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84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67875.9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7/762 , H04L47/783 , H04L41/12 , H04L4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调度方法、装置、网络编排器、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分组层、时分复用层和光层构建光电融合拓扑结构;在接收到业务请求之后,基于业务请求中携带的业务类型修改光电融合拓扑结构中的相应链路权重;基于修改后的光电融合拓扑结构进行多层联合路径选择,得到候选路径集合;针对候选路径集合中的每条候选路径,对候选路径进行多维服务质量量化可承诺的网络调度;按照网络调度结果部署业务并更新光电融合拓扑结构和链路权重。本发明可以通过构建光电融合拓扑结构,设计多层联合路径选择与多维服务质量量化可承诺的网络调度策略,推动分组域和传送域的深度融合,满足服务定制的核心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32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40923.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路由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内容中心网络中的设备和链路构建拓扑图,在所述拓扑图中确定路由起点和路由终点;利用K条最短路径算法确定所述路由起点和所述路由终点之间的K条路径。本申请了实现内容中心网络中网络故障快速收敛,使得内容中心网络故障后业务恢复时间在毫秒级别,并且网络恢复时间不会随着网络规模增大而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6032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64536.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5/302 , H04L45/5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域QoS路由方法、装置、总控制器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域控制器发送的业务请求后,基于全局虚拟拓扑确定出多条候选路径,所述全局虚拟拓扑基于各域控制器对原始域内拓扑进行抽象得到的抽象结果生成;基于所述多条候选路径进行指标分解得到分解结果,并将所述分解结果作为分解需求下发至对应的多个域控制器,以使所述多个域控制器基于所述分解需求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域内路径;根据所述目标域内路径确定目标QoS路由。该方法通过对多条候选路径进行指标分解,通过各域控制器按照分解需求进行域内路径规划,能够在使用少量域内信息的同时实现高效端到端QoS性能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738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050346.4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W36/00 , H04W36/30 , H04L69/164 , H04L43/0811 , H04L43/0852 , H04L43/087 , H04L4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QUIC的基于多链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在QUIC内部实现多链路探测,也方便了QUIC可以根据探测结果切换链路。本发明包括:QUIC客户端以地址IPc_w为源IP,出接口为Wi‑Fi网络,向QUIC服务端请求建链,其中,所述QUIC服务端的IP为IPs,所述QUIC客户端创建在APP客户端中,所述QUIC服务端创建在APP服务端中;APP客户端通过所建立的QUIC连接向服务端发送应用数据;QUIC客户端向服务端建立蜂窝链路,源IP为IPc_c,出接口为蜂窝网络。本发明适用于QUIC多路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365418.8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61/256 , H04L12/46 , H04L61/2503 , H04L69/22 , H04L101/6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手工密钥配置IPsec隧道穿越NAT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基于一种新的IPsec封装协议,在现有IPsec封装协议封装头部分的下一个报文头中增加控制协议,并封装对应的TLV控制头,通过使用基于IPsec封装的扩展协议,定义TLV,结合设计流程,保证在NAT场景下,使用手工配置的IPsec端点之间可以互通。
-
公开(公告)号:CN115834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62064.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5/302 , H04L45/121 , H04L47/6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域可定制QoS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业务的源节点位置和宿节点位置、业务属性以及业务需求;基于所述业务属性确定业务到达包络曲线;基于所述源节点位置和宿节点位置以及所述业务时延需求确定出候选路径集合;基于所述候选路径集合以及业务到达包络曲线求解出满足所述业务需求的节点资源分配策略;将求解出所述节点资源分配策略的候选路径,以及所述节点资源分配策略作为定制QoS路由。利用该方法,能够针对差异化业务传输需求,用主动求解资源需求代替被动感知链路状态,从而解决端到端QoS路由规划问题,并提供更优质的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等性能,实现网络定制化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14643.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本发明达到了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表示时隙表带宽颗粒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灵活切换时隙表带宽颗粒度的技术效果,在传输带宽小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解决了带宽资源分配浪费的问题,在传输带宽远大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时隙表中的开销条目过多造成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存在冗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11659.2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61/4511 , H04L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域名管理系统、域名注册和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域名管理系统,包括:路由域和至少一个域名存储解析域;域名存储解析域包括:由多个域名存储解析节点构成的联盟链;路由域包括:由多个路由节点构成的联盟链;锚节点为域名存储解析域中与路由域中的路由节点所连接的域名存储解析节点;各域名存储解析域和路由域之间通过锚节点和路由节点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将不同顶级域名及子域名分区存储于不同域名存储解析域,且通过路由域实现不同域名存储解析域之间的跨域交互,解决了单一公链存在的计算资源分配不均匀,域名存储过载和域名结构混乱的问题,优化了解析性能,能够满足DNS解析请求高并发场景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9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911257022.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3/0894 , H04L43/0852 , H04L43/0829 , H04L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广域网中基于带内探测的网络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INT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协议,集中式控制器统一规划并定义探测包转发的路径,向广域网接入点交换机按定义的路径发送探测包;步骤二,获取路径状态信息,即广域网转发设备对链路信息进行实时采样,插入探测包内,并基于组播的方式进行转发;步骤三,对采样的链路信息进行汇总,完成路径信息的测量,反馈路径信息;步骤四,基于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信息收集分析方式判断端到端路径的拥塞情况。本发明方法以现有标准INT为基础,通过将其与分布式主动测量相结合使得广域网接入点主动向网络内发送探测包,并通过快慢两套反馈机制实现路径信息的同步,降低控制器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9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575136.7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私网混合场景下端到端SR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属于IP网络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SD‑WAN为公私网混合场景,无法实现端到端SR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公私网混合场景下端到端SR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用户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和虚拟网络侧设备,控制器与用户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连接,用户侧设备之间通过网络侧设备或虚拟网络侧设备连接。在传输节点设计使用多个SR标签,分别用于公网接入和私网VLAN接入网络侧边缘设备,实现公私网混合场景下SR路径的转发。本发明应用在公私网混合场景下,控制器打通SD‑WAN架构中各设备,保证每一个应用的最优路径,以及系统最优调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