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3797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043405.X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市滨湖区环境监测站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SO和SVM混合算法识别太湖入湖河流水质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属于水质监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PSO算法与SVM算法结合;PSO算法用于优化SVM算法的参数c和g,以利于快速、高效的确定c和g的全局最优值;SVM算法基于最优的c和g,以影响水质的众多影响因素作为特征向量预测不同水质,通过预测率高低识别确定太湖入湖河流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的从影响水质的各种影响因素中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河流水质的监控预警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58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9013.7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株高产虫草素的蛹虫草菌株,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菌株分类命名为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JN16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1333。该菌株是通过对从吉林安图采集的野生蛹虫草子实体进行分离筛选,得到了性状稳定的蛹虫草菌株,该菌株可通过液态发酵生产虫草素,发酵温度为30℃,经过5d的发酵可得到虫草素最终的浓度为6g/L。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062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182255.3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竹黄菌催化制备苝醌色素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竹黄菌,将底物萘醌、肉桂酸等催化制备成苝醌色素。催化过程采用:A)细胞的液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苝醌色素产量可达2.9g/L,转化率可高达9.7%;或B)将液态发酵培养得到的细胞放入含有底物的反应体系中进行,苝醌色素产量可达35.3g/L,转化率可高达39.7%;或C)细胞的固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苝醌色素产量可达1.5g/100g,转化率可高达46%。本发明采用产苝醌色素竹黄菌株以特定底物转化生产竹红菌素,转化率高,成本低,步骤简便,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46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110007600.7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23K1/17 , A61K31/122 , A61P31/12 , A23K1/18
Abstract: 苝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猪病毒饲料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采用苝醌化合物添加到猪饲料中制备用于防治猪病毒饲料,如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等。苝醌化合物包括:竹红菌素、痂囊腔菌素、弗来菌素、枝孢素、卡弗他丁、尾孢素等,苝醌化合物具有提取方便、稳定性好、口服无明显副作用和代谢快等一系列优点。制备预防猪病毒饲料中的剂量为每天1-10μmol苝醌化合物/kg体重,制备治疗猪病毒饲料中的剂量为10μmol-100μmol苝醌化合物/kg体重,防治猪病毒的效果非常显著,同时苝醌化合物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得到,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70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234303.9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株产过氧化氢酶菌株及利用该菌株以柠檬酸为碳源发酵产酶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高产过氧化氢酶的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SYBC08),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3449。同时还发明了以该菌为出发菌种,经种子培养和以柠檬酸为碳源产酶发酵生产过氧化氢酶的技术,发酵液最高酶活可达20000U/mL以上。所产过氧化氢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97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31735.4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7C229/08 , C07C227/40
Abstract: 一种缬氨酸分离专用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和生物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树脂合成过程中控制水相质、交联剂、极性单体、致孔剂的种类和比例,使之能够有效键合上二碳酸二叔丁酯,最终使合成得到的大孔吸附树脂可将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分离。同时该大孔吸附树脂采用纯水作为流动相,可有效地减小分离过程对于环境的污染。通过本发明方法合成的树脂,可有效地用于缬氨酸发酵液的分离,去除缬氨酸发酵液中的性质相近杂质丙氨酸与亮氨酸,克服了当前缬氨酸分离纯化过程中存在的纯度低、效率低和污染大等缺点,使产品纯度达到99%以上,达到药用标准,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生产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728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32510.4
申请日:2007-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株产苝醌化合物的竹黄菌株,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菌株分类命名为竹黄菌(Shiraia sp.)SUPER-H16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7104。该菌株由通过对生长于江苏无锡马山短蕙竹上的竹黄子实体进行分离筛选,得到了性状稳定,产苝醌类化合物的竹黄菌菌株,可通过固态或液态发酵生产苝醌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382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133146.3
申请日:2007-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五区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谷胱甘肽的方法,属于生物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将谷胱甘肽酵母发酵液,采用过滤和超滤处理去除菌体、蛋白质和多糖等杂质;b.将超滤后的发酵液通过活性炭脱色;c.将脱色后的谷胱甘肽发酵液通过50℃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20%、降温至10℃结晶除盐得发酵液粗提物,谷胱甘肽浓度约为5%-40%;d.采用装填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模拟移动床分离纯化谷胱甘肽发酵液粗提物,得到谷胱甘肽纯化液。本发明利用溶液中目标产物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的差异,通过模拟移动床实现谷胱甘肽分离纯化的目的,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收率达70%以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