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675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571672.7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是基于多层电路技术的宽频带高集成度天线,具体涉及一种串联电容加载的探针馈电宽频带贴片天线。该天线的贴片为正方形,由一多层堆叠金属化通孔形成的探针馈电。探针垂直于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且通过圆形平行板电容耦合相连,探针上部与贴片相连,下部与50Ω平面传输线相连,整个天线由探针通过50Ω平面传输线馈电。该贴片天线实现了40.6%的阻抗匹配带宽(VSWR≤2),并且其十分适合采用LTCC、多层PCB等多层电路加工技术实现,具有集成度高、频带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68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07383.3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3M1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1128 , H03M13/1111 , H03M13/1191 , H03M1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校验矩阵的极化码置信传播译码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传统BP译码算法时较低性能和较高时间复杂度的问题。本发明实现方法的步骤:(1)设置模块参数;(2)初始化参数;(3)调整校验矩阵为低密度形式;(4)执行置信传播译码;(5)判定码字估值向量是否为有效向量;(6)计算绝对对数似然值的最小值;(7)计算阈值;(8)判定译码是否成功;(9)输出译码结果。本发明通过调整极化码的校验矩阵,减少其中的短环,从而使得BP算法能够快速收敛,并结合早期停止标准,在提高极化码译码性能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时间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3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003876.3
申请日:2010-01-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原理的矩形波导与微带过渡转换电路,属于微波毫米波在波导-微带之间过渡转换技术。该过渡转换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微带线、偏心同轴线和耦合环,在耦合环的终端连接有接地结构,耦合环的侧边设置有独立金属条带。本发明基于磁耦合原理,实现了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两者主模之间电磁场的模式过渡转换,完成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之间电磁信号的传输,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插入损耗小、驻波特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899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167913.1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203
Abstract: 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本发明是在传统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基础上,增加两段扇形开路支节;所述扇形开路支节是终端为扇形结构的四分之一波长终端开路线,两段扇形开路支节的始端均与副微带线的中心点垂直相连。本发明具有形式简单、结构紧凑、带外抑制度高的特点,不仅可以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中使用,还可以用于频率更高的亚毫米波波段上;同时,本发明的输入和输出微带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便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06377.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实现手性材料多参量检测的方法,属于手性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涡旋角谱理论、改进传播矩阵方法、遗传算法和实验测试数据相结合,在待测手性材料中进一步引入分层结构、加入增益手性材料或手性微纳结构等,实现对复杂含手性材料非均匀介质的手征参数和折射率的检测,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药物研发、农用化学、食品环境等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4877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644888.5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实现含手征参数双参量同时传感的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手征介质的本构关系出发,推导出手征介质的波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灵敏度较高的光纤传感器进行设计实现,将级联或两不同灵敏度光纤传感器的测试结果结合图解法,实现药品手征参数与其它参数的双参量传感。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手征参数与其他参数双参量同时高灵敏度传感的问题,实现对于手征参数的大动态范围检测。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任意类型的光纤传感器中进行含手征参数的双参量测量和传感器设计,也可以推广到其它手征介质模型下的传感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330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401290.0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B6/40
Abstract: 该发明属于微波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中的电磁加热用线圈盘的绕线方法;以线圈引入端点为为0°,在绕完第1圈后,以第1圈的下层至上层之间连接段的起始端为准,按角度间隔β设置第1圈上层线圈至第2圈下层线圈连接段的起始端的位置,再以该两圈之间连接段的起始端为准仍按设定的角度间隔β设置第2圈下层至上层线圈连接段起始端的位置进行绕线;按此方式依次绕线圈直至线圈盘内最后一圈的上层线圈的末端止;该发明具有电磁线圈盘工作时加热均匀、能效高、使用寿命长,采用电磁线圈盘加热的电饭煲、电压力锅及电磁炉烹饪米饭等高稠度、流动性差的食物及烙饼等时效果好,不会因局部高温发生烧糊或夹生、焦黄不一的弊病,其有效利用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15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456248.3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E102模CT结构太赫兹交叉耦合波导滤波器,属于太赫兹技术领域。该滤波器基于传统的CT结构,利用TE102模,能在阻带低端产生传输零点。该滤波器包括过渡、矩形谐振腔以及耦合膜片,并基于竖直方向被划分为三层,其中每层均能避免孤岛结构的产生。本发明提供的滤波器在太赫兹频段实现了交叉耦合,结构简单,新颖,且通带内回波损耗低,插入损耗小,阻带抑制性能好,尤其适用于SU-8等分层厚膜工艺对其进行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899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910167913.1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203
Abstract: 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本发明是在传统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基础上,增加两段扇形开路支节;所述扇形开路支节是终端为扇形结构的四分之一波长终端开路线,两段扇形开路支节的始端均与副微带线的中心点垂直相连。本发明具有形式简单、结构紧凑、带外抑制度高的特点,不仅可以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中使用,还可以用于频率更高的亚毫米波波段上;同时,本发明的输入和输出微带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便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31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003876.3
申请日:2010-01-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原理的矩形波导与微带过渡转换电路,属于微波毫米波在波导-微带之间过渡转换技术。该过渡转换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微带线、偏心同轴线和耦合环,在耦合环的终端连接有接地结构,耦合环的侧边设置有独立金属条带。本发明基于磁耦合原理,实现了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两者主模之间电磁场的模式过渡转换,完成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之间电磁信号的传输,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插入损耗小、驻波特性好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