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20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31610.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的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其包括多个主杆组和多个用于连接相邻主杆组的斜撑杆,每个主杆组包括至少两根上下对接的主杆;所述的主杆包括内管、套在内管上的中管和套在中管上的外管,中管和外管的背风一侧沿主杆长度方向均开有一条切口。本发明使输电塔风洞模型主杆外径能够按照具体试验要求进行快速变换,可达到风洞试验中快速变换输电塔模型密实度的目的和要求,实现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快速变截面、变形式、变密度优点,减少试验过程中的材料准备、模型制作安装的时间,缩短试验周期,极大地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31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487235.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圆形钢管杆体型系数的测试装置,它是在建筑风洞的试验段布置有二维流试验装置,二维流试验装置由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下隔板通过垫块支撑在试验段的地面上,上隔板通过支撑杆固定于下隔板上,在二维流试验装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中间安装圆形钢管杆构件,在圆形钢管杆构件中段布置有多个测压孔,测压孔通过测压管连接到电子扫描阀中,通过电子扫描阀测试所有测压孔的体型系数,对测压孔的体型系数进行累加获得钢管杆构件的体型系数,利用建筑风洞的动力段和竖向挡板产生的不同风速和湍流度,以测试实际环境中圆形钢管杆构件的体型系数;它可以通过测试获得不同直径、来流风速、来流湍流度和表面粗糙度下圆形钢管杆的体型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44896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01893.9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3J13/02 , F21V33/00 , F21Y115/10 , F21Y1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3/02 , F21V33/006 , F21Y2107/30 , F21Y2115/10 , F23J2213/30 , F23J2900/13001
Abstract: 一种火力发电厂烟囱外表面的装饰美化方法,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烟囱包括建造在混凝土基层上面的锥形体长形烟囱体,所述的装饰美化方法包括:整个烟囱体的外表面被涂上渐变的深蓝色防腐涂料层,并在深蓝色的表面上点上有多个隐喻星星的荧光白色圆点;所述烟囱体的外表面深蓝色防腐涂料层参考RAL彩卡中的RAl 640-1至RAl 640-5五种深度的蓝色,且各颜色之间需要渐变过渡,以保证色彩之间的柔和衔接;所述的烟囱体周围布置有8—24盏高杆式LED大功率投光灯,灯光投射高度控制到烟囱2/3以下;同时烟囱体顶部采用一圈LED大功率洗墙灯以勾勒出顶部轮廓。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81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630927.7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28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火电厂主机设备数据库系统建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火电厂主机设备采购合同内容,形成锅炉与汽机的分项设备清单;b.结合火电厂实际维护与管理特点,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分解主机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将每个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拆解,形成关键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清单;c.调研火电厂的基本设计数据,将不同设计条件下的调研结果进行归类和折算,建立不同类型的火电厂主机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系统;d.通过总结和分析同一类型、不同厂家的主机设备数据库系统,形成适用于该厂家此种类型的主机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的基本输入参数,用于该厂家此种类型主机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评价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1702.3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主接线优化配置方法,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中包括有换流阀和桥臂电抗器,所述的桥臂电抗器布置于换流阀直流侧汇流母线的换流阀侧,并取消常规方案使用的平波电抗器;所述的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中仅有6台桥臂电抗器而无平波电抗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影响柔性直流换流站现有功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柔性直流换流站接线方式,减少电抗器设备数量,节省了工程投资,节约换流站占地,综合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5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87127.4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41
