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口蘸蜡机及蘸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5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22001.X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瓶口蘸蜡机及蘸蜡方法,涉及蜡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引流部和蜡槽,所述引流部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蜡槽中,蘸蜡瓶的瓶口与所述引流部上下相对布置,瓶口脱离蜡液上升过程中,所述引流部的顶端与瓶口之间的间距不大于蜡封厚度;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随蘸蜡瓶上升的引流部,使多余蜡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引流部回流到蜡槽中,由于引流部与蘸蜡瓶同时向上移动,保证其引流时间较长,能够达到显著的引流效果,节省蜡液,同时使得各蘸蜡瓶瓶口蘸取蜡液的量大致相同,瓶口的蜡液更加均匀,封口更美观,无需工作人员再做过过多的后续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用于安宫牛黄丸的珍珠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2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80723.0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宫牛黄丸用珍珠粉的制备方法,涉及珍珠粉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珍珠净制:在夹层锅中加入用布包好的珍珠、豆腐,再向其中加入水进行蒸煮,取出珍珠,晾晒,洗净,干燥,制得干净的珍珠;S2.低温粉碎:将干净的珍珠进行低温粉碎,过筛,制得珍珠粗粉;S3.水飞:将珍珠粗粉和纯化水放入电动乳钵研磨机中,进行研磨,静置,制得水飞后的珍珠粗粉;S4.干燥和过筛:将水飞后的珍珠粗粉进行烘干,制得烘干后的珍珠粗粉,过筛,制得所述的用于安宫牛黄丸的珍珠粉。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珍珠粉细度可达200目,类白色,无片状光点,符合质量要求,更便于均匀套色。

    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和芍药甘草汤产品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9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12084.6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和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检测方法,所述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中,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且在所述的洗脱条件下,克服了由于化学成分复杂造成的干扰以致不能全面的、清楚的对所述芍药甘草汤相关剂型质量进行检测的缺陷,获得了15个共有特征峰,并实现了15个共有特征峰的有效分离,峰形良好且无干扰,从而实现了较为全面的、清楚的图谱信息,对所述芍药甘草汤进行有效性的质量检测,进一步实现了芍药甘草汤质量的控制,且该质量检测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一种桃红四物汤的药物制剂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874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0780204.5

    申请日:2017-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桃红四物汤的药物制剂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方法,使得桃红四物汤的药物制剂中各化学成分实现最大程度地被提取,通过优化色谱柱、流动相、流动相的洗脱方式,使得桃红四物汤的药物制剂中的各化学成分实现较好的分离,从而建立了针对该药物制剂的指纹图谱的方法,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图谱信息;进一步通过优化选择7号峰羟基红花黄色素A作为指纹图谱中的内参考峰,确认了共有特征峰7号峰羟基红花黄色素A,8号峰芍药苷和9号峰阿魏酸,并确定了桃红四物汤颗粒的1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能够结合该指纹图谱中多个色谱峰的信息,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检测桃红四物汤颗粒的质量。

    一种具有抗贫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61696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057619.5

    申请日:2016-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贫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驴皮800‑1800重量份、甘草27‑41重量份、川芎6‑16重量份、熟地黄0.5‑6.5重量份、当归9‑20重量份、白芍3‑15重量份、茯苓0.5‑6.5重量份、清半夏0.5‑6.5重量份、地黄0.5‑6.5重量份、醋香附0.5‑2.5重量份、玉竹0.5‑6.5重量份、白芷0.5‑6.5重量份、陈皮0.5‑2.5重量份、麦冬0.5‑6.5重量份、黄芪1‑10重量份;该中药组合物充分考虑各中药的归经和性味,并选择各中药相互之间的配比,使各中药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从而发挥抗贫血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