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岩层真厚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9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9367.7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质调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岩层真厚度测量方法。一种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岩层真厚度测量方法,包括建立岩层剖面的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以获取岩层第M层层面上任意不共线的空间坐标点A(x1,y1,z1)、空间坐标点B(x2,y2,z2)、空间坐标点c(x3,y3,z3)、以及岩层第N层层面上任意一个空间坐标点A’(x′,y′,z′);基于空间坐标点A(x1,y1,z1)、空间坐标点B(x2,y2,z2)、空间坐标点C(x3,y3,z3)计算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法向量;基于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法向量和第M层层面上的任意一点建立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方程;基于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方程和空间坐标点A’(x′,y′,z′)计算岩层第N层层面任意一点到第M层层面之间的距离,第N层层面上任意一点到第M层层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岩层的真厚度,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测量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岩层真厚度的测量精度。

    一种基于植被微波相干散射模型的植被半经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8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5936.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植被微波相干散射模型的植被半经验方法,包括:采用AIEM模型对裸露地表的后向散射特征进行模拟,建立后向散射系数、相关长度和地表均方根高度对应的模拟数据库;根据改进后的一阶相干散射模型对植被后向散射特征进行模拟,形成不同入射角、植被高度和植被含水量下的总后向散射特征;建立裸露地表与总后向散射特征的半经验模型,根据半经验模型表示植被的后向散射特征;将模拟数据库中的数据作为输入向量,土壤含水量作为输出向量,构建BP神经网络,并根据植被的后向散射特征反演获取植被覆盖区域的土壤含水量。本发明能够消除微波遥感农田土壤水分中植被层对下垫面地表的影响,提高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的精度。

    一种古生物地质用标本展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57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98359.3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标本展示领域的一种古生物地质用标本展示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玻璃观察箱、展示台和底座,底座内置有竖向的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包括尾部和输出轴,展示台呈圆形,且展示台由内到外依次内含有放置槽、转盘和移动盘,放置槽、转盘和移动盘之间同心,且移动盘和转盘之间连接有滚珠轴承,放置槽随着转盘旋转,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展示台;相对于传统的展示柜而言,本技术方案利用放置槽将地质用标本进行放置,随后第一转动电机带动转盘进行旋转,便于多角度展示标本。

    一种用于页岩有机碳测定的氧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83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19243.7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页岩有机碳测定的氧化装置,包括密闭的反应釜及设置在反应釜内的搅拌机构,反应釜上密闭设置有可开启的进料门及用于通入氧气的通气口;搅拌机构包括可转动地竖向设置在反应釜内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沿搅拌轴的径向延伸形成的呈条状的磁条部,反应釜的顶部还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沿竖向向下设置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同轴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在竖向上的投影相同,且所述第一磁铁在第二磁铁的磁场范围内。本发明能够对样品进行搅拌,增大样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保证样品充分氧化,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精度。

    一种煤系地层共伴生稀有金属元素镓的浸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024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504657.2

    申请日:2012-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系地层共伴生稀有金属元素镓的浸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矿石与无水碳酸钠混合焙烧;(2)取焙烧产物进行水浸,过滤,分别收集滤液和滤渣;(3)采用碳酸化法调节步骤(2)所得滤液pH值达到10.6-9.7时,过滤,收集滤液,再继续调节该滤液pH值达到9.7-7.0时,过滤,收集滤渣,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Ga(OH)3;(4)将步骤(2)所得滤渣进行盐酸酸浸,过滤,收集滤液;(5)采用浓盐酸调整步骤(4)所得滤液至Cl-浓度为6-10mol/L,再通过装有树脂的离子交换柱进行吸附,吸附饱和后,用NH4Cl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进行解吸,收集解吸液,该解吸液的主要成分为GaCl3。本发明方法分步对镓进行浸出,为镓的精炼提供前提条件。

    一种煤系地层共伴生金属元素铝的浸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474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04645.X

    申请日:2012-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系地层共伴生金属元素铝的浸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矿石与无水碳酸钠混合均匀后焙烧;(2)取焙烧产物进行水浸,过滤,分别收集得滤液和滤渣;(3)采用碳酸化法调节步骤(2)所得滤液pH值至10.6-9.7,过滤,收集滤渣,该滤渣主要成分为Al(OH)3,经煅烧后得到Al2O3;(4)将步骤(2)所得滤渣进行盐酸酸浸,过滤,收集滤液,步骤(2)所得滤渣中的铝以AlCl3的形式存在该滤液中。本发明方法将煤系地层共伴生多金属矿床中的金属元素铝部分转化为Al2O3,部分转化为AlCl3浸出到溶液中,为铝的精炼提供前提条件。同时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所用试剂均为市售普通试剂,试验过程中产生的Na2CO3晶体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