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0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09321.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D7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鲨鱼皮表面微结构及锯齿状金属微纤维的振动加工方法,仿鲨鱼皮表面微结构及锯齿状金属微纤维的振动加工方法包括:在待加工件上形成第一表面微结构;将刀具移动至第一表面微结构沿刀具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对刀具施加振动轨迹和进给运动轨迹,利用刀具对待加工件的待切削平面切削,振动轨迹所在平面与待加工件的待切削平面垂直且与刀具的进给方向平行;控制刀具在振动轨迹中切入待加工件,将第一表面微结构挤压形成第二表面微结构,在下游侧形成新的第一表面微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仿鲨鱼皮表面微结构及锯齿状金属微纤维的振动加工方法,便于在待加工件上形成所需的表面微结构,能够提高加工效率,且使得待加工件的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2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9005.9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强化孔边倒角的工具头及孔边倒角强化设备,工具头包括:压头主体,设置为与超声振动装置连接,以在超声振动装置的带动下振动并围绕中心线旋转,压头主体具有在所述中心线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锤击部,围绕所述压头主体的中心线在同一圆周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其中,每个所述锤击部具有用于与待强化孔的孔边倒角接触的锤击面,所述锤击面设置为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在径向上向外倾斜,以在工具头设置为中心线与待强化孔的中心一致时,锤击面与待强化孔的孔边倒角平行。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对孔边倒角进行强化,并引入残余应力,有效提高承力孔的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0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64176.8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裂纹柔度法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及残余应力检测装置,裂纹柔度法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包括:在试样的表面确定切割位置、应力检测位置及应力检测方向;将柔性光栅粘贴到所述应力检测位置;在所述切割位置切割直线形的裂纹;采集所述柔性光栅在多个切割深度时的颜色信息;根据所述颜色信息分别获取所述柔性光栅在多个切割深度时的应变检测值;获取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并根据所述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获取与多个所述应变检测值一一对应的残余应力值;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通过柔性光栅进行残余应力的检测,检测精度和灵敏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860423.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弯匹配振动的内孔强化装置,其包括工具头、第一压电陶瓷组件以及第二压电陶瓷组件,工具头用于伸入连接孔;第一压电陶瓷组件连接于工具头,第一压电陶瓷组件用于产生沿连接孔的轴向的振动,以使工具头沿轴向往复振动;第二压电陶瓷组件连接于工具头,第二压电陶瓷组件用于产生沿连接孔的径向的摆动,以使工具头能够间歇抵接于连接孔的孔壁和/或倒角的表面。通过第一压电陶瓷组件产生沿连接孔的轴向的振动,带动工具头沿连接孔的轴向往复振动,补偿摆动过程中沿连接孔的轴向的速度分量,调控锤击的角度,使之与待强化表面的角度匹配,沿待强化表面的法向进行锤击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2332.5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N3/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作业车间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作业车间调度的优化目标对应的优先级规则,确定各作业任务的优先级组别,对同一优先级组别中的各作业任务对应的工序进行随机排序,并根据各优先级组别对应的优先级,对各优先级组别排序,以确定作业车间调度的多个初始工序序列,根据随机生成数与预设概率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初始工序序列,生成多个目标工序序列,利用遗传算法对各目标工序序列进行处理,确定作业车间的调度策略。本方法能够兼具快速寻优能力和全局寻优能力,进一步的,能够合理安排作业任务的加工机床、加工顺序和具体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缩短制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793819.2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孔的强化方法及强化装置。连接孔的强化方法包括S1、选择预设尺寸的强化装置,强化装置的工作段上沿自身周向的部分区域的直径不小于连接孔的孔径,且部分区域的直径小于孔径;S2、将工作段伸入连接孔内,并使工作段在连接孔内绕连接孔的轴向螺旋前进。强化装置包括工作段,工作段用于伸入连接孔内并绕连接孔的轴向螺旋前进,工作段包括抵接部与凹陷部,抵接部位于工作段上沿自身周向的部分区域,凹陷部位于工作段上沿自身周向的另一部分区域,抵接部用于抵持连接孔的孔壁,凹陷部能够与孔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润滑粉末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71821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86043.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变宽度微通道的振动微铣削加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解析当前变宽度微通道结构需求;S2:根据当前变宽度微通道结构需求确定目标振动装置、目标刀具、加工参数和目标刀具的振动轨迹和振动参数;S3:基于所述加工参数和所述振动参数,利用所述目标振动装置对所述目标刀具施加所述振动轨迹,且保持所述振动轨迹所处的平面与基体材料平面平行,以在所述基体材料上加工出目标变宽度微通道。本发明能实现变宽度微通道的高质高效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139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99694.4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磁致伸缩超声振动换能器振幅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超磁致伸缩超声加工系统的实际电流;力反馈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超磁致伸缩超声加工系统的力信号,根据力信号调节谐振电流;FPGA模块,用于根据实际电流与谐振电流确定超声电源的驱动频率,并获取目标谐振频率,根据力反馈测量模块输入的目标切削力和目标谐振频率获得目标驱动电压,以基于目标驱动电压和目标谐振频率对超磁致伸缩超声加工系统的超磁致伸缩超声振动换能器进行振幅稳定控制。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超声加工系统的阻抗特性变化,导致超声加工系统跟踪目标和振动性能改变,无法精确地实现频率跟踪和振幅稳定性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06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252297.5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2B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案化闪耀光栅的加工方法及系统,其中的方法包括:基于待加工光栅图案中各像素的色调信息,确定与各像素相对应的光波波长;基于光波波长确定待加工光栅图案中闪耀光栅的间距以及外部驱动装置的输入信号;基于输入信号及光波波长,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刀具按照预设轨迹进行切削运动;通过按照预设轨迹运动的刀具,在预设基底上加工形成与待加工图案相对应的图案化的闪耀光栅。利用上述发明能够实现高质量、图案化的闪耀光栅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87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319914.0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P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激励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该双激励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包括:第一超声结构,包括第一变幅杆、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一超声换能器;第二超声结构,包括第二变幅杆、第二连接头以及第二超声换能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主体以及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变幅杆,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变幅杆;刀具,设置于所述连接主体,所述刀具的刀尖用于执行切削动作;以及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超声换能器及所述第二超声换能器电连接,调节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使所述刀具的刀尖位置合成椭圆振动轨迹。提高刀具切削的准确度,保证切削精度,进而保证切削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