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61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80007442.2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电转换效率高,即使长期施加电压,光电转换效率也不易降低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阴极、光电转换层、防扩散层和阳极,上述阴极为透明电极,上述阳极含有选自铝、铜、锑和钼中的至少1种,上述光电转换层含有通式AMX(其中,A为有机碱化合物和/或碱金属,M为铅或锡原子,X为卤素原子。)所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上述防扩散层包含钼、钨、钽、铌、锆、铪或它们的合金,且厚度为5~30nm以下,或者,上述防扩散层为包含钛、镓、锌、锡、铟、锑、钼、钨、钒、铬、镍或铅的氧化物,或者,上述防扩散层包含含有钛、钒、铬、铌、钽、钼、锆或铪的氮化物,且厚度为5~50nm,或者,上述防扩散层包含石墨,且厚度为2nm~50nm。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5668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80008021.9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能够设置沿着基材的流向形成的连续的长切削线,能够抑制因切削线断开所导致的不良的发生。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以下工序:工序(1):在长条状的基材上制膜出下部电极,对上述下部电极进行切削加工,设置沿着上述基材的流向形成的切削线;工序(2):在设有上述切削线的下部电极上制膜出光电转换层,对上述光电转换层进行切削加工,设置沿着上述基材的流向形成的切削线;以及工序(3):在设有上述切削线的光电转换层上制膜出上部电极,对上述上部电极进行切削加工,设置沿着上述基材的流向形成的切削线,上述工序(1)~(3)之中的至少1个工序中的切削加工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设置第一切削线;工序(b):设置第二切削线;以及工序(c):设置第三切削线。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853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80010715.1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可良好地进行制造时的切削加工(例如机械图案化)且光电转换效率优异的太阳能电池以及该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第一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电池,其为在柔性基材(1、2)上具有电极(4)、透明电极、以及配置于上述电极(4)与上述透明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的太阳能电池,其还具有配置于上述柔性基材(1、2)与上述电极(4)之间的硬质膜(3),上述硬质膜(3)包含含有选自钛、锆、铝、硅、镁、钒、铬、钼、钽和钨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氮化物、碳化物或硼化物。

    太阳能电池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863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2526.9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气性优异、且不易产生布线的劣化的太阳能电池。一种太阳能电池(1),其具备: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7),其以与第一电极(2)对置的方式配置;光电变换层(5),配置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7)之间,包含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多个辅助布线(8),其设置于第二电极(7)上;树脂层(9),其设置于第二电极(7)上,且以对多条辅助布线(8)之间进行填埋的方式设置;无机层(10),其以覆盖多条辅助布线(8)及树脂层(9)的方式设置。

    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24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5704.5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因持续照射光所致的光电转换效率的降低(光劣化)得到抑制的太阳能电池及该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是具有电极、对置电极和配置在上述电极与上述对置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的太阳能电池,其中,上述光电转换层包含通式R‑M‑X3(其中,R为有机分子,M为金属原子,X为卤素原子或硫属原子。)所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在将对上述太阳能电池刚刚开始照射强度ImW/cm2的光后的上述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的载流子密度设为N(O,I),将对上述太阳能电池持续照射强度ImW/cm2的光T小时后的上述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的载流子密度设为N(T,I)时,满足下述式(1),N(T,I)/N(O,I)<5 (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