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癸酮的应用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20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74433.0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癸酮的应用,所述的2-癸酮的应用为所述的2-癸酮在制备害虫引诱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2-癸酮是中国月季植物自身合成的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本发明从中国月季顶空挥发物中分离得到该活性成分,经GC-EAD、EAG、嗅觉行为、产卵行为生物测试和田间产卵试验,2-癸酮对害虫、特别是棉铃虫雌蛾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并且由于2-癸酮是天然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有着完整降解途径,因此,以2-癸酮作为主要成分制成害虫引诱剂,从而实现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724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25806.3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化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以配制1L浓度为50ppm的清除剂为例,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50mg氯吡脲、50mg吲哚乙酸和50mg赤霉素,将其溶于5mL乙醇中;S2、把S1中的混合物料放置到1L容量瓶中;S3、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L,得到50ppm的清除剂;S4、将以上清除剂溶液转移至2L大烧杯中;S5、在2L大烧杯中加入1mL聚乙二醇400和1mL吐温4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6、将S5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得到组合激素清除剂;采用的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薇甘菊防治方法,其使用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是无污染的可持续性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以十六烷酸丁酯作为甜菜夜蛾雌蛾的引诱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1387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316905.9

    申请日:2016-05-16

    Abstract: 以十六烷酸丁酯作为甜菜夜蛾雌蛾的引诱剂的方法,属于利用寄主植物的信息化合物引诱昆虫保护植物方法。本发明用乙醇作溶剂将十六烷酸丁酯配制成浓度为0.01~0.05mol/L溶液,进一步优选0.03 mol/L溶液。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十六烷酸丁酯对雌蛾引诱率最高为68.0%。在室内产卵实验中,喷施十六烷酸丁酯后产卵量比对照高15.2倍,在田间实验中引诱率达81.4%。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甜菜夜蛾的生物源农药。

    抗云南松小蠹混交林模式快速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3282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249717.1

    申请日:2010-08-10

    Inventor: 岳锋 杨斌

    Abstract: 抗云南松小蠹混交林模式快速筛选方法,涉及多种林木共生的组合方法。本发明用Y型嗅觉仪选择混交比例,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的置换对应组置于Y型嗅觉仪的反应臂(n≤10):进一步用枝梢插框选择不同混交方式,用藏柏、樟树、滇青冈为测试非寄主叶片和枝梢。结果是云南松与非寄主以株间混交营林较好,非寄主占30-50%适宜。本发明用料少,能快速、简便地预测抗病虫混交林模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