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03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96207.4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IPC: C02F1/12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及海水淡化控制方法,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处理箱、雾化组件以及冷凝组件,理箱具有一密封设置的容纳腔,容纳腔内用于容纳待淡化的海水,雾化组件设于处理箱内,雾化组件包括设于容纳腔上端的至少一个蒸汽产生结构和与蒸汽产生结构连通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端用于插入容纳腔内待淡化的海水中,以将待淡化的海水引流至蒸汽产生结构内,蒸汽产生结构用于将待淡化的海水转化成热蒸汽,冷凝组件包括设于容纳腔内的冷凝管道,冷凝管道设于雾化组件的下方,且用于浸入待淡化的海水内,冷凝管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气口和出水口,进气口用于供热蒸汽进入,出水口用于连通外部的蓄水桶,以供冷凝后的淡化海水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738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29102.5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IPC: F02B43/10 , F02M21/02 , F02G5/02 , F01P5/10 , F01P3/20 , F04C18/02 , F04C23/00 , F02B41/02 ,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燃料动力系统及氢燃料汽车,其中,氢燃料动力系统,包括氢燃料内燃机、储氢装置、制氢装置以及氢气循环泵,其中,氢燃料内燃机形成有压缩室以及与压缩室相连通的燃烧室,储氢装置形成有储氢介质腔和介质腔,储氢介质腔用以储存含氢介质,介质腔用以储存无氢介质,制氢装置包括制氢反应器,制氢反应器的进口与储氢介质腔相连通,制氢反应器在被燃烧室排出的尾气加热后,将含氢介质还原成氢气,制氢反应器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介质腔相连通,用以将反应后的无氢介质输送至介质腔,氢气循环泵,进口与第二出口相连通,出口与燃烧室相连通,用以将制氢反应器中的氢气加压后输送至燃烧室。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29101.0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IPC: F02B43/10 , F02B43/02 , F02B55/14 , F02B55/04 , F02B53/00 , F04C18/02 , F04C29/04 , F02B33/36 , F04C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燃料内燃机、氢燃料动力系统以及氢燃料汽车,氢燃料内燃机包括壳体、第一静涡盘结构、第二静涡盘结构、第一动涡盘结构、第二动涡盘结构、进气管道以及点火装置,第一静涡盘结构包括设于壳体,第二静涡盘结构设于壳体,第一动涡盘结构转动安装于壳体内,第一动涡盘结构与第一静涡盘结构以及第二静涡盘结构限定出两个第一腔室,第二动涡盘结构转动安装于壳体内,第二动涡盘结构与第二静涡盘结构限定出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设置为膨胀室或者燃烧室,对应的,两个第一腔室分设为燃烧室和压缩室,或者,膨胀室和压缩室,压缩室通过连通管道连通燃烧室,膨胀室的中部设有进气口,进气管道连通燃烧室,点火装置设于燃烧室。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16051.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和尿素混合器,壳体设有通道,通道设有连通至壳体外壁的废气进口和尿素喷口,尿素液滴在通道内分解产生氨气与废气形成混合气体,尿素混合器安装于通道内,尿素混合器包括导流件,导流件沿通道的环周方向弯曲延伸,以引导经过的气流形成涡流,有效地促进混合气体和尿素液滴的混合,同时涡流状的气流可将尿素液滴打散,有利于尿素液滴的分解;所述导流件沿气流方向贯设有第一通孔,增加气流的流动路径,对尿素液滴起打散破碎的作用,使得尿素液滴破碎为更小的溶液,更易于分解,避免尿素液滴在通道的内壁产生结晶。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2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33372.9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氢氧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堆、供氢系统、供空气系统、循环换热组件及热利用组件,通过供氢系统向电池堆输送氢气,通过供空气系统形成的空气输入流路向电池堆输送空气,空气和氢气进入电池堆中反应,发电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热量的释放,当工质循环流路流经电池堆时,通过工质回收流路回收自所述电池堆换热完成后汽化的工质,因为工质回收流路上设置有第一涡旋膨胀机,汽化的工质流经过第一涡旋膨胀机,使得第一涡旋膨胀机转动,带动与第一涡旋压缩机联动设置的第一涡旋压缩机转动,实现对空气输入流路内的空气压缩增压以进入电池堆参与反应,充分利用释放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02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891618.7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IPC: G01L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轮毂螺栓力矩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检测装置及阻尼结构,安装支架包括围合构成用以安装至轮彀的安装槽的端板及侧板,端板设有供螺栓穿设的安装孔;检测装置包括设于安装孔的压力传感器,以感测螺栓的压力值;阻尼结构用于在压力传感器安装至安装孔时,在压力传感器与安装孔之间、及安装槽与轮彀之间产生干涉。