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1298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298688.7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金属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真空悬浮熔炼和熔体快淬法制备Mg-Ni-Nd系非晶电极合金;(2)采用“一步”还原法制备Ag/石墨烯纳米复合膜;(3)将非晶合金和Ag/石墨烯纳米复合膜按一定质量比(1∶0.1~1∶0.5)放置在高能球磨仪中,在真空条件下球磨5~10分钟,合金取出后即可实现对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处理。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放电平台性能和放电稳定性好等特点。

    一种叶酸巯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0277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5494.3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75/04 A61K47/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酸巯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硫醇中的-SH保护得到其衍生物,从而实现对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巯基的保护;然后在催化剂和脱水剂的存在下,被保护的硫醇衍生物上的羟基与叶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改性后的叶酸衍生物;该叶酸衍生物中的碳硫键通过还原反应而断裂,产物中重新形成巯基,从而得到目标产物巯基化叶酸。本发明采用三苯基甲醇进行替代三苯甲基氯,克服了产物分离困难以及产品收率较低的弊端,提高了产品收率。在酯化反应中,本发明采用固体催化剂(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使产物分离效率大大提高,而普通生物制备中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小分子,易溶于溶剂,很难分离。

    一种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1298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298688.7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金属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真空悬浮熔炼和熔体快淬法制备Mg-Ni-Nd系非晶电极合金;(2)采用“一步”还原法制备Ag/石墨烯纳米复合膜;(3)将非晶合金和Ag/石墨烯纳米复合膜按一定质量比(1∶0.1~1∶0.5)放置在高能球磨仪中,在真空条件下球磨5~10分钟,合金取出后即可实现对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处理。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放电平台性能和放电稳定性好等特点。

    一种合成可控尺寸硫化银量子点的连续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848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949262.5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可控尺寸硫化银量子点的连续工艺方法,分别配制PVP溶液、氨水溶液、硫化钠溶液或硫脲溶液或硫代乙酰胺溶液或溴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在两口分别装有虹吸管、滴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氯化银,加入蒸馏水静置,向烧瓶中滴加蒸馏水,同时通过虹吸管将其中上清液滴入分别装有虹吸管、滴管、搅拌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同时向四口烧瓶中滴加PVP溶液、氨水溶液、硫化钠溶液或硫脲溶液或硫代乙酰胺溶液或溴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通过虹吸管从烧瓶2中匀速吸出浅黄色反应液,将反应液装入离心管放入离心机离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便,工艺产物产出迅速,节省时间,并且产物粒径均匀,尺寸小。

    二氧化硅改性的铽络合物PET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5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055896.6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改性的铽络合物PET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纳米氯硅球;第二步,纳米氯硅球表面接枝四甘醇(4G)或1,5戊二醇(5CG);第三步,LMPET‑4G/Phen/Tb3+或LMPET‑5CG/Phen/Tb3+的制备;第四步,纳米二氧化硅/LMPET‑4G/Phen/Tb3+或LMPET‑5CG/Phen/Tb3+的制备;第五步,将得到的改性好的两种纳米SiO2铽络合物杂化材料作为纳米成核添加剂均匀分散到PET树脂基体中,获得两种PET基铽络合杂化发光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铽络合物的发光性能,PET基体本身的机械和结晶性能也维持稳定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活体硅藻壳掺杂铕络合物的发光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00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6955.2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硅藻壳掺杂铕络合物的发光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活硅藻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多孔材料,通过进一步的纯化和修饰获得干净的硅藻壳并对其进行表面烷基化处理,再将金属铕‑络合物作为吸收和转换紫外线能量的关键成分掺入经过表面改性的硅藻壳中。在外壳的通道中,由于金属铕‑络合物的配合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封装在功能化硅藻壳中的有金属铕‑络合物显示出增强的荧光性和更长的寿命。将封装了金属铕‑络合物的硅藻壳与聚合物通过旋涂的方法混合获得了一种柔性发光薄膜。该薄膜作为一种杂化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对紫外线的吸收性能也增强了。

    一种具有可逆共价结合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3862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1175557.3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逆共价结合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多巴胺(DA)为模板、以4‑乙烯基苯硼酸(VPBV)为功能单体在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系统中引入共价键,并与交联剂、引发剂自组装成共价印迹聚合物;调节环境pH值为酸性使共价键断裂,DA模板从MIPs中脱离,从而形成与DA的3D形状互补的腔体;当pH>5时VPBV的硼酸可再次与DA的邻二醇共价结合,实现对DA识别功能。本发明结合了分子印迹空间结构和硼酸盐亲和力的优点实现了DA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提高。本发明为DA检测提供了显着提高的灵敏度,并且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无毒无害,这表明它是一种有前景的DA分析方法。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颗粒耦合的荧光增强检测DN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43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074621.2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颗粒耦合的荧光增强检测DNA的方法,向含有DNA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和银包金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目标DNA后,由于互补DNA链之间的氢键作用,金纳米颗粒和银包金纳米颗粒发生聚集;该聚集引起纳米颗粒之间电磁场增强,并且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发生移动,会引起特定荧光分子荧光信号的增强,用于检测DNA。该方法处理过程简单,背景低,灵敏度高,从根本上消除了高背景的荧光信号对目标物检测带来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