02M7/04 , H02M7/12 , H02M7/797 , H02M2001/0022 , Y02B70/126
Abstract: 电力变换装置(100)的主电路构成为经由直流电容器(5)连接进行单相交流电源(1)的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的AC/DC转换器(4)与DC/DC转换器(6)。为了减少直流电容器(5)的纹波电压、纹波电流,控制电路(10)将在单相交流电源(1)的过零相位下为最小值、在峰值相位下为最大值的交流电流指令叠加于直流电流指令,生成DC/DC转换器(6)的输出电流指令,使用该输出电流指令来对DC/DC转换器(6)进行输出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