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拍门的限流截流井

    公开(公告)号:CN22010012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0407762.8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拍门的限流截流井,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接有合流进水管渠,所述第二腔室连接有截流管,所述第三腔室连接有合流出水管渠;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隔墙上设有连通二者的第一过水孔,在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前端设有浮筒式限流开关,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的隔墙上设有连通二者的第二过水孔,在第二过水孔的后端设有内置拍门。本实用新型的浮筒式限流开关可根据第一腔室水位变化实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和关闭状态,可调整进入截污管网的水量。并且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的内置拍门,可防止河水倒灌至污水系统。

    一种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渗沥液检漏及抽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011406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1911454.0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渗沥液检漏及抽排系统,包括渗沥液检漏层柔性积水坑,渗沥液检漏层柔性积水坑内壁覆设有第一防渗层,第一防渗层上设置有第一碎石层,第一碎石层上覆设有用于承托危险废物的第二防渗层,渗沥液检漏层柔性积水坑连通有检漏及抽排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漏及抽排组件可以对于存在的渗漏问题能够第一时间予以发现,保障了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沥液在出现渗漏可检视,且可进行渗漏渗沥液的导排,确保污染渗沥液不外排,同时也可以结合库区的构建进行分区渗沥液检漏层柔性积水坑的建设有助于渗漏点位的排查及下渗渗沥液导排处理,施工简单方便,可大大地降低工程量。

    便携式土壤调查取样器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46193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1988139.8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壤调查取样器,属于取样铲技术领域,其包括铲头、铲柄和推动装置,所述铲头与铲柄固定连接,所述铲柄靠近铲头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在对湿度较大的土壤取样时,黏土会粘附在铲头上,不方便取下的问题。

    采用A/A/O微曝氧化沟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942599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20057365.X

    申请日:2011-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A/A/O微曝氧化沟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A/A/O微曝氧化沟和沉淀池、污泥回流泵站,所述A/A/O微曝氧化沟依次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组成,所述的A/A/O微曝氧化沟和沉淀池、污泥回流泵站构成一双层壁筒状池体,所述的A/A/O微曝氧化沟及污泥回流泵站位于双层壁筒状池体的筒底与双层壁之间构成的环形池内,所述沉淀池为筒底与内侧壁构成的圆形池。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部分池体共用,其投资小、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

    一种周期式多点回流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588263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108198.9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期式多点回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选择池和多个主反应池,所述主反应池设置有配水管、曝气器、污泥泵单元和滗水器,所述主反应池通过配水管与所述厌氧选择池连通;所述污泥泵单元包括剩余污泥管、回流污泥管、剩余污泥泵和多个污泥回流泵,多个所述污泥回流泵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主反应池内,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所述回流污泥管与所述厌氧选择池连通,所述剩余污泥泵通过所述剩余污泥管与系统外界连通。该周期式多点回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污泥泵单元,在主反应池的不同位置抽吸底泥进行污泥回流,使回流污泥浓度更均匀稳定,厌氧选择池微生物量得到合理补充,保障生物处理效果。

    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浮盖系统提升沼气收集导排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929790U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23267652.0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浮盖系统提升沼气收集导排的装置,包括导排管、泡沫浮板、防渗膜和排气管;导排管和泡沫浮板形成排气通道;导排管上设有开孔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排气管连接;泡沫浮板设有互相垂直的导排管槽和通气槽,导排管通过防渗膜固定在导排管槽上,通气槽用于通入沼气。导排管与防渗膜固定后,导排管提高了沼气收集通道的空间,并通过局部开孔收集四周的沼气并汇集到四周的排气管。该创新结构不仅提高了沼气收集通道的空间,而且通道相对固定,避免局部区域形成“鼓包”现象,减少安全隐患;同时,该结构方式造价经济合理,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的新建或改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