本发明中,阻尼结构用以在压力传感器安装至安装孔时,在压力传感器的外表面与安装孔的内孔壁之间、及安装槽的内槽壁与轮彀的外表面之间产生干涉,从而能够同时加强压力传感器与安装孔之间、及安装支架与轮彀之间的安装强度,确保轮毂螺栓力矩检测装置与轮彀及螺栓之间的相对固定,有助于测量结果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7335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1075109.0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IPC: B6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无人救援车的转向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履带式无人救援车的转向方法包括:获得车辆的当前位置、当前行进方向和目标位置;根据当前位置、当前行进方向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行进轨迹;根据目标行进轨迹生成行进指令,并将行进指令发送至车载终端,以供车载终端在接收到行进指令时控制车辆沿目标行进轨迹行进。本发明中,通过对车辆的当前位置、当前行进方向和目标位置进行整合,可直接确定出车辆的目标行进轨迹,供车辆按照目标行进轨迹行进,从而确保车辆的行驶以及转向的连续性,相较于依赖驾驶员经验的传统转向技术,有助于节省转向操作产生的时间消耗且降低转向操作的错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38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16226.X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转向路轨装置及公铁两用车,所述可转向路轨装置包括安装架、两个滚轮组件、两个转向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架沿左右向延伸,所述安装架用于安装至所述底盘的下端面;每一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活动座和设于所述活动座上的两个滚轮,所述活动座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安装架的一侧端,两个所述滚轮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且均沿左右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活动座上;每一所述转向调节组件包括设于两个所述活动座之间的转向安装座,所述转向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转向安装座的左端或者右端为安装端,所述安装端位于所述活动座的转动轴线的右侧或者左侧,所述安装端与对应的所述活动座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0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36518.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步进式定位装置及移动式深孔检测设备,包括机座、移动组件以及定位组件,机座包括沿圆弧曲线活动安装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与圆弧曲线适配的弧形轨道,安装板的上端面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对应待检测孔;移动组件包括活动安装于弧形轨道的至少两个移动块,两个移动块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圆柱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圆柱,第一定位圆柱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安装板的下端面,且与两个移动块间隔设置,第一定位圆柱的下端用于可伸入至其中一定位参照孔内,两个第二定位圆柱对应两个移动块,且均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两个移动块,两个第二定位圆柱的下端用于可伸入至其中两个定位参照孔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81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15538.8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链传动结构以及履带车,履带车链传动结构包括多个链轮和驱动链条,多个链轮沿左右向轴线转动安装于车体,且沿前后向间隔排布;驱动链条呈闭环转动设置,驱动链条绕设于多个链轮的外周,且与多个链轮相啮合;每一链轮和驱动链条对应具有相互抵接的抵接面,每一链轮的抵接面沿左右向并行开设有两个环形凹槽,驱动链条的抵接上对应两个环形凹槽突设有两个凸台。本发明中,两个环形凹槽分别与两个凸台凹凸配合,有助于限制驱动链条与链轮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有效避免脱落和侧滑;同时也有助于增加驱动链条与链轮之间的支承面积,减小接地比压,保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