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40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1105941.3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3/32 , C02F1/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雨型水库水质提升治理的方法,该方法发挥水利、环境、生态、农业、管理等多专业联合优势,综合考虑集雨型水库的污染来源与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外源截污‑水体净化‑底泥控污‑生态修复‑管理维护”系统治理方法,因地制宜地对集雨型水库水体污染进行分类定向施策和分区精准治污。该方法包括:(1)水库污染特征调查分析;(2)库周面源径流拦截;(3)水体营养盐原位削减;(4)底泥营养盐原位控制;(5)水生植物恢复重建;(6)水生动物优化调控;(7)水库系统治理后的运行管理维护。本发明可快速高效改善水库水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重建自然生态,提升水库自净能力,实现生态景观良好和水环境质量长效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6465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17106.4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3/10 , C02F3/34 , C02F7/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湖库水体原位治理的移动式碳纤维生物膜净化系统及方法,还系统包括碳纤维生物膜净化装置、微纳米曝气装置、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可移动漂浮平台、自主导航装置和动力推进装置;所述碳纤维生物膜净化装置和微纳米曝气装置固定于可移动漂浮平台底部;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固定于可移动漂浮平台前端,用于实时监测待治理水域的污染特征,自主导航装置和动力推进装置用于控制可移动漂浮平台在治理水域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往复移动,根据治理需要和碳纤维生物膜净化装置中碳纤维生物膜的净化效率控制移动速率。本发明可有效改善湖库水质,净化湖库水质,提升生态景观功能,具有高效、智能、便捷和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30104.7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14
Abstract: 一种伸缩杆式的泵吸软管采样和分离制备一体化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箱体及设于箱体内的蓄电池、微型真空泵、微型蠕动泵、流量计、电磁阀、控制面板、软管转轮、可拆卸插接于箱体的伸缩杆、设于箱体底部的伸缩脚、卷绕设于软管转轮的软管、与软管取水端连接的采样头和与软管出水端连接的水样分离装置,软管通过伸缩杆下方的吊环支撑,软管上设置有微型蠕动泵流量计、电磁阀,蓄电池和控制面板与微型真空泵、微型蠕动泵、控制面板、流量计和电磁阀连接,微型蠕动泵可将软管取水端的水抽至水样分离装置,微型真空泵与水样分离装置连通,为水样分离装置提供负压环境;本发明能实现水样采集与水样分离一体化功能,适用于常规和特殊环境中水体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0835560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30987.7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B01J20/0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我国选铜尾砂资源化利用程度很低,堆放处置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威胁生产安全这一难题,提出以选铜尾砂为原料制备功能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技术关键过程包括:(1)对选铜尾砂进行粒径筛选,去除粗粒级尾砂;(2)过粒径筛选后得到的细粒级尾砂进行表面活化;(3)对表面活化处理后的细粒级尾砂进行镧系负载。本发明制得的功能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可用于天然水体和各种废水的除磷净化,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和商业开发价值;且该功能材料的制备实现了选铜尾砂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符合我国实现废弃物质资源再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战略。
-
公开(公告)号:CN1077461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72415.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11/00 , C02F11/1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006 , C02F11/12 , C02F2101/101 , C02F2101/105 , C02F2101/12 , C02F2101/16 , C02F2103/007 , C02F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蠕动泵、电动脱水除污电极。两个电动脱水除污电极相对平行设置插入底泥中,电动脱水除污电极包括导水电极板、设于导水电极板两侧的带孔有机玻璃板、设于带孔有机玻璃板外侧的滤网、盖设于导水电极板的上覆水隔绝罩。导水电极板上设有竖向的导水槽和与直流稳压电源连接的金属导线,导水电极板底部设有与导水槽连通的孔隙水存储器,孔隙水存储器与孔隙水外排导管连接,孔隙水外排导管与蠕动泵相连。本发明野外工作能力强,底泥污染物的原位分离与去除效果好,动力消耗少,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无化学药剂污染和固体废物产生,对河湖底栖生态环境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44192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64504.1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78 , B01D47/00 , B01D53/42 , B01D53/60 , B01D2253/102 , B01D2257/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粉尘和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多级组合湿式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湿式除尘装置、酸/碱性气体中和装置、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吸收装置和除湿装置有机集成。湿式除尘装置(消除粉尘和水溶性废气)、酸/碱性气体中和装置(消除碱性或酸性气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吸收装置(消除挥发性有机废气)依次连通。处理后的空气经除湿装置完成水气分离后进入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经检测达到国家标准后排出系统。本发明可对空气中粉尘和废气进行清洗、中和、吸收等多级净化,收集的泥浆和废液可回收利用等。该净化系统具有结构合理、高效环保、可资源回收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30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00034.1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机械浮臂式水葫芦围拢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拦截网体、分别铰接安装在打捞船前方两侧底座的机械臂,机械臂从拦截网体正中穿过,所述机械臂包括一级臂和二级臂,一级臂的一端通过转动关节与底座铰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关节与二级臂相连,二级臂的末端设有通过电机驱动可向内侧偏转的旋转耙,一级臂与二级臂的转动关节处以及二级臂的末端配置有双向马达推进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双向马达推进器的输出动力和驱动方向实现拦截网体在水体中的自由移动和对水葫芦进行围拢。本发明可实现对漂浮水葫芦群体的快速围拢,提高清除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5031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92164.5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装置,包括埋设于污染土壤层底部的毛细透排水带、与毛细透排水带连通的集水管、与集水管的出口连接的重金属吸附装置、与重金属吸附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的蠕动泵,蠕动泵用于通过进水管将淋洗液回送到污染土壤层中,毛细透排水带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内大外小的毛细导水管,毛细导水管与集水管连通。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将毛细透排水带布设于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底部,利用毛细透排水带快速排出淋洗液,然后将含有重金属的淋洗液出水经过吸附处理后回用于土壤中,对土壤进行再次淋洗,如此反复循环多次后将淋洗液排放。本发明实现了淋洗液与土壤的快速分离,提升了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排水速率快、效率高、不易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056928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09259.6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1/463 , C02F10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3 , C02F210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浓度悬浮物电絮凝与絮体分离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净化器及与絮凝净化器连接的控制器,絮凝净化器是上部呈圆柱体、下部呈圆锥体的锥筒状容器,絮凝净化器内设有位于圆柱体区域的絮凝反应区、絮体分离区以及位于圆锥体区域的絮体沉淀区,其中絮凝反应区内设有水体引流槽和电絮凝用的多组串联电极片,水体引流槽引导水体按序流经各组电极片进行多重絮凝;絮凝反应区上部设有空气压缩机和进水管,控制器用于控制进水流量和电解电极的工作参数。本发明结构紧凑,流程连续,装置空间利用率高,而且延长了高浓度悬浮物与电解阳极产生的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时间,确保了高浓度悬浮物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5919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97202.1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生态水利修复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生态水利修复方法分种植间歇期土壤重金属洗脱净化和种植期土壤残留重金属水肥联合阻控两个部分。在水稻种植间歇期,顺次采取重金属污染土壤环保淋洗、田间退水强排和退水生态净化的循环处理,逐步将稻田土壤中的超标重金属转移入水体并予以处理,清洁稻田。在水稻种植期,对稻田土壤淋洗后的残留重金属进行田间水肥联合管理,阻控重金属进入稻米。水稻种植间歇期和种植期的系列土壤重金属治理措施的实施,确保了重金属污染稻田土壤的标本兼治和水稻的安全种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