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裂缝水深度测量方法、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6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0969131.0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危岩崩塌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危岩裂缝水深度测量方法、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系统,本发明通过超声脉冲平测法可以实现对危岩裂缝深度的实时监测,基于横波和纵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可以测量出危岩主控结构面裂缝水深度,克服目前工程上采用经验估计而无法准确得出裂缝水深度导致的缺陷。基于危岩裂缝水深度和裂缝张开角度的监测,采用断裂力学COD准则、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等其他相关理论对危岩主控结构面的扩展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断裂力学的危岩稳定性判别公式,实现对危岩体的崩塌预警。

    一种抗震锚索结构、边坡锚固结构及边坡抗震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13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80003.3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锚索结构,用于安装于锚孔中,所述锚孔钻设于边坡上,所述锚孔自边坡表面向边坡内部延伸,所述抗震锚索结构包括第一锚索和第二锚索,所述第二锚索朝向锚孔的延伸末端被锚固于锚孔内,所述第一锚索伸出锚孔的一端被锚固于边坡表面,所述第一锚索和第二锚索通过消能减震结构弹性连接;震动发生时,消能减震结构能够随第一锚索和第二锚索的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发生弹性拉伸形变或弹性压缩形变;本发明公开的抗震锚索结构能在不破坏原有锚索锚固力的前提下,提高锚索抗震性能,具备常规锚索不具有的消能增韧功能,通过消能减震结构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动力破坏作用,且发生形变后能够自行恢复,对多震区边坡防治工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种抗震韧性锚杆结构及锚杆结构的抗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9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7772.6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韧性锚杆结构及锚杆结构的抗震方法,该锚杆结构包括锚头、自由段和锚固段,在锚固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抗震结构,震结构包括限位卡环、以及钢弧片,钢弧片一端与限位卡环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弧形结构逐渐向外延伸,与抗震结构对应位置的锚孔处向外扩张形成扩张孔,钢弧片远离其连接限位卡环的一端与对应位置扩张孔的孔壁相抵接,抗震结构能够在扩张孔内运动,使得钢弧片与扩张孔的孔壁相互挤压接触面积不断变化以进行弹性压缩或弹性复位。本发明具有抵抗一定地震作用的能力,同时在震后能够恢复锚固力并正常工作,进而大大提高锚杆使用寿命。

    基于声呐的倾倒式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5097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1129297.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危岩崩塌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呐的倾倒式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在岩腔内安装温度传感器与声呐探测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岩腔内的初始温度T1,同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发出的声波探测整个岩腔后壁面,记录各个回波接收时刻与相应的声波发射时刻的初始时差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岩腔内的当前温度T2,同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发出的声波探测整个岩腔后壁面,记录各个回波接收时刻与相应的声波发射时刻的当前时差;根据时差与温度计算岩腔深度变化量,根据岩腔深度变化量与危岩体重心位置计算崩塌预警指标,即危岩稳定系数。本发明针对岩腔壁面特点监测岩腔变化深度,实现了基于岩腔深度对倾倒式危岩进行崩塌预警。

    倾倒式危岩的岩腔风化深度监测系统与崩塌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69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787105.6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危岩崩塌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倾倒式危岩的岩腔风化深度监测系统与崩塌预警方法,包括激光雷达、反光圆柱、本地控制器、远程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测中心;岩腔风化深度表征了岩腔风化的变化程度。本发明巧妙的将岩腔风化深度的监测转化为反光圆柱出露长度增量的监测,并利用激光雷达进行高精度检测,将出露长度的检测转化为角度检测,从而能够长期稳定的对岩腔风化深度进行监测。本发明能够利用反光圆柱的风化后出露长度来自动判断危岩体重心与倾覆点的位置关系,从而随着风化的进行,能够自动切换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判断危岩体重心与倾覆点的位置关系的缺陷。

    一种用于模拟岩石块体滑动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78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7571.5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岩石块体滑动的实验装置,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可变角度的岩石块体滑落平台、滑落面板、置物调节装置;所述滑落面板设置在所述可变角度的岩石块体滑落平台上;所述可变角度的岩石块体滑落平台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第一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置物调节装置包括布置在岩石两侧的侧向挡板、设置于侧向挡板内的轴、设置于所述轴上的滚珠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滚珠轴承两端的垫套。本发明能够充分模拟岩石块体中结构面的产状、表面形态、张开度及填充度情况,判别结构面多参数作用下岩石块体沿着平面滑动及楔形体沿着双面滑动的运动状态。

    基于声呐的倾倒式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509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29297.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危岩崩塌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呐的倾倒式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在岩腔内安装温度传感器与声呐探测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岩腔内的初始温度T1,同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发出的声波探测整个岩腔后壁面,记录各个回波接收时刻与相应的声波发射时刻的初始时差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岩腔内的当前温度T2,同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发出的声波探测整个岩腔后壁面,记录各个回波接收时刻与相应的声波发射时刻的当前时差;根据时差与温度计算岩腔深度变化量,根据岩腔深度变化量与危岩体重心位置计算崩塌预警指标,即危岩稳定系数。本发明针对岩腔壁面特点监测岩腔变化深度,实现了基于岩腔深度对倾倒式危岩进行崩塌预警。

    一种自动化确定土体断裂韧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5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41972.9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确定土体断裂韧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新型土体断裂韧度判断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断裂韧度测试结构、成型土体和紧凑拉伸试样的击实制成结构,断裂韧度测试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紧凑拉伸试样的击实制成结构,断裂韧度测试结构两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成型土体。本发明通过断裂韧度测试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对制成的土体进行自动化的检测装夹,并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获得需要检测土体的断裂韧度,且通过紧凑拉伸试样的击实制成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土壤的自动化高效率的标准检测土体的击实制成,从而提高断裂韧度的检测效率和检测标准度。

    一种岩溶隧道突水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565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231488.3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突水预警系统,包括岩溶水压强采集装置、数据分析主机以及报警装置;岩溶水压强采集装置包括至少三个贯穿岩溶体并伸入岩溶水中的应力计,并且应力计位于同一直线上;数据分析主机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内配置有突水预警分析程序,用于根据输入的至少包括岩溶体极限应力σu在内的岩性参数与实时输入的岩溶水压强来实时分析判断在当前水压下岩溶体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若岩溶体处于不安全状态,则向报警装置发送告警命令;报警装置能够在接收告警命令后发出告警信号。还提一种岩溶隧道突水预警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岩溶隧道突水预警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突水预警实时性差、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能够提高突水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一种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661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10058185.0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及施工方法。该基础包括基座和导管机构:基座水平设置,由若干块钢板连接而成,其中有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分别作为顶板和底板;基座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钢骨架。所述的导管机构包括中心柱和至少三根斜插管,所述的中心柱与所述的底板垂直,所述的斜插管以所述的中心柱为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且所述斜插管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线为一正多边形;所述中心柱和斜插管的上端穿入所述基座内并固定在一起。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为先构建整平面,再安装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最后在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的顶板上构建建筑物。本发明具有便于快速施工、可承受复杂荷载、材料耗量小且无需养护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