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82007.1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仓饱和试验装置,包括多个压力室、围压控制器、顶部反压控制器以及底部反压控制器,顶部反压控制器和底部反压控制器均由压力控制器和与压力控制器相连的隔离器组成,隔离器内部被耐腐蚀薄膜分成压力段和介质段两部分空间,压力段与压力控制器相连通,介质段内盛装渗透试验介质液体,多个压力室通过压力管道与围压控制器的压力输出口相连,顶部反压控制器的压力输出口通过压力管道与压力室内的顶部反压管道连通,底部反压控制器的压力输出口通过压力管道与压力室内的底部反压管道连通。本发明将压力控制器与隔离器进行改良结合,实现控制器隔离器一体化操作,解决了因溶液腐蚀皮圈造成的漏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6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30592.0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统一的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简化预测方法,结合已有四种相对渗透系数经典模型和已有土-水特征曲线分形模型,提出一种统一的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简化预测模型及参数模型取值方法-基于压力板试验测得土-水特征曲线实测数据,得到测量基质吸力ψ0和测量饱和度Sr0-根据测量基质吸力ψ0和测量饱和度Sr0并结合土-水特征曲线分形模型,拟合得到测量分维数D0及测量进气值ψa0-根据测量分维数D0选取相应的f(Sr),并将测量进气值ψa0和f(Sr)带入预测模型进行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的预测。克服了已有经典非饱和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只适用于某一类型土的缺陷,且统一了已有经典非饱和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0246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07936.0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废旧轮胎减震抗震的加筋挡土墙及施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减震抗震性能,充分利用固体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施工方法包括:减震层的铺设:采用土工织物围成的袋体结构对废旧轮胎颗粒进行包裹形成减震体,将减震体分别沿着挡墙墙背和砂垫层进行铺设形成纵向减震层和横向减震层;填料和复合筋材的铺设:在纵向减震层和横向减震层围成的区域内铺设填料,并在填料中埋设多层复合筋材;每层复合筋材都包含一层土工格栅和多个绑扎固定在该土工格栅上的废旧轮胎,在一层复合筋材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填料虚铺;铺设复合筋材时应将其下面的填料整平,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筋中部开始,平行于挡墙墙面碾压。
-
公开(公告)号:CN10702302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79302.0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17/20 , E02D3/12 , C09K17/18 , C09K10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 C09K17/18 , C09K2103/00 ,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边坡加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植物茎和根系注浆的道路边坡加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道路边坡的坡面上撒播种植根系发达、生长能力强的禾本植物;2)待禾本植物自然枯萎后,剪去禾本植物上部的枝干,预留禾本植物茎;3)调制注浆液,注浆液的密度是1.2 g/cm3~2.0g/cm3;注浆液是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的混合物;4)通过禾本植物茎的禾本植物导管向禾本植物根系中注射注浆液;5)以禾本植物茎在地面上的出土处为圆心,向半径5厘米‑10厘米的圆内注射注浆液。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绿色环保、高可靠度、固化方便、粘附力强以及力学性能良好的基于植物茎和根系注浆的道路边坡加固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83967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21991.5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反向自平衡法及试验装置,包括浇筑好的上段桩和下段桩、设于中段桩内的荷载箱、试验控制装置、以及位移测量仪,锚索自由段穿过上段桩内的隔离管并在上段桩顶部留有一定自由长度,在锚索自由段和上段桩顶部之间设有加载油缸,锚索固定段与下段桩固定相连,上段桩和下段桩上还设有与位移测量仪相连的位移杆,先加载荷载箱使上段桩和下段桩发生相背位移,然后加载加上段桩顶部的载油缸使上段桩和下段桩发生相向位移,最后回收荷载箱,浇筑中段桩,分别测量记录两种情况下桩基的承载力情况和位移形变,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自平衡法上段桩的负摩阻力及荷载箱无法回收的缺点,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71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31751.X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8字形轮胎的柔性加筋土结构,涉及一种加筋土结构。本发明基本单元的结构包括8字形废旧轮胎(10)、高强塑料螺栓螺母(20)和建筑填料(30);在8字形废旧轮胎(10)中间连接有高强塑料螺栓螺母(20),在8字形废旧轮胎(10)内外孔隙处铺设有建筑填料(30);将若干8字形废旧轮胎10在一个平面内上下左右排列,构成平面网状结构;立体网状结构由上下多层平面网状结构组成。本发明易于压实,克服了可能由于变形过大而造成破坏;加筋土结构延展性、耐久性好,变形模量低,阻尼较高,抗震性能强,具有良好的变形适应性和长期稳定性;加筋土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加筋土结构充分利用废弃物和现场土料,减少环境污染和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09135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06961.9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的灌注桩基完整性检测系统,涉及一种灌注桩完整性检测技术。本系统的结构是:传感光纤(20)置于灌注桩(00)中,加热装置(30)、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和灌注桩完整性评价装置(40)前后依次连接;通过加热装置(30)对传感光纤(20)加热,通过传感光纤(20)感知桩基温度,通过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测量温度,通过灌注桩完整性评价装置(40)将将温度值换算成完整性。本发明能有效快速测量灌注桩基的完整性;能对灌注桩基的完整性进行长期、实时、在线监控;检测简便,可以满足各种灌注桩基要求;适用于各种灌注桩基完整性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54121.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旧轮胎加筋挡土墙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涉及边坡绿色可持续性评价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废旧轮胎加筋挡土墙的应用分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得到废旧轮胎加筋挡土墙碳排放量、总成本和社会效益系数,将废旧轮胎加筋挡土墙碳排放量、总成本和社会效益系数三个维度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到最终可持续性得分。本申请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对添加了废旧轮胎的挡土墙分别进行评估,然后将三者的评估结果标准化并加权整合成最终可持续性得分,提高了挡土墙可持续性评价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6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054067.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表征植物根系内部微观结构的单根抗拉试验离散元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试验根系的选择和备样;(2)微观力学性能测试;(3)根系内部图像采集:获取根系切片的SEM图,然后利用Inspect 3D软件进行匹配对中,再将根系微观结构图片进行叠加,对所有分层的三维重构,获得三维结构模型生成stl格式保存为文件;(4)根系微观结构的单根抗拉试验;(5)根系微观结构的离散元模型建立;(6)通过实测结果对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和修正。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大幅提高建模精度,并通过参数修正获得更高质的,更接近真实的模型,为研究根系抗拉强度这一具有表征性的重要指标提供了方向,对于根系结构内部微观力学性能研究以及固土护坡的深远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561975.8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束实验参数计算方法,首先依据工程场地选择张拉方式,进行两次单端分级张拉,根据各级预应力钢筋束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钢束摩阻系数和偏差系数进行拟合,并对张拉伸长量及张拉力进行算法预测及动态修正,最终将摩阻实验修正算法应用到实际工程张拉中。区别于传统工程施工时,摩阻实验与预应力张拉不可同时进行。将不同工况下数据测量代替传统的抽样运算,每次张拉时孔道内所有管道都可进行相应实验,并依据管道情况进行最终张拉预测修正。将传统的摩阻试验和实际张拉的两步工作通过该算法结合在一起,无需单独进行摩阻实验。将多级张拉代替原本需要多根孔道张拉,以此满足最小二乘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