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204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804499.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便拆装力学性能实验用夹具,其包括盖板、基座和滑块,盖板为凹字形结构,盖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螺纹孔,基座包括与盖板配合的凹面和凹面下部的凸面,凸面与凹面相接的位置设有凸起,凸起嵌入盖板的凹部中,盖板覆盖在凹面上,滑块与凹面一体成型或通过基座两侧螺栓的控制在基座的凹槽内左右滑动,滑块的第一侧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试样的T形槽,T形槽的垂直部分为圆倒角。本发明结构简单,便拆装,生产成本低,能适用于不同厚度和不同宽度的试样,无需更换夹具;而且,夹具采用高强模具钢制造,可用于多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特别适用于小尺寸非国标试样力学性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7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583702.X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室温下对相变诱导塑性钢分别进行不同变形量的拉伸,得到马氏体含量‑拉伸变形量曲线;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对相变诱导塑性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预变形;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或等于临界变形温度的温度值;在室温下对各预变形后的相变诱导塑性钢分别进行二次拉伸,得到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各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对应的后继屈服应力;确定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由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和马氏体含量‑拉伸变形量曲线,建立强度增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对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的量化表征。本发明解决了相变诱导塑性效应致强度增量的量化表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0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483045.1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铝合金锻件晶粒组织均匀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表层晶粒组织粗大的铝合金锻件进行低温小变形实验;步骤S2:将步骤S1变形实验后获得的锻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温度为380℃~480℃,固溶时间为2h~4h;步骤S3:将步骤S2固溶热处理后的锻件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120℃~180℃,时效时间为6h~12h。本发明的方法以较低温度和较小变形量达到调控铝合金锻件晶粒组织均匀性的目的,为提升铝合金锻件品质提供了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01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83045.1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铝合金锻件晶粒组织均匀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表层晶粒组织粗大的铝合金锻件进行低温小变形实验;步骤S2:将步骤S1变形实验后获得的锻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温度为380℃~480℃,固溶时间为2h~4h;步骤S3:将步骤S2固溶热处理后的锻件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120℃~180℃,时效时间为6h~12h。本发明的方法以较低温度和较小变形量达到调控铝合金锻件晶粒组织均匀性的目的,为提升铝合金锻件品质提供了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100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78735.3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L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42
Abstract: 一种集成电容微型六维力传感器,其包括力加载平台、弹性体、基座、保护罩、平行板电容PCB以及相应的电容值数据采集电路,其中力加载平台与弹性体固连,两块平行板电容PCB分别固定在弹性体和基座上,弹性体与基座之间通过定位槽进行定位,弹性体与基座之间设有调整垫片,保护罩与基座固连,电容值数据采集电路板固定在保护罩底部,并通过数据采集引线与平行板电容PCB对应的电容极板连接;加载力通过力加载平台作用到弹性体上,弹性体受力变形致使两块平行板电容PCB发生相对位移,对应电容值发生变化,电容值数据采集电路采集各个通道的电容值,进行解耦,得到加载六维力。本发明灵敏度高、成本低、能够实现低功耗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984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15151.3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55 , B33Y10/00 , C23C24/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内置夹杂物的金属试样3D打印成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金属试样的三维模型建模并得到其层片轮廓数据;利用激光熔覆成形方法借助高能激光束在金属板上形成熔池;以金属试样的粉末作为基体材料,通过送粉装置和粉末喷嘴输送到熔池里熔化,打印出当前层,并逐层熔覆至夹杂物所在指定位置;将已知形貌与成分的夹杂物固定在指定位置,继续进行逐层熔覆成形至金属试样所要求的高度。本发明采用激光熔覆成形技术,将已知形貌的夹杂物在熔覆中放入金属基体内。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制备出各种复杂形状的金属试样,同时确保在不破坏金属基体连续性前提下,准确定位夹杂物的具体位置与原始形貌,提高了对金属中夹杂物研究的精度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62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795789.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酸洗智能测试平台及使用方法,该平台用于对各种不规则形状模锻件的酸洗、测量各类零件的酸洗特点以及相关数据,能为合理的酸洗工艺制定和标准指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该平台增加了数据智能收集系统与转换系统,通过该系统,工作人员能对影响酸洗结果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该系统能对一定时间内模锻件的重量进行记录,方便工作人员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需要的材料。本发明配备有超声波发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能更好的模拟生产现场的环境,并且该平台同时支持一次对多个不同的模锻件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酸洗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平台体积小,适用于各种实验室。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349920.6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2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6 , C22C38/18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塑积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钢领域。中锰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0.3%、Mn:4~12%、余量为Fe;其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百分比,取中锰钢的化学成分冶炼钢水,浇铸成为铸锭,再将铸锭锻造成为板坯,空冷至室温,切割得到板材;对板材进行多道次温轧处理,得到温轧板;其中相邻两个道次之间进行临界区退火处理;将温轧板在临界区780~810℃下退火保温20~40min,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通过循环温轧+临界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粗晶奥氏体与细晶奥氏体组织的超细晶中锰钢组织,使得材料获得超高强塑积,有助于提高汽车用钢的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99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064791.4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塑增强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制造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快速加热至1300~1400℃,保温,缓慢冷却至室温;再在室温下对节约型双相不锈钢进行异步轧制处理;将经过异步轧制处理后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在大气条件下加热至1050~1150℃,保温2~5min后,冷却至室温。该方法采用预先固溶热处理+异步冷变形+固溶处理,改善了双相不锈钢的条带状组织,能够将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的抗拉强度提高到接近1000Mpa,延伸率增加近一倍,高达60%,强塑积提高了一倍多,高达60Gpa%。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622623.2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20/70 , G16C60/00 , C21D9/00 , C21D11/00 , C22F1/1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测定;S2、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工艺下试件心部的微观组织,特别是初生α相的含量变化;S3、建立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S4、模锻试验;S5、基于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实现近α钛合金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可视化预测。本发明建立的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预测近α钛合金坯料在高温模锻后的初生α相的分布规律及因动态相变所消耗的初生α相的含量,实现微观组织中初生α相变化的可视化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