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驱动智能混合通风窗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74071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242622.0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驱动智能混合通风窗,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雨水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的室外PM2.5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的信号接收器;可滑动设置在窗户下边框的推拉窗;设置在窗户下边框上且与推拉窗连接的电动推拉杆;设置在室内的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智能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推拉杆相连。信号接收器实时接收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及雨水传感器、室外PM2.5传感器的信号,信号接收器将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电动推拉杆,电动推拉杆推动推拉窗在窗户下边框上滑动,从而控制窗户的开闭,进行自然通风。

    一种太阳能光伏驱动通风蒸发降温屋面

    公开(公告)号:CN210177834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470724.0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驱动通风蒸发降温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风机、水泵、蓄水池、水管、绝热屋面、普通屋面,普通屋面倾斜设置,普通屋面上设有阶梯状海绵,所述绝热屋面设置在普通屋面上方且与普通屋面平行,绝热屋面与普通屋面之间形成向下倾斜的空气通道,所述风机与风管连接,风管的出风口正对空气通道下端口,所述空气通道下端口正下方设有蓄水池,所述水管一端连接蓄水池,水管另一端设置在空气通道上端口处,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分别与风机、水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双层屋面,把双层屋面通风和水体蒸发系统结合起来,并且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开式热源塔防冻液浓缩升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084539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387324.0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空调供暖行业的一种开式热源塔防冻液浓缩升温系统,它包括浓缩罐以及两个以上开式热源塔构成的热源塔群;所述的浓缩罐底部设有储水池,浓缩罐内部的储水池上方设有隔板,将浓缩罐划分为左、右两个区。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优点:初投资少,操作简单方便,设备少、施工简单,可以直接在任何开式热源塔系统中利用;在整个升温浓缩过程中不需要其他设备;大量节省防冻剂,减少了防冻液排放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不需要其他的浓缩装置,直接利用自然热源进行浓缩,对系统供暖效率无影响;大大节省了热源塔热泵系统开机运行时间,提高了系统供暖效率。

    井下排风能量提取塔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28494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87285.4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设备,特别是一种井下排风能量提取塔。该能量提取塔是在空气出口与空气入口之间设有肋片管式换热器及挡水板;所述的肋片管式换热器通过管道与二号板式换热器形成循环回路,管道上安装有介质循环泵;所述的肋片管式换热器迎风面一侧设有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紧凑,安装灵活,现场可以移动,方便拆卸,环境适应性强;2、在换热器的迎风面上进行喷淋,可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3、采用肋片管式换热器,在减小设备尺寸的同时增大了换热面积;4、采用板式换热器进行中间换热。

    搅拌式风力制热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202419944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29581.X

    申请日:2011-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20 Y02B10/70 Y02E10/44 Y02E1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式风力制热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风力叶片、搅拌制热油桶、储水桶、热泵热水器、补水箱等部件组成。风力叶片通过传动轴承与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搅拌叶轮与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搅拌叶轮位于搅拌制热用油桶内,搅拌制热用油桶位于保温储热水桶内,集热器出水管和集热器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太阳辐射集热器和保温储热水桶连接,热泵装置压缩冷凝端一端与保温储热水桶连接,另一端通过氟利昂管道与热泵装置压缩膨胀蒸发端连接,热水出水口与保温储热水桶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既利用了风能与太阳能,又利用了相对直接电加热效率更高的空气源热泵技术,达到最大程度节约用电的前提下产生生活热水。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公开(公告)号:CN21811736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2426090.3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顶面上装有光伏组件,房屋主体正面安装有被动门、被动窗及遮阳装置,遮阳装置位于被动窗正上方靠近被动窗设置,房屋主体相邻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水平仪,房屋主体背面安装逆变器和蓄电池组,光伏组件中的控制器与逆变器和蓄电池组连接;所述房屋主体底部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及至少四个自锁液压缸,所述房屋主体内部装有带冷热源和热回收的新风一体机,逆变器与新风一体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房屋主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潮性能和良好的气密性,顶面装有光伏组件,在保证房屋主体内环境舒适度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房屋运行能耗,房屋主体无需吊装即可短距离移动。

    一种绿化屋顶的防雨蓄水组合式种植盆

    公开(公告)号:CN213718949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790017.5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屋顶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绿化屋顶的防雨蓄水组合式种植盆,母盆和子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体,母盆和子盆中间均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端预留铺设有基质层,母盆和子盆底部分别开设有蓄水箱,母盆和子盆的外侧分别在蓄水箱侧面上端连通有溢流管;子盆上端一体化设置有接水沿,母盆上端一体化设置有遮雨板。本实用新型母盆添加了遮雨板,可以通过与子盆的接水沿相配合,达到屋面全覆盖,从而避免了雨水流到屋面上而造成屋面水的渗漏问题,并且根据种植的植物特性对密度的要求,可以在定做该种植盆时调节防水遮雨板的长度和种植盆的高度。

    商业街区双侧动态遮阳广告板

    公开(公告)号:CN209766009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128201.8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业街区双侧动态遮阳广告板,包括东西两侧遮阳装置,遮阳装置包括面板、滑道、滑轮、轮轴、钢丝绳、定滑轮、电机、控制器、数据处理器,面板靠近商铺一面的两侧均安装有滑道,面板滑动安装在滑道上,每个滑道上方均设有一个定滑轮,面板上左右各固定一条钢丝绳,两条钢丝绳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与电机相连;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根据太阳高度角,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自动激活电机以相同的转速带动两条钢丝绳,使得面板随之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板能够最大程度地遮挡阳光直射,降低由于太阳直射造成的外围护结构温度的升高,从而降低室内空调的能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蒸发式风冷冷水系统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81613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213002.5

    申请日:2012-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式风冷冷水系统,包括进风直接蒸发冷却器、连接风道、风冷冷水机组和控制器。所述风冷冷水机组包括依次串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所述进风直接蒸发冷却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喷水管、填料和水槽,喷水管通过循环喷水泵与水槽相连。所述进风直接蒸发冷却器通过连接风道与风冷冷水机组冷凝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路分别与进风直接蒸发冷却器的循环喷水泵、连接风道、风冷冷水机组的冷凝风机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离的进风直接蒸发冷却器不会污垢冷凝器,增加了风冷冷水机组制冷量,提高了风冷冷水机组能效比,促进了空调系统节能减排。

    大容量水池蓄能式间接换热污水源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420032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30746.5

    申请日:2011-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能回收与建筑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水池蓄能式间接换热污水源热泵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装有热交换媒介水的大容量蓄能水池,蓄能水池内置有一个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两端分别设有污水管进水端和污水管出水端;蓄能水池上部一端的媒介水出水端与一热泵机组的媒介水进水端联通,蓄能水池底部另一端的媒介水进水端则通过一循环水泵与该热泵机组的媒介水出水端联通;所述热泵机组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与末端用户设备联通;所述蓄能水池的顶部一侧通过水管连接到补水箱上,补水箱与补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延长热交换时间、增大热交换面积、增强热交换效果,适用于中小型中央空调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