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弹簧的润滑结构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9498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80055255.1

    申请日:2006-07-12

    Inventor: 木村清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278 F16F9/0218

    Abstract: 本发明在将杆构件配置为从气缸本体的杆侧端壁向上方突出的姿势的气压弹簧中,利用压缩气体的压力变化,将收容在气缸本体内的下端侧部分的润滑油,确实地供给至杆构件及密封构件,并利用该润滑油确实地润滑密封构件与杆构件之间。本发明气压弹簧1的润滑结构,连接润滑油导入口22与润滑油吐出口23的润滑油通道24上,串联状设置一对止回阀25、27,该等止回阀用于防止润滑油21从润滑油吐出口23侧向润滑油导入口22侧逆流,且利用压缩气体3的压力变化,将润滑油21从润滑油导入口22导入润滑油通道24,同时从润滑油吐出口23吐出润滑油21供给至杆构件4。

    工具松开装置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55656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1617.7

    申请日:2006-10-1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松开装置包括:电动机(1);转轴(3),其与电动机(1)连接;凸轮(4),其设置在转轴(3)上;动力传递构件(5),其被凸轮(4)加压从而可轴向移动,并且在其径向中央处具有凹部(5a);架(10),其被设置成包围动力传递机构(5);支撑构件(12),其沿径向被插入动力传递机构(5)中并且被固定到架(10);弹性构件(7),其被设置在位于动力传递构件(5)与支撑构件之间的凹部(5a)中,用于朝向电动机(1)对动力传递构件(5)施力;以及输出轴(15),其被来自动力传递构件(5)的动力驱动,用于松开工具(25)。

    紧固装置及紧固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6231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4817.5

    申请日:2004-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紧固对象物简单且可靠地固定在基座部上、可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制造成本、并可卡合在紧固对象物的孔部的内周壁部或侧壁部上而将紧固对象物固定在基座部上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1)包括:杆支撑部(5),将紧固杆(3)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紧固本体(2)上,使紧固杆(3)的卡合部(25)可向与紧固杆(3)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使紧固杆(3)可在紧固位置和紧固解除位置之间切换;活塞驱动机构(6),驱动活塞构件(4)在紧固动作位置和紧固动作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凸轮机构(7),利用将活塞构件(4)向紧固动作位置驱动的活塞驱动机构(6)的驱动力,将紧固杆(3)的卡合部(25)向紧固方向(大致右方)驱动。

    机械臂连结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993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2528.1

    申请日:2018-05-31

    Inventor: 高桥卓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机械臂连结装置,可将流体压力供给配管或电缆线等配置在主板与机具板的中央侧部分且不会往主板与机具板的外周外侧突出。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机械臂连结装置(1),其锁定机构(6)具备:卡合凹部(3a),形成在主板(3);卡合凸部(4a),形成在机具板(4)并可插入卡合凹部(3a);多个钢球(16),装设在卡合凹部(3a)的外周壁部(15),且可切换成与环状卡合部(4c)卡合的锁定位置及不卡合的解除锁定位置,所述环状卡合部是形成在卡合凸部(4a);以及环状的流体压力缸(20),可将多个钢球(16)从解除锁定位置切换至锁定位置;其中,在比多个钢球(16)与流体压力缸(20)还靠近内径侧处,形成有配置流体压力供给配管或电缆线的空间。

    模具反转系统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153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7638.0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反转系统,其在将上模从模具组分离并反转时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分离与反转,且可省略载置支撑从外部接纳到模具反转装置的模具组的手段,能够减低制作费用。本发明的解决手段的模具反转系统(S)具有:模具反转装置(1),将包含上模(D1)及下模(D2)的模具组(D)接纳并分离,且可反转180°;及模具搬送台车(70);其特征在于,模具反转装置(1)具备:基台(10),在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端部具有圆弧状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旋转体(20),包含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1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的平行的1对旋转板(20a、20b);旋转驱动机构(30),可旋转驱动旋转体(20);上板(50),设在旋转体(20)的上部;模具保持手段(60),可升降地配置在上板(50)的下侧,且可保持上模或下模;以及模具升降手段(62),装设于上板(50),且可升降驱动模具保持手段(60);模具搬送台车(70)则构成为可从和旋转体(20)的旋转轴心正交的水平方向进入1对旋转板(20a、20b)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40)。

