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9244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22256.7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周光
Inventor: 周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以石脑油或LPG为原料生产人工煤气时的一种煤气增热方法,包括裂解煤气增热、在煤气洗涤塔进行冷却降温等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洗涤塔进行冷却降温在所述裂解煤气增热步骤之前进行。冷增热时煤气温度较低,原料油又是部分气化,因而重组份不易进入气相,在后续系统中不易发生再凝析现象,节约生产成本,另外煤气增热后不再与冷却水接触,因而降低了煤气中烃类进入冷却水而产生的原料损耗,节约成本的同时又防止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281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35211.0
申请日:2008-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J3/0219 , F25J3/0233 , F25J3/0252 , F25J2200/70 , F25J2210/14 , F25J2215/04 , F25J2230/30 , F25J2270/04 , F25J2270/14 , F25J2270/16 , F25J2270/18 , F25J2270/42 , F25J2270/66 , F25J229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煤气制取液化天然气的分离工艺和设备。该分离工艺主要包括焦炉煤气原料气压缩冷却、进入换热器组交换热量、进入分馏塔分馏得到液化天然气等工艺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焦炉煤气制取液化天然气的分离设备,包括原料气压缩设备、制冷设备和液化分离设备,所述液化分离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换热器和分馏塔,原料气压缩设备与液化分离设备连接,原料气换热器的制冷管路与制冷设备相连。本发明结合我国焦炉煤气利用的现状提出采用低温精馏液化的方法,将甲烷从焦炉煤气中分离出来,制成液化天然气。使焦炉煤气的附加值大大提高,同时LNG产品可以极大地方便运输和利用,整个液化分离工艺流程易操作,设备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285004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65328.1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能源系统,煤与天然气同时进入重整反应器,煤在重整反应器中燃烧驱动天然气发生重整反应,制得H2和CO的合成气,合成气经过变换反应器将其中的CO转化成CO2,然后进入变压吸附装置(PSA)制取氢气;PSA装置的尾气被送入CO2分离装置,将大部分CO2分离出来,并经过压缩冷却,成为液态CO2便于运输和存储;分离CO2后的剩余富氢燃料气送往发电装置,高温烟气进入余热回收和蒸汽发生装置,回收余热后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双燃料重整器排放的烟气也进入余热回收和蒸汽发生装置回收余热,然后进入CO2分离装置,将烟气中的CO2分离出来,纯净的CO2压缩液化,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利用本发明,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实现了零能耗控制和回收CO2。
-
公开(公告)号:CN101074397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117724.4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电-替代天然气联产系统及工艺,该工艺首先使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气和煤粉或水煤浆进入煤气化设备,产生的粗气化煤气经显热回收后送入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反应器调整氢碳比,再送入脱硫脱碳设备回收单质硫并富集二氧化碳,将净合成气送入甲烷化反应器生成替代天然气,部分作为民用燃气,部分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部分送入替代天然气储罐。其系统及工艺有机的将煤气化、甲烷化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并可综合利用焦炉煤气;无须改造燃气轮机,各化工单元按照既定的额定工况运行而无须为电力调节改变负荷,合理实现减排CO2。整个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016490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07995.4
申请日:2007-02-01
Applicant: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56 , C01B3/52 , C01B32/50 , C01B2203/0415 , C01B2203/043 , C01B2203/0475 , Y02C20/20 , Y02E20/16 , Y02E20/18 , Y02P20/129 , Y02P20/136
Abstract: 将氢气(H2)和粗二氧化碳气体(CO2)从它们的气体混合物分离。将所述粗CO2气体中的可燃气体燃烧从而产生热量,该热量至少部分通过与所述经分离的H2气体或源于该H2气体的气体进行间接热交换而被回收。本发明可以与燃煤动力站整合在一起从而减少或消除向大气层排放有害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782037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5052.2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科盖思有限公司
IPC: C10K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721 , C01B3/36 , C01B2203/0255 , C01B2203/1247 , C10J3/42 , C10J3/76 , C10J2200/156 , C10J2300/093 , C10J2300/1846 , C10K1/08 , C10K1/101 , C10K3/005 , C10K3/008
Abstract: 一种将煤转化为替代天然气的方法和设备,在一常规煤气化装置中产生粗气体,将至少一部分粗气体通入部分氧化装置,使至少这部分粗气体转化为二次粗合成气,基本上避免了产生高级烃。或者,将该粗气体进行骤冷,只有产生的冷凝物通入部分氧化装置,转化为二次粗合成气。
-
公开(公告)号:CN1450148A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02116825.3
申请日:2002-04-10
Applicant: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作石油炼制催化裂化装置中的一氧化碳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助燃剂的活性组分是具有A1-xA’xB1-yB’yO3-δ·zB”O结构的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A为稀土元素,A’为碱土金属元素,B、B’及B”为过渡金属元素,x为0~0.4,y为0~1,0<z≤1.0,δ为0~0.3。本发明的助燃剂的制备方法是:按所需活性组分的化学成分,将相应的金属硝酸盐溶液及有机酸混合后负载于特定的载体上,之后干燥、焙烧后即得到助燃剂。本发明的助燃剂不仅有助于石油催化裂化再生装置中一氧化碳的燃烧,还有助于氮氧化物的还原和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9C
公开(公告)日:2001-11-07
申请号:CN96120045.6
申请日:1996-10-14
Applicant: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
IPC: C10K3/00
Abstract: 一种一氧化碳助燃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是占助燃剂重量0.005~0.2%的铂或钯贵金属元素,其载体为含2.0~40%Y型或ZSM-5型沸石的氧化硅一氧化铝,粘土或它们的混合物,载体应为30~100μm的微球状颗粒,其中90%以上的颗粒度为40~80μm。制备方法是用贵金属盐溶液去浸渍筛分处理后的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废催化剂、老化催化剂以及老化的助气剂、助辛剂。该助燃剂氧化活性高、稳定性和抗磨抗好、跑损率低并有较高的裂化活性,其制备方法经济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3A
公开(公告)日:1998-04-22
申请号:CN96120045.6
申请日:1996-10-14
Applicant: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
IPC: C10K3/00
Abstract: 一种一氧化碳助燃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是占助燃剂重量0.005~0.2%的铂、钯贵金属元素,其载体为含2.0~40%Y型或ZSM-5型沸石的氧化硅-氧化铝,粘土或它们的混合物,载体应为30~100μm的微球状颗粒,其中90%以上的颗粒度为40~80%μm。制备方法是用贵金属盐溶液去浸渍筛分处理后的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废催化剂、老化催化剂以及老化的助气剂、助辛剂。该助燃剂氧化活性高、稳定性和抗磨性好、跑损率低并有较高的裂化活性,其制备方法经济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451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0074732.4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太阳能驱动热化学梯级反应裂解二氧化碳制燃料装置,属于太阳能热化学技术领域。现有裂解二氧化碳过程存在所需反应温度高、转化效率低的问题。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用于汇聚太阳光,将汇聚后的太阳光辐照到反应器内的高温反应区,进入到高温反应区内的太阳光一部分照射到一号泡沫陶瓷的表面,另一部分穿过一号泡沫陶瓷的孔隙,照射到石墨片上,石墨片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将该热量传导给二号泡沫陶瓷;低温反应区和高温反应区同侧的一端分别开设1:1的甲烷和水原料气入口和CO产物出口;在低温反应区和高温反应区同侧的另一端分别开设合成气产物出口和二氧化碳原料气入口;二氧化碳原料气入口和合成气产物出口与气路管件连通。用于裂解二氧化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