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870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36440.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通过选择苎麻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的蛹作为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的替代寄主,利用防逃逸的接螨盒接螨,同时调控繁殖条件,繁殖摩泽蒲螨效率显著提升;将摩泽蒲螨的膨腹体装入贮螨管储藏,应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摩泽蒲螨对苹小吉丁虫防治效果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92030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358583.X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落叶松吉丁肿腿蜂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栗山天牛的应用,通过选择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的雄蜂蛹作为落叶松吉丁肿腿蜂的替代寄主,同时调控繁殖条件,使繁殖得到的落叶松吉丁肿腿蜂的寄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应用落叶松吉丁肿腿蜂防治东北地区的栗山天牛,室内落叶松吉丁肿腿蜂对1‑3龄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68382.X
申请日:2017-04-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松材线虫的LAMP引物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本发明首先以松材线虫种内保守的SYG‑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筛选获得一组对松材线虫特异性高的LAMP引物组,该LAMP引物组能够特异性区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本发明利用所述LAMP引物组建立了一种松材线虫LAMP快速检测试剂盒。本发明进一步利用所述LAMP引物组建立了一种松材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鉴别样品中是否携带有松材线虫。本发明所述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高,操作简便、耗时短,对于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以及松材线虫病的总体预警与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97001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133308.3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单萜烯和单萜烯醇作为横坑切梢小蠹引诱剂的应用和一种横坑切梢小蠹引诱剂。S‑(‑)‑α‑蒎烯(S‑(‑)‑α‑pinene)、1R‑(+)‑α‑蒎烯(1R‑(+)‑α‑pinene)、月桂烯(myrcene)、(+)‑崁烯((+)‑camphene)、(‑)‑莰烯((‑)‑camphene)、α‑萜品烯(α‑terpinene)、(+)‑3‑蒈烯((+)‑3‑carene)、(1S)‑(‑)‑β‑蒎烯((1s)‑(‑)‑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柠檬烯((+)‑limonene)、(‑)‑桃金娘烯醇((‑)‑Myrtenol)、(S)‑顺式‑马鞭草烯醇(s)‑cis‑verbenol、(‑)‑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nol)和花侧柏烯(Cuparene)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横坑切梢小蠹引诱剂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6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86017.3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严东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桉叶油素的环纹炭团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产桉叶油素菌株的分离及应用领域。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株分离的产桉叶油素的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71,该菌株的挥发性产物中含有桉叶油素,培养6天时所产桉叶油素的浓度达到0.764ppmv。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利用所述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生产桉叶油素的方法,包括:培养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从菌株所产的挥发性气体中萃取桉叶油素。本发明所分离的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桉叶油素产量高,而且能很好的降解利用纤维素基质,对于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4135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9513.7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生成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第一DEM模型数据,预设平滑参数;然后对第一DEM模型数据进行包括正平滑运算和逆平滑运算的平滑运算,正平滑运算为以小行列数对应的第一DEM模型数据为起点,按照行列数递增的方向,根据平滑参数进行的运算,逆平滑运算为以大行列数对应的第一DEM模型数据为起点,按照行列数递减的方向,根据平滑参数进行的运算;最后,根据平滑后的第二DEM模型数据,生成平滑三维地形模型。上述平滑运算能够有效地对第一DEM模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由此生成的三维地形模型不但与林相图具有高的匹配度,避免失真,而且有效保证三维地形模型的平滑性,增强展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74135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9296.1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T17/05 , G06F3/048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5 , G06F3/048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DEM模型数据,并根据DEM模型数据生成第一三维地形模型;从DEM模型数据中计算获得地形相对高度;获取当前视域对应的观察高度;根据观察高度和地形相对高度,计算高度比;根据高度比,调整当前视域对应的空间多边形采样跨度;最后依据采样跨度采样当前视域内空间多边形,采样后显示第二三维地形模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视域内空间多边形数目增多,增大采样跨度以中和空间多边形数目的增多,平衡运算负荷;视域缩小,则减小采样跨度,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显示更多三维地形细节,增强视觉效果;上述调整有效平衡计算机速度和视觉效果的冲突,增强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99636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59064.5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白蜡吉丁肿腿蜂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林木蛀干害虫中的应用,通过选择小峰熊峰(Bombus hypocrita)的雄蜂蛹作为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替代寄主,同时调控繁殖条件,使得繁殖得到的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寄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应用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东北地区的栗山天牛,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对1-3龄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599156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026729.7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松毛虫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制备方法。该引诱剂包括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35~40%的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35~40%的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2~18%的顺5,反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14~1%的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和14~1%的顺5-十二碳烯醇。将配制好的性引诱剂直接滴加到袖口式复合橡胶塞的隔片上或者聚乙烯管中制成油松毛虫诱芯。在配制诱芯时向其中添加抗氧化剂和紫外光吸附剂。本发明的引诱剂具有灵敏、高效、持效期长和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点,可用于油松毛虫的种群监测和大量诱杀防治,准确预报下代虫口发生密度,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007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288577.7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可燃物中单萜类组分ɑ-蒎烯的提取、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生长健康、未有病虫危害的可燃物样品,用脱脂棉擦拭掉表面的尘土,用封口袋封存,保存于冰箱冷藏室备用;将可燃物样品剪成粒状;把未经剪切处理的可燃物样品置于恒温烘箱中,烘至恒重,计算含水率;超临界萃取ɑ-蒎烯;用无水乙醇作为回收剂进行回收;用气相色谱测定回收剂中ɑ-蒎烯的浓度;计算ɑ-蒎烯的含量:计算单位质量绝干可燃物样品ɑ-蒎烯的相对含量。本方法可准确快速的测定不同可燃物中ɑ-蒎烯的含量,此科学数据是研究森林燃烧性、树种燃烧性及抗火性的重要理化指标,也是林火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可为林火蔓延模拟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