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1158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989357.X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80 , B01J23/825 , B01J23/889 , B01J35/08 , B01J35/02 , C01B33/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介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铜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介晶微球具有中空核壳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内核、空隙、外壳,所述内核和外壳均由取向一致的纳米颗粒构成,所述纳米颗粒包含氧化铜纳米颗粒和金属M的氧化物纳米颗粒,所述金属M包括Ge、Sn、Pb、In或过渡金属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所述铜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介晶微球采用溶剂热法合成,条件温和,且不使用表面活性剂和模板剂,成本较低,对环境友好;所述铜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介晶微球将其用作太阳能晶硅原料三氯氢硅合成反应的催化剂时,与传统非催化工业生产过程相比,可显著提高三氯氢硅的选择性,高达98.0%。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40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276636.3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化铁‑亚氧化钛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正极材料为球形结构,包括内核与包覆层,所述内核为氟化铁和亚氧化钛,所述包覆层为碳材料。本发明利用喷雾干燥的方式使亚氧化钛和碳材料共同对氟化铁颗粒改性,形成体相内部点接触式和外部面接触式的复合,得到了内核与包覆层构成的多层级球形结构。在改性材料和特殊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本发明得到的氟化铁‑亚氧化钛复合正极材料在较高电压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62321.5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FeF3/C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原料放置于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填充保护气体,密封;其中,所述反应原料包括铁源和聚四氟乙烯;(2)对密闭后的反应釜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的温度大于等于400℃,得到纳米FeF3/C复合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铁源选自二茂铁和/或三氯化铁。本发明利用聚四氟乙烯在低温下升华的性质,通过使用密闭反应釜使特定种类的铁源和氟源进行充分反应;所使用聚四氟乙烯可同时提供氟源和裂解获得具有超细纳米颗粒的三氟化铁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可逆比容量高、倍率性能优、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40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275106.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级结构SiOx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负极材料为层状结构,由铜箔基体和n层SiOx材料组成,以基体为最内层,所述负极材料由内到外的各SiOx层中对应氧的摩尔浓度递增,其中2≤n,0≤x<2。制备过程中以Si片和SiO2片作为硅源,利用沉积系统控制Si和SiO2比例在基体上进行逐层沉积,得到所述负极材料。本发明在铜箔基体上构造具有浓度梯度性的SiOx多层级结构,形成高容量富硅层和高稳定性富氧层的复合,可对材料整体结构稳定性进行提升,进而改善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且省略了电极片制备过程中的涂布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1173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315151.0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FeF3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Mg2+、Sb3+掺杂FeF3以及氮掺杂石墨烯的复合,分子式为Fe1‑x‑yMg1.5xSbyF3/N‑graphene,其中x=0.01‑0.1,y=0.01‑0.1。本发明充分利用了Mg2+和Sb3+二者之间的配合作用,以及氮掺杂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共同实现了对FeF3性能的提升,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所得复合材料在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0128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97045.3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铁/碳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1)利用氟源的蒸汽和含碳有机物的蒸汽,与铁源反应制备前驱体;(2)对所述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氟化铁/碳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气相反应引入氟源及碳源,控制粉体形貌,获得高性能氟化铁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可逆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12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100652.1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505 , C01G45/00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锰源、M源、增稠剂与有机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所述锰源与M源的添加量按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化学式确定;使用氨水调节混合溶液的pH,然后静置老化,抽滤后得到滤饼,滤饼干燥后得到氧化物前驱体;按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各元素的比例混合锂源、卤族元素源与氧化物前驱体,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486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757837.3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管道聚合反应的阻聚剂添加装置。依托于甲基丙烯醛的生产过程,设计了一套由蒸发进料系统,阻聚剂进料系统,保温夹套玻璃反应管,冷凝收集装置4部分组成的阻聚剂添加装置。特别提到了一种阻聚剂的添加方法,该方法采用雾化的方式添加阻聚剂,形成气溶胶并与聚合气体充分混合,较少用量即可达到传统阻聚剂添加方式相同的阻聚效果,解决了由于管路堵塞而导致的产能下降甚至停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9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3705.X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正极材料,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至少外表面具有MnO2包覆层的碳纳米管、热解碳、和分散在具有MnO2包覆层的碳纳米管与热解碳之间的MnO2纳米粒子。本发明所得复合正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表现出优异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储能、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2946.2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硫掺杂的三维网络结构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碳材料,及负载在所述复合碳材料表面的四硫化三钒纳米粒子;所述表面包括导电聚合物颗粒外表面、石墨烯的片层表面及层间、以及碳纳米管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复合正极材料导电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在锌离子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