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5099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22864.9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泽波
IPC: F04B4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过载保护检测、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压缩机过载保护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压缩机运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变化速率、室外温差随时间变化的室外温差变化速率以及室内温差随时间变化的室内温差变化速率;并当所述电流变化速率满足预设电流变化条件、所述室外温差化速率满足预设室外温差变化条件,且所述室内温差变化速率满足预设室内温差变化条件时,判定压缩机出现过载保护。其引入了变化速率的检测,且只有压缩机运行电流的电流变化速率、室外温差变化速率以及室内温差变化速率均满足条件时才判定压缩机出现了过载保护,过载保护检测准确度高,能有效与压缩机其他保护进行区分,避免压缩机过载保护的误报。
-
公开(公告)号:CN10472893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9360.2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65 , F24F13/14 , F24F2221/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风管内机;风口组件,与风管内机连接,风口组件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侧壁上的侧出风口以及设置于本体底壁上的下出风口;其中,风口组件具有侧出风口开启、下出风口关闭的第一模式和侧出风口关闭、下出风口开启的第二模式。应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侧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并使上述侧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根据需要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可以使风管内机在吹送冷风时开启第一模式,以满足制冷舒适性要求,在风管内机吹送热风时开启第二模式,以满足制热舒适性要求,从而达到同时兼顾制冷舒适性和制热舒适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4567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8196.8
申请日:2013-09-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3 , F24F3/06 , F24F13/08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机及包括该室内机的空调器,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向下,且所述室内机的回风口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后侧和|或上侧。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机,其能够有效解决室内机吹出的热风难以到达人们活动区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8607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3430.0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部件及空调器,风机安装板采用折弯板状结构,包括有出风口安装板部件和回风口安装板部件,即:所述出风口安装板部件和回风口安装板部件相交呈夹角θ;出风口位于出风口安装板部件上,回风口安装板部件设置有一个以上回风口;空调器,包括有上述的离心风机部件;通过风机安装板角度θ(90°-180°)调节出风方向,解决出风方向可调的问题,效提高机组舒适性;风机安装板通过折边和压型加强强度,使风从风机安装板回风口吸入,通过风机后从排风口排出。同时,在同一风机安装板上设计出风口和回风口,减少机组零件数量、,且强度高、安装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该结构的空调器,可大大减小机组尺寸,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40652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70066.1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藏式空调出风口组件,包括出风框、出风面板及导风叶片,出风框的中部设有第一出风口,导风叶片活动连接于第一出风口处,出风面板的中部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应,出风面板设于出风框的前侧,且出风面板与出风框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卡接装置。本发明可以同时解决出风口组件的安装及美观问题,安装更可靠,外形更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2902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322563.2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5/00 , F25B6/00 , F25B41/20 , F25B41/30 , F25B49/02 , F24F1/0063 , F24F1/16 , F24F3/06 , F24F13/30 , F24F11/70 , F24F11/64 , F24F11/46 , F24F11/41 , F24F11/65 , F24F1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外机。空调换热结构包括:串并联关系可调整的至少两个换热模块;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连接至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还连接至空调换热结构的第一接口;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连接至空调换热结构的第二接口,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三节流装置连接至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至空调换热结构的第二接口。本发明设置至少两个换热模块,通过控制阀门和节流装置,改变两个换热模块的连接关系且可实现换热模块制冷、制热的状态变化,从而配合外机能保证在不同运行模式下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提高机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902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21128.8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5/00 , F25B6/00 , F25B41/20 , F25B41/30 , F25B49/02 , F24F1/0063 , F24F1/16 , F24F3/06 , F24F13/30 , F24F11/70 , F24F11/64 , F24F11/46 , F24F11/41 , F24F11/65 , F24F1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内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空调换热结构包括:串并联关系可调整的至少两个换热模块;针对包括两个换热模块的情况,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连接至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还作为空调换热结构第一接口;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三通阀连接至空调换热结构第二接口,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还依次通过第一三通阀和第二节流装置连接至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作为空调换热结构第二接口。在空调换热结构设置至少两个换热模块,通过控制三通阀和节流装置,改变换热模块连接关系及制冷制热状态,保证不同运行模式下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提高机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4604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28333.2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动态识别信息的设备安装调试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所述安装调试控制方法包括:通过设备唯一识别码和服务器返回的随机码生成第一识别信息;移动终读取第一识别信息,并生成第二识别信息,将第二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对第二识别信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向所述设备发送非明文开机密码;所述设备接收到非明文密码后自动开机完成设备调试。本发明通过设备直接接收非明文密码开机进行调试,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并有效防止了区域串货的现象,维持了市场的销售环境让售后过程变得更加高效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026048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390153.4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74 , F24F11/70 , F24F11/86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制冷模式运行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属于空调控制技术领域。本申请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判断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值;如果是,根据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对空调制冷模式运行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有助于实现在保证制冷模式下室内温度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使制冷模式下的室内环境湿度尽量满足人们需求。进而实现本申请在制冷模式下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来提升用户的舒适性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108939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164031.X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产品的包装方法,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形状不规则且产量小的异形产品没有合适的包装方法的技术问题。该包装方法包括,S10、根据待包装产品的外形尺寸,确定纸箱的尺寸,把纸箱组装成型;S20、打开纸箱的摇盖并在纸箱的底部铺设胶袋膜;S30、将聚氨酯发泡物料置于胶袋膜上,用胶袋膜的四周将聚氨酯发泡物料包裹住;S40、将待包装产品放置在纸箱底部的胶袋膜上,聚氨酯发泡物料能根据待包装产品的底部结构发泡成型底部泡沫;S50、在待包装产品顶部铺设胶袋膜;S60、重复步骤S30;S70、盖上纸箱的摇盖,聚氨酯发泡物料能根据待包装产品的顶部结构发泡成型顶部泡沫。本发明用于形状不规则且产量小的产品的包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