Abstract: 一种保持反渗透浓水含盐量稳定的装置及方法,它包括:反渗透高压泵,反渗透装置,浓水回流泵,导电度表,电动调节阀,反渗透高压泵的入口连接有高压泵进水管;反渗透高压泵出口通过高压泵出水管与浓水回流泵接出的部分浓水管汇合串接后,通过反渗透装置进水管连接到反渗透装置的入口,反渗透装置接出的一部分浓水通过增浓浓水管接至浓水回流泵的入口,再通过部分浓水管与高压泵出水管汇合,另外部分浓水通过排放浓水管排出;所述的方法是:进水通过反渗透装置的高压泵进水管,进水在高压泵出水管与来自浓水回流泵和部分浓水管的浓水混合,进入反渗透装置进水管流入反渗透装置的入口,在此处回收部分浓水的能量,并增加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含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855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688153.5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2C7/141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进气加热与冷却的集成系统,该集成系统中包括一溴化锂制冷机,该溴化锂制冷机的驱动热源进口连接蒸汽轮机供热抽汽或低压主蒸汽的引出口,所述供热抽汽或低压主蒸汽经过溴化锂制冷机后被冷凝后形成的凝结水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结水引出口引出,通过一管道泵连接到轴封加热器后的凝结水管道;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的冷却水进口与电厂循环水管路中的循环水泵出口连接,溴化锂制冷机的冷却水出口与循环水管路中的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的冷媒水出口通过一冷冻水泵与一空气冷却器中的冷媒水换热通道进口连接,冷媒水换热通道出口回接到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的冷媒水进口上;所述空气冷却器中还有空气换热通道并使空气换热通道中吸入的热空气与媒水换热通道的冷媒水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34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26973.5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垂直排列导线的变电构架,它主要包括构架整体尺寸的优化和构架结构型式的优化,所述的构架整体尺寸优化包括:将导线构架设置三层跨线梁,各层梁之间高度差按导线相间距离及弧垂控制,水平间距按引线相间距离控制,梁跨度按两间隔间安全距离和导线相地距离控制,各层梁布置高度结合各相导线和跳线的安全距离;所述的构架结构型式优化包括:高低构架梁两端采用钢管单柱支撑,高低柱柱顶采用钢管斜梁连接,构成平面钢框架,框架平面内设置圆管横撑及斜撑,将平面布置成多个三角形A杆组合形式,保证平面内稳定且使各杆承受的弯矩小;它具有结构组成合理紧凑,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简洁美观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010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41831.1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机装配式斜桩基础。包括风机塔筒、钢桩基础和连接在钢桩基础和风机塔筒之间的转换钢结构,钢桩基础向风机塔筒倾斜安装,风机塔筒、钢桩基础分别通过法兰盘与转换钢结构相连接;转换钢结构为包含有中心筒和中心筒周围多个焊接分支的树杈形结构,每个分支底端均通过法兰盘与钢桩基础顶端同轴连接,中心筒顶端通过法兰盘与风机塔筒底端同轴连接。本发明承载力强、可靠性高、耐疲劳性能好、无需现场焊接和灌浆,对工程设备及施工工艺的要求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7086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622871.2
申请日:2013-11-30
Applicant: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IPC: C02F9/04
Abstract: 一种电厂原水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的系统主要由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配套的污泥缓冲罐及相关污泥提升设备组成,所述的高效沉淀池由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浓缩区及泥渣回流系统和剩余泥渣排放系统组成,在所述絮凝区中设置有能加速絮凝反应的螺旋桨搅拌器;所述絮凝区与沉淀区之间通过推流区相连;所述的沉淀区通过一斜管与收集澄清水的集水槽相连;所述的沉淀区底部设置有可将沉降的泥渣进行浓缩的浓缩区;所述方法是:a将加注混凝剂的原水进入絮凝池,与沉淀池浓缩区的部分沉淀泥渣混合,在絮凝区中加入絮凝剂并采用螺旋桨搅拌器完成反应;b反应之后的水通过推送区进入沉淀区;c在沉淀区中泥渣下沉,澄清水进一步经斜管分离后由集水槽收集出水;d沉降的泥渣在沉淀池底部浓缩,浓缩泥渣的上层用螺杆泵回流与原水混合,底部多余的泥渣用污泥提升设备排至污泥脱水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