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2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3592.9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内机包括内机主体,内机主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连通的顶部出风组件、上风口组件以及下风口组件,顶部出风组件顶部设置有顶部出风口,上风口组件设置有上部出风口,下风口组件设置有下部出风口,顶部出风口的口部可转动设置有第一导风板,上部出风口的口部可转动设置有第二导风板,下部出风口的口部可转动设置有第三导风板,本发明通过顶部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实现顶部出风口的开启或闭合,通过上部出风口的第二导风板实现上部出风口的开启或闭合,通过下部出风口的第三导风板实现下部出风口的开启或闭合,因此提供了多种模式的出风方式供用户选择,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一种空调及出风控制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342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00985.8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壳体、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离心风机组、加湿设备,其中:壳体设有壳体进风口、壳体出风口,壳体进风口与壳体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风道,离心风机组包括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并排设置在第一风道上,提供送风动力,第一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A1、第一子风道A2、第一子风道B,壳体内还设有第一子风道C,加湿设备设置在第一子风道C上,还包括流路控制设备,第一子风道C通过流路控制设备可被选择地连接在第一风道上,使空调可以选择加湿模式和非加湿模式,以实现空调的不同出风模式。

    新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1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45190.4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新风控制方法,新风组件包括管道结构和传热件,管道结构具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与室外空气连通,第一连通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连通口连通;传热件的一端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元件连接,传热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通通道连接或通入至第一连通通道内;当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连通口处的空气经第一连通通道排出并与传热件进行热量交换;当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外空气经第一连通通道后经第一连通口流出并与传热件进行热量交换。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内部元件无法有效散热的技术问题,同时提升系统可靠性和新风引入时用户的舒适性。

    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54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42484.7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出风机构包括:蜗壳,具有进风口、风道及至少两个出风口;风机,设置在蜗壳内;至少两个导风组件,与至少两个出风口对应设置,各导风组件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出风口处;分流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且具有双侧出风位置和单侧出风位置,分流结构与基准面S之间呈预设夹角A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分别位于基准面S的两侧;在分流结构处于双侧出风位置时,分流结构位于基准面S的右侧,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15°且小于30°;在分流结构处于单侧出风位置时,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30°且小于60°。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风道、双贯流风机空调装置加工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

    压缩机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93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412027.6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器,压缩机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于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调节指令;获取压缩机在当前时刻的运行频率X和按照运行频率X持续运行的运行时长t;判断运行时长t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t0;当运行时长t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t0时,判断X‑N是否为压缩机的屏蔽频率,其中,N=1Hz或2Hz;当X‑N不是压缩机的屏蔽频率时,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照X‑N运行。本发明的压缩机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用户无法根据自身对噪音的主观音质体验来调节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问题。

    空调器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83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45282.X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主风道;多个出风风道,多个出风风道均与主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第一导风组件,设置在主风道的出风端,第一导风组件具有第一导流部件,第一导流部件绕第一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对流入各个出风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导流;第二导风组件,第二导风组件设置在出风风道的出风端;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导流部件,第二导流部件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对出风风道内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送风均匀性较低而使空调使用舒适性降低的问题。

    蜗壳结构、风机、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7061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060687.9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蜗壳结构、风机、新风装置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新风部件通用性较差,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安装空间,通常需要对蜗壳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加大研发周期,提高生产成本的问题。该蜗壳结构包括蜗壳盖板、蜗壳及蜗舌,两个蜗壳盖板之间通过蜗壳和蜗舌连接,且蜗壳盖板、蜗壳以及蜗舌围设出蜗壳风道,蜗壳上远离蜗舌的端部与蜗壳盖板之间形成活动连接,受空间大小影响可通过该活动连接来调节蜗壳型线,使得蜗壳能沿蜗壳结构的径向移动以改变蜗壳风道的空间,通用性较强,可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来调节蜗壳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从而能使得具有该蜗壳结构的新风部件适应于不同产品,降低生产成本。

    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42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204948.8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系统包括连接形成冷媒循环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室内换热器,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通,第三管路上串联有第二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内流通冷媒的实时温度为T1,第一冷媒出口内的冷媒的实时温度为T2,在空气源热泵系统运行制冷模式下,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能够依据T2与T1的差值被调整。本发明控制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从而使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换热流量提升,能够使室外换热器的出口冷媒过冷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实现在维持压缩机出口温度最适情况下,使得换热量增加,压缩机可靠性得到提高,同时室内侧换热器的制冷能力得到补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