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模块、室内机、新风空调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5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752727.4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模块、室内机、新风空调及控制方法,新风模块形成有新风流路和回风流路,且新风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热耦合在新风流路与回风流路之间,第一换热器为全热交换件;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新风流路中,第二换热器为以制冷剂为换热介质的蒸发器或冷凝器;当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较小时,使流经新风流路的新风与流经回风流路的回风经第一换热器热交换;当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较大时,使流经新风流路的新风先与流经回风流路的回风通过第一换热器热交换,后与第二换热器热交换;使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均匀,提高回风的能量利用率,保证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接近。

    感温包支架及蒸发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06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1106058.3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包支架及蒸发器,感温包支架,包括有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固定有用于连接不同管径蒸发器的连接组件,另一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感温包线的限位组件,该感温包支架,不仅能够与不同管径的蒸发器实现通用,提高了通用率,同时还能降低感温包支架的使用数量,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装配效率,具有且固定牢靠,不易松脱,装配简单的优点。

    一种电器设备组件及新风空调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2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306.9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组件及新风空调,电器设备组件包括第一电器设备、第二电器设备和接线装置;第一电器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源线,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板;第二电器设备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电源线,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板;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盒、端子座和连接端子;接线盒包括板体,板体形成有板体孔;端子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分别形成有第一端子腔和第二端子腔;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设置在第一端子腔和第二端子腔内;第一控制板、第一电源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二电源线和第二控制板依次电连接,第一控制板与第二控制板电连接;布线过程简单和方便。

    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9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1044685.6

    申请日:2021-09-07

    Inventor: 李丽霞 宋美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微通道扁管包括蜂巢状的微孔通道,微孔通道包括:第一微孔单元,第一微孔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微孔,第一微孔均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微孔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第二微孔单元,第二微孔单元包括多个沿着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微孔;第三微孔单元,第三微孔单元包括多个沿着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微孔;第二微孔和第三微孔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第二微孔和第三微孔均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微孔单元和第三微孔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微孔单元在微通道扁管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该微通道扁管能够保证强度的同时显著提高换热效率。

    旋流扰动装置及换热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44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256879.6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流扰动装置及换热管结构,旋流扰动装置用于安装在换热管结构内,换热管结构包括第一管和穿设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形成环形流路供第一流体流动;第二管供第二流体流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温度不同;旋流扰动装置包括相对固定的第一旋流组件和第二旋流组件;第一旋流组件穿设在第一管内且套设在第二旋流组件外,第二旋流组件套设在第二管外与第二管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旋流组件外为第一外螺纹,第二旋流组件外为第二外螺纹,将环形流路分隔为位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一旋流组件之间的第一螺旋流道和位于第二外螺纹和第二旋流组件之间的第二螺旋流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旋流器的换热管中流动压降过大的问题。

    换热管组件、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2902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156656.2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管组件、换热器及空调器,换热管组件适用于空调器,其包括首尾依次串联且沿空调器的风机的叶轮的径向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换热管组;各个换热管组均包括首尾依次串联的多个换热管层,多个换热管层沿叶轮的径向方向间隔布置;各个换热管层均包括首尾依次串联的多个换热管结构,多个换热管结构环绕叶轮的轴线间隔布置;各个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结构的管径相同;沿叶轮的径向且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多个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结构的管径逐渐减小;或者沿叶轮的径向且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多个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结构的管径逐渐增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因无法很好地适应制冷剂的相变状态而导致制冷剂流动时压力阻力损失较大的问题。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61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5090.0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湿度调节指令,获取目标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在当前运行模式表示目标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控制目标空调器按照第一控制参数运行;在目标空调器按照第一控制参数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目标空间的实际湿度值,其中,目标空间为目标空调器所在空间;在实际湿度值与目标湿度值之间的湿度差值小于湿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第二控制参数,并控制目标空调器按照第二控制参数运行,直到目标空间的实际环境参数达到目标环境参数。本发明解决了针对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对环境除湿后影响温度等其他参数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