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0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44918.X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点云提取分析电力线路交叉跨越信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输电线点云数据,对输电线形状进行微分建模,获得输电线的曲线方程;S2、将输电线的曲线方程代入激光点云原始三维坐标系,并计算输电线在水平面投影的直线方程,求解得出两条输电线交叉跨越交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S3、根据交点的投影位置代入输电线的曲线方程,获得两条输电线交叉跨越交点的精确坐标,计算得出交叉跨越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9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73193.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卟啉与零价铁共负载三氧化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体除磷中的应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WO3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得到WO3分散液A;(2)将卟啉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卟啉溶液B;(3)搅拌条件下,将卟啉溶液B加入到WO3分散液A中,然后超声分散处理,再搅拌处理,得到卟啉负载WO3溶液C;(4)将铁盐加入到卟啉负载WO3溶液C中,得到混合溶液D;(5)将还原剂加入到混合溶液D中,然后搅拌处理,之后离心处理,将离心处理得到的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研磨。本发明在除磷效率、多功能处理能力、材料选择性、环保性和工业化潜力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73194.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与双金属协同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体除磷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物质加入到茶多酚溶液中,先搅拌处理,再静置处理,之后烘干至恒重,得到浸渍有茶多酚的生物质;(2)将浸渍有茶多酚的生物质加入到镧盐和配合金属盐的双金属盐混合溶液中,先搅拌处理,再静置处理,之后烘干至恒重,得到复合生物质;(3)将复合生物质研磨处理,然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进行热解处理。本发明创新性地利用金属镧与钙、镁、铝等金属的协同作用,对生物炭进行电化学性能的优化,使得其能够通过配位交换、离子沉淀、表面络合及静电相互作用等多种高级物理化学机制,对水体中的无机磷酸盐进行高效的吸附与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7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6654.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G06F30/36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路法的电压波动灵敏度分析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浒苔追踪浮标功能不全面导致追踪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构建变流器并网系统简化模型,推导得到VSC单机并网系统的稳态对应关系;基于稳态方程和正余弦平方和恒等式,采用节点法对稳态方程消除相位角得到支路法潮流对应关系;利用支路法潮流对应关系中的电压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参数分别求导整合;故障恢复阶段重新设定无功功率值,根据电网短路比定义重新推导得到电压对有功灵敏度和无功灵敏度的解析式。通过简化模型推导灵敏度解析式,精确评估电网电压波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53097.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输电铁塔斜柱基础作用力的转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结合空间力系法和立体解析几何,推导了正侧面坡度相等时的斜柱基础作用力转换方法;再次,根据正侧面坡度不同时,结合欧拉旋转变换原理和计算机图形学,建立了一种斜柱式立柱基础作用力的转换精确方法,能准确得出斜柱基础的受力特性;本发明选取110kV~1000kV典型铁塔基础作用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本发明提出的斜柱基础作用力的转换精确方法,可作为斜柱斜顶基础即大跨越杆塔基础、深埋基础立柱的计算、设计的一种有力支撑,在斜柱斜顶基础作用力转换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41319.4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弯曲限制装置的海缆组件及其敷设方法,属于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海缆,海缆的一端连接浮式风机,另一端固定在海床上,海缆上靠近海床的一端套设有弯曲限制装置,弯曲限制装置弯曲海缆向上呈螺旋状分布。本方案呈螺旋状向上分布的海缆对风机晃动和波浪水流冲击的适用性较好,使得海缆能够承受深远海复杂的涌浪流联合作用;海缆靠近海床的一端呈螺旋状向上分布,使得海缆与海底触点位置的陡度较小,使得海底触点位置的海缆避免过度弯曲的问题,以此提高海缆的使用寿命;呈螺旋状向上分布的海缆的横向漂浮距离可控,避免动态海缆的布局横向漂浮距离较大,减少过往船只对动态海缆的潜在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857441.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系统的无功配置方法及送出系统,方法包括:S1:无功补偿;S2:根据输送容量选择海缆型号;S3:选取海上升压站侧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计算陆上集控站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和陆上集控站SVG容量;S4:仿真各段海缆的电流分布值,判断电流分布值是否在输送能力范围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海缆型号选择与无功配置容量选择的协同化;充分利用海缆送出能力,合理选择送出海缆线路两端的高压并联电抗器和陆上集控站内SVG容量,降低海风项目送出及无功配置投资;提升了无功补偿和海缆选型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海上风电项目并网的无功平衡,降低对公用电网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391982.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二级综合利用:1)通过热泵原理从变压器油冷却回路提取热量制高温热水;2)将步骤1)中的高温热水通过第二级利用将余热供给外部,其中第一级利用为温差发电,通过塞贝克效应从高温热水中取能,半导体温差发电进入变电站微网储能系统,将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二级利用,将高温热水变成中低温热水供给末端用热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753292.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直流系统环网故障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若干直流系统、第一绝缘监测装置、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若干第三绝缘监测装置,所述第一绝缘监测装置、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第三绝缘监测装置环网连接,用于对各个所述直流系统进行监测;所述第一绝缘监测装置控制所述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第三绝缘监测装置并接收二者的监测结果;所述第二绝缘监测装置接收到启动命令后将测量时间广播给每个所述第三绝缘监测装置,所述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第三绝缘监测装置按照测量时间开始测量。本发明解决了庞大的多直流系统绝缘故障、环网故障监测困难的问题,提升其系统稳定性,保障了电力的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72350.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煤仓间结构,所述主厂房内设有磨煤机,所述主厂房包括五列用于分隔空间的轴柱,所述煤仓间位于第三列轴柱和第四列轴柱间,磨煤机位于第三列轴柱和第五列轴柱之间。本发明通过增设第五列轴柱,在同等占地面积内减小第三列轴柱和第四列轴柱的间距,可有效降低煤仓间煤斗大梁的跨度,减小煤斗大梁的挠度,进而降低煤斗大梁的截面厚度,优化煤仓间的受力。本发明缩小了煤仓间的跨度,提高了煤斗大梁的抗弯强度,降低了煤斗大梁的施工难度。本发明缩小了煤仓间的跨度,不但可降低煤仓间建筑体积,而且以更小截面尺寸的煤斗大梁也能满足承载煤斗的强度要求,因此可一定程度地节约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