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047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308927.5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32 , B25J11/00 , G02B21/002 , G02B21/0036 , G02B2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超分辨快速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所述光学超分辨快速成像装置包括:样品台,用于承载待观察对象;若干单手操作模块,包括精密滑台及固定安装于精密滑台上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控制微球透镜对待观察对象进行观测,所述精密滑台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精确定位与位移;显微镜头,用于观察操作过程及成像效果以得到光学超分辨成像信息。本发明通过三维精密滑台控制微球,操作方便、灵活;可以调节微球到待观察对象表面的距离,调节超分辨成像效果,同时可以控制微球沿着待观察对象表面扫描观察,实现三维成像;多机械手协调操作,可对连续区域显微成像,提高实验效率;通过扫描成像的方式,可以对大面积区域进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02072780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62640.3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烘茧温湿度进行连续动态测量的方法及其系统。该系统包括测量体、通信接口和数据处理装置;测量体的结构为:隔热壳体(1)和隔热盖(6)螺纹连接,形成密闭空间隔热腔体;测量电路板(5)密封于聚酯纤维筒(4)内后再置于密封的隔热腔体内;温湿度传感器(3)安装在隔热盖(6)的外部,并与测量电路板(5)连接。测量时,将温湿度测量体放入茧层,随茧子一起运动,测量体首先启动温湿度传感器(3)内部的加热器进入预热阶段,然后进入正式测量阶段,进行温湿度测量;测量结束后,数据处理装置通过通信接口读取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处理,输出或保存结果。该系统能有效防止蒸汽在传感器内部液化,保证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为烘茧工艺提供指导,保证烘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103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496444.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模具制备:3D打印螺旋型不锈钢模具;脱模层制备:在所述模具外侧涂覆至少一层脱模层;浸涂层制备:在所述至少一层脱模层外侧涂覆多层PLCL涂层;静电纺丝层制备:在所述多层PLCL涂层外侧纺丝,形成静电纺丝层;脱模:将成型的多层复合管与模具分离,得到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该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制备方法,血管厚度可控且具有一定均匀性,制得的人工血管为呈螺旋状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能够产生旋动流,从而提高近壁面血流流速和壁面剪切应力,并能减少有害物质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对降低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的再狭窄、提高长期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412796.6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21H11/12 , D21H13/02 , D21H13/00 , D21H17/55 , D21H17/53 , D21H21/20 , D21C1/02 , D21C3/02 , D21C9/02 , A47K10/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冲散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玉米秸秆并将玉米秸秆制备成玉米秸秆浆粕;将玉米秸秆浆粕与粘胶纤维、热熔纤维混合制得第一浆料,将第一浆料在湿法成网机中进行湿法成网,然后喷洒PAE湿强剂或聚乙二醇进行粘合加固,加热并使得至少部分热熔纤维熔融形成热粘合,烘干,形成可冲散湿巾基材;对可冲散湿巾基材喷洒、浸渍湿巾溶液形成可冲散湿巾,其中,将玉米秸秆通过粉碎、预处理、碱煮、过滤水洗和漂白制备成玉米秸秆浆粕,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备出优于现有木浆+粘胶纤维形成的可冲散湿巾的分散能力及与现有可冲散湿巾强度相当的可冲散湿巾,大幅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48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57445.4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TFE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接收棒,在接收棒上形成复合电纺管,其中,接收棒包括芯轴及网状支架,网状支架呈渔网状,复合电纺管包括PET层及PTFE/PEO层;提供沟槽管,将复合电纺管转移至沟槽管上,其中,转移复合电纺管时,通过牵引网状支架的一端,使得网状支架向沟槽管方向运动,且,网状支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形变并与复合电纺管分离;高温烧结复合电纺管;冷却并将复合电纺管与沟槽管分离形成人工血管,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一方面能够得到内表面有沟槽结构的、纯PTFE小口径人工血管,二方面制备过程非常方便操作,同时,本发明还通过一种应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人工血管、支架覆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覆膜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14010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96444.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模具制备:3D打印螺旋型不锈钢模具;脱模层制备:在所述模具外侧涂覆至少一层脱模层;浸涂层制备:在所述至少一层脱模层外侧涂覆多层PLCL涂层;静电纺丝层制备:在所述多层PLCL涂层外侧纺丝,形成静电纺丝层;脱模:将成型的多层复合管与模具分离,得到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该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制备方法,血管厚度可控且具有一定均匀性,制得的人工血管为呈螺旋状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能够产生旋动流,从而提高近壁面血流流速和壁面剪切应力,并能减少有害物质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对降低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的再狭窄、提高长期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5539.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血管顺应性测试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循环水组件及信号处理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前支座及后支座,其中,固定座包括底板及若干对侧板,人工血管固定在前支座与后支座之间,底板上还可选的设置有绕流辊,以使得人工血管可选的通过绕流辊或不通过绕流辊,循环水组件,用于向人工血管输送循环水;信号处理组件,信号处理组件被配置成根据压力信息及径向位移信息得到人工血管顺应性数据,通过在底板上可选的设置绕流辊,满足直线状或不同曲率要求下的人工血管顺应性测试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98259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109094.9
申请日:2019-02-03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559 , D04H1/4374 , D01F8/02 , D01F8/18 , D01F1/10 , A61L15/28 , A61L15/46 , A61L15/18 , A61F13/4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过敏成人用纸尿裤及其制备方法。纸尿裤依次叠加亲肤层,液体瞬吸层和防漏隔水层,采用热压工艺制备而成;亲肤层以天然抗菌材料壳聚糖及抗菌药物与无机材料相结合,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无纺布,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吸收性好,装载于无机材料中的抗菌药物的释放可有效抑菌杀菌,减少细菌滋生;在液体瞬吸层采用吸水性纤维无纺布,同时添加吸水性高聚物和纳米活性碳颗粒材料构成多重屏障,不仅具有透气性和高吸水性功能,还具备天然的抗菌、除味的特点,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湿气和热气容易透出,不易产生热扉和尿布疹;同时,抗菌防过敏药物的添加可以减少细菌滋生,不刺激使用者的皮肤,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55248.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芳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微流控纺丝法,以芳纶纺丝液作为内相溶液,芳纶纺丝液中包括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荧光染料与芳纶,以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作为外相溶液,将内相溶液注入外相溶液中,使得到的纤维固化,得到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芳纶纤维。本发明的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安全节能,且制备出的荧光芳纶纤维荧光效率高,稳定性好,荧光持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7106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608607.7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操作夹持器单指结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固定梁和支撑臂,所述固定梁和支撑臂之间连接有一柔性铰链、一回弹机构和一压电陶瓷致动器,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位于所述柔性铰链和回弹机构之间,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固定有执行末端,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上下动作以驱动执行末端在杠杆作用下上下摆动。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微操作夹持器和微操作系统。本发明微动多指柔性操作夹持器能够适应多执行末端的自由切换,工作模式可以在单指、双指及三指的状态下任意切换。多指微操作夹持器不但能够实现多种对象的微操作,也要能够确保微操作精度及拥有一定的操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