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26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0944.4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水隧道工程的径向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布设灌浆孔位;步骤二、辅助设备安装;步骤三、制浆站搭建调试;步骤四、钻孔设备安装;步骤五、钻孔;步骤六、钻孔冲洗;步骤七、压水实验;步骤八、制浆;步骤九、灌浆设备安装;步骤十、灌浆。本发明通过径向固结灌浆对隧道进行加固处理,满足了地下洞室掘进施工的安全要求,同时通过固结灌浆提高了隧道洞基岩体均匀性、整体性、抗变形能力、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减少了岩体变形与不均匀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381046.9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倾角隧道的物料运输设备,包括储料箱、活动板、双向丝杆、支撑板和侧板;储料箱的底部设置底板,活动板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内部,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凸块,凸块上转动设置两个连杆;双向丝杆转动设置在底板的内部,双向丝杆通过电机驱动连接,双向丝杆的两端设置第一滑块,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支撑板设置在储料箱上,支撑板的上方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竖直向下设置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压板;侧板转动设置在储料箱上,储料箱上设置排料槽,排料槽的两侧均设置弧形槽,弧形槽内滑动设置挡板,挡板与侧板连接。本发明装料和卸料方便,并且有效的防止溜车。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00633.5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构建黄土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现场黄土土样并取得黄土土样的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步骤2,基于步骤1取得的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得到黄土的变形模量以及表观应力;步骤3,基于黄土的变形模量和表观应力得到黄土微元承受的偏应力模型;步骤4,通过黄土微元承受的偏应力模型构建黄土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本发明通过将含水率和围压的影响引入黄土变形模量,构建的黄土本构模型数据与实际环境情况贴合,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对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37719.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穿越富水砂质黄土地层的隧道新型降水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支护体系包括拱架,拱架外侧的拱璧上等距敷设若干集水管,集水管外侧设有钢管,钢管内穿套有降水管,降水管靠近掌子面的一端与集水管用连接管相连接;隧道底部且顺着隧道前进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砂土挤密桩,隧道底部中间的砂土挤密桩交叉连接点处设有降水井;本发明将钢管与降水管结合,组成集两家之长的“降水管棚”,既能形成有效的超前支护,又能对前方地层进行超前降水作业,减少了在富水砂质黄土地层中开挖隧道时突水涌沙的发生,经济高效;砂土挤密桩和降水井配合,提高了隧道底部地层的承载力;在隧道洞周关键处布置监测点,对隧道整体位移、沉降情况实时监测,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15466.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超欠挖检测装置,包括中央电脑处理器和检测反馈体,中央电脑处理器设置于检测反馈体的内部,检测反馈体与中央电脑处理器之间设置有多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检测反馈体可拆卸连接,伸缩杆远离伸缩端的一端与中央电脑处理器的外侧面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超欠挖检测装置前进过程中,通过扫描仪生成隧道断面轮廓的点云数据;S2、通过检测反馈体测量隧道超欠挖具体数据,逐一标出隧道超挖以及欠挖位置,并进行编号;S3、将点云数据以及检测反馈体所得的数据分别传入中央电脑处理器进行预处理;S4、对预处理的数据进行拟合,与隧道设计值进行对比,计算当前数据的超欠挖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8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394731.0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断面隧道快速排水排渣系统,实现对隧道内部进行快速排水排渣;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全断面隧道快速排水排渣施工方法,通过对导水管中的的流动进行控制,进而通过积水将仰拱填充层上的隧渣冲刷至侧边排水沟,并通过侧边排水沟进行快速排水排渣;有效避免隧道内隧渣堆积或积水,进而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3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73958.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通道框架型钢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型钢框架和通道加固结构,通道加固结构设置在型钢框架的外侧,且与人行通道内壁作用;型钢框架包括侧框型钢、顶框型钢和底框型钢,侧框型钢设置在顶框型钢与底框型钢之间,且通过调节机构与顶框型钢和底框型钢连接;通道加固结构为加固钢板,加固钢板通过液压伸缩机构与型钢框架连接,且在加固钢板上还设置有注浆锚杆和缓冲机构;本装置设置在隧道上方运营铁路人行通道内,在使用时,通过型钢框架和通道加固结构的加固可以增加人行通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减少因盾构施工产生的地层损失,从而减少地层沉降以及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具有安全性和支撑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9099.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磊磊 , 许王亮 , 余昭葳 , 潘红伟 , 宋战平 , 张玉伟 , 刘乃飞 , 刘奇 , 刘春华 , 刘富强 , 赵新玉 , 赵建彬 , 马璐 , 牛泽林 , 田小旭 , 韩大鹏 , 康宝祥 , 宋婉雪 , 许晓静 , 孙文琴 , 何十美 , 刘海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包括:钻爆靠山一侧小导洞进行扩挖,在保证施工空间前提下,使主滑层面,主层结合面尽量少露在开挖空间,对靠山一侧进行永久性支护;该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通过采用了导坑法与台阶法结合的快速安全施工方法,在前期保证施工空间前提下,使主滑层面,主层结合面尽量少露在开挖空间,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护扩挖,有效的预防了掌子面围岩出现大面积坍塌,同时通过多机械、多工种和多作业平行作业,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1840.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两用式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包括壳形盖板、机械合页、下部舱体及L形刚性支架;下部舱体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底板,壳形盖板与下部舱体顶部开口的侧壁通过机械合页相连接,L形刚性支架包括横向支撑及竖向支撑,其中,横向支撑的端部固定于竖向支撑的上端,横向支撑通过螺栓与底板相连接,该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多样的监测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16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216640.X
申请日:2017-03-25
Applicant: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导线的防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它包含钢管,该钢管整体为L型结构,所述钢管的一端设置有钢盘,该钢盘上开设有数个贯通设置的可供传感器导线穿过的孔,所述的钢盘与钢管之间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的导线与孔之通过泡沫胶粘接固定,所述钢管的另一端套设有橡胶套,该橡胶套的端部与内模板相连。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保证了传感器的导线能够完好无损的在混凝土预制管节中穿过,并顺利取出进行后续工作,又防止混凝土凝固放热损坏导线,彻底杜绝了混凝土的渗入,极大降低了财力和物力得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