    夹紧装置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299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80015051.4

    申请日:2015-03-04

    Inventor: 高桥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5/064 B25B5/16

    Abstract: 一种夹紧装置,其中采用分隔缸孔的活塞构件、及以增强机构使藉流体压作用于活塞构件的全部力量增强并传递至输出杆。藉流体压驱动的夹紧装置(1)具备:活塞构件(7),将缸孔(6)分隔成上下,且呈滑动自如;第1、第2流体压动作室(8、9),形成于缸孔(6)的活塞构件(7)下侧与上侧;流体压通路(24),在通过第1流体压动作室(8)的流体压使活塞构件(7)向上方进行轻负载行程时,以第2流体压动作室(9)的背压使输出杆(4)前进动作的方式,使输出杆(4)承受背压;增强机构(10),于活塞构件(4)在上升动作的终期进行高负载行程时,藉第1流体压动作室(8)的流体压使作用于活塞构件(7)的力量增强并传递至输出杆(4);及连结机构(11),在活塞构件(7)的松开下降动作时,下降预定行程后,连结输出杆(4)与活塞构件(7)。

    夹紧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0299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5051.4

    申请日:2015-03-04

    Inventor: 高桥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5/064 B25B5/16

    Abstract: 一种夹紧装置,其中采用分隔缸孔的活塞构件、及以增强机构使藉流体压作用于活塞构件的全部力量增强并传递至输出杆。藉流体压驱动的夹紧装置(1)具备:活塞构件(7),将缸孔(6)分隔成上下,且呈滑动自如;第1、第2流体压动作室(8、9),形成于缸孔(6)的活塞构件(7)下侧与上侧;流体压通路(24),在通过第1流体压动作室(8)的流体压使活塞构件(7)向上方进行轻负载行程时,以第2流体压动作室(9)的背压使输出杆(4)前进动作的方式,使输出杆(4)承受背压;增强机构(10),于活塞构件(4)在上升动作的终期进行高负载行程时,藉第1流体压动作室(8)的流体压使作用于活塞构件(7)的力量增强并传递至输出杆(4);及连结机构(11),在活塞构件(7)的松开下降动作时,下降预定行程后,连结输出杆(4)与活塞构件(7)。

    定位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8903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19212.2

    申请日:2014-02-14

    Inventor: 川上孝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密接于工件的圆筒孔的卡合构件的扩径量加大的定位装置、及在朝下方的力不会作用于工件的情况下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解决手段】本发明的定位装置(5)可将工件(W)的圆筒孔(Ha)朝向与插入轴构件(57)的垂直轴心(B)正交的第1方向定位,且可允许朝向与轴心及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移动,具备:插入轴构件(57);可将插入轴构件(57)进行升降驱动的油压缸(61);一对卡合构件(58);锥形卡合机构(59),利用油压缸(61)使插入轴构件(57)朝下方移动,藉此使一对卡合构件(58)朝径扩大侧移动;及可动保持机构(60),将一对卡合构件(58)以无法下降的方式支持,且以在第1方向无法移动但在第2方向可移动的方式保持。

    物体定位固定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2116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80027786.X

    申请日:2013-04-30

    Inventor: 川上孝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0063 B23Q3/18

    Abstract: 本发明为提供一种物体定位固定装置,可使工件托架的水平方向定位精确度提升,同时可以吸收第1、第2基准构件的轴心间距离与第1、第2环状卡合构件的轴心间距离的误差。【手段】本发明的构成,在将对象物体3朝水平方向与铅直方向定位固定于底座构件2上的物体定位固定装置1中,在藉由固定机构9将对象物体3推压固定于底座构件2的状态下,第1、第2基准构件31、41的第1、第2推拔卡合面31a、41a会经由第1、第2环状卡合构件51、61的弹性变形而密接于第1、第2环状卡合构件51、61的内周面,同时,第1、第2基准构件31、41的第1、第2基端抵接面34、44抵接于底座构件2,且经由第2环状卡合构件61的弹性变形,使第2环状卡合构件61的1对被限制面61b密接于第2装设孔16的1对限制面16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