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8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15096.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及能源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VP‑PAN双组份构建高活性梯度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丙烯腈PAN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电纺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前驱体溶液按PVP含量大小顺序进行连续静电纺丝,得到原始复合纤维材料;将获得的原始复合纤维材料用刚玉板压平,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和碳化处理,得到一种结构和成分呈梯度分布的高活性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将其应用于液流电池电极材料,可以同时兼顾液流电池电极反应的传质和传荷过程,提升电池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设计灵活,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0034.1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传质‑传荷性能的电纺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利用凝固浴静电纺丝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疏松多孔的聚丙烯腈基三维纳米纤维,其中以含有不同功能组分的水溶液作为凝固浴溶液来收集纤维,随后将其冷冻干燥即可得到结构蓬松的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原丝。最后,将得到的原丝分别在空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中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后即可得到兼具高比表面积、高传质性能和高电化学活性的三维网络结构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将其用于钒电池可有效提升电池效率和倍率性能。本发明利用简单高效且经济环保的方法制备得到了高传质‑传荷性能的新型碳纤维多孔电极材料,方法具有普适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31624.6
申请日:2023-02-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9D151/08 , C09D5/10 , C09D7/61 , C08F283/10 , C08F220/06 , C08F220/18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致密多尺度水性环氧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致密多尺度水性环氧耐蚀涂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包括阴离子型水性环氧乳液、流平剂、润湿剂、消泡剂、分散剂、磷酸锌、钛白粉、云母粉和锌粉;所述组分B包括NH2‑MXene纳米片、固化剂、防闪锈剂和去离子水。MXene表面的氨基基团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键可发生定向反应,可提高与环氧乳液的相容性和匹配性;微米级的锌粉和纳米厚度的二维层状NH2‑MXene不仅可以起到阴极保护作用,还可以在多种尺度上填补水性涂料固化后易产生的缺陷,使得所形成的涂层具有更高的致密性、耐腐蚀性及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2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3343.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7D213/04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乙烯基共轭扩展水溶性紫精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中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中的应用。以DMF为溶剂,1,2‑二(4‑吡啶基)乙烯和(3‑溴丙基)‑三甲基溴化铵发生季铵盐离子化反应,得到紫精衍生物溴化盐;将紫精衍生物溴化盐通过阴离子交换,得1,2‑二(4‑吡啶基)乙烯双季铵盐。本发明以新型乙烯基共轭扩展水溶性紫精衍生物作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质,可以有效提升紫精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易于实现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85302.9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锡碳质微球锚定的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钒电池中的应用。首先利用绿色简单的两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原位负载锡基催化剂的载锡碳质微球,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其引入聚丙烯腈基电纺纳米纤维中,经过后续的预氧化及碳化工艺,最终得到疏松多孔、兼具高比表面积、高催化活性及高传质性能的载锡微球‑碳纤维丝三元结构电极材料。将其用于钒电池的负极电极材料,充分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钒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本发明方法易于操作,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微球尺寸及负载催化剂的种类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392102.8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型多孔石墨烯一体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钒电池中的应用。以双极板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以含有氧化石墨烯和高氯酸锂的水溶液为支持电解质,进行第一次电化学沉积,得多孔石墨烯/双极板一体化电极材料,去离子水浸洗;以浸洗后的多孔石墨烯/双极板一体化电极材料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以含有功能组分的溶液为二次电沉积电解质溶液,进行第二次电化学沉积,在多孔石墨烯表面引入功能组分,得功能型多孔石墨烯一体化电极材料。将其应用于钒电池电极,能够有效减小钒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极化损失,增加电池存储容量,提升电池性能。本发明操作简便、设计灵活、可控性强,环保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91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00490.X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温敏型导电智能水凝胶微球修饰的碳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合成的温敏型导电智能水凝胶微球分散至0.2%的nafion水溶液中,得浸渍液;将热处理的碳纤维毡浸入浸渍液中,采用物理浸渍法将温敏型导电智能水凝胶微球粘结至碳纤维毡表面,烘干,获得温敏型导电智能水凝胶微球修饰的碳毡电极材料。将该材料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可以针对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主要极化形式,对电极孔隙结构及活性表面积进行自调控,有效提升电池的电压效率。本发明设计性强,在液流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