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坩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239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53050.7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坩埚装置。坩埚本体主体柱形,坩埚本体开设有中心容腔,中心容腔灌充金属试样;中心容腔周围设多个冷却孔,每个冷却孔中均安装有温度梯度调节块,温度梯度调节块在冷却孔轴向移动;坩埚本体下部有定位凸缘块,定位凸缘块下部的外周柱面开设多个散热槽;定位凸缘块上方的坩埚本体外周柱面开设多个热量辐射槽;在定位凸缘块顶面处的坩埚本体侧壁开设一个或者两个小通孔作为气体排放孔,气体排放孔将冷却孔和坩埚本体外部缓冲连通。本发明为超重力环境下定向凝固提供一种特殊的坩埚结构设计,解决了超重力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梯度难实现的关键难题,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高。

    超重力环境固定式多场耦合作用下材料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6123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38193.9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环境固定式多场耦合作用下材料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吊装密封舱、承力架、高温炉、力学测试装置、缓冲装置;吊装密封舱内部固定安装有承力架和高温炉,承力架罩在高温炉上,缓冲装置安装于高温炉内的底部,力学测试装置上下两端连接在承力架顶部和高温炉底部内,试样连接安装在力学测试装置末端。本发明解决高速旋转状态下体积力-面力-温度耦合作用下材料动态性能测试的难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超重力环境悬挂式多场耦合作用下材料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61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39151.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环境悬挂式多场耦合作用下材料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吊装密封舱、承力架、高温炉、力学测试装置、缓冲装置;吊装密封舱内部固定安装有承力架和高温炉,承力架罩在高温炉外,缓冲装置安装于高温炉内的底部,力学测试装置上下两端连接在承力架顶部和高温炉底部内,试样连接安装在力学测试装置末端。本发明解决高速旋转状态下体积力-面力-温度耦合作用下材料动态性能测试的难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一种基于直流电脉冲的增强增韧Ti-6Al-4V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50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7266.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脉冲的增强增韧Ti‑6Al‑4V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热加工态Ti‑6Al‑4V合金板材切取为拉伸试样,经机械研磨、超声清洗、恒温烘干后,通过电源接通直流电脉冲处理,由继电器精确地控制电脉冲作用时长,通过改变一系列电脉冲作用时长和电流密度,获取在不同直流电脉冲条件下的增强增韧Ti‑6Al‑4V合金,并得到Ti‑6Al‑4V拉伸试件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的直流电脉冲处理方法,数微秒级别的通电周期极短,且操作简易便捷,协同地实现了Ti‑6Al‑4V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显著提升。

    一种双相亚共晶铜锆合金及其超重力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7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49623.X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亚共晶铜锆合金及其超重力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电解铜和金属锆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真空熔炼和浇注,得到浇注铸锭;将浇注铸锭依次进行切割、研磨、超声清洗和烘干,得到铜锆原材料;然后将铜锆原材料加工成若干个铸锭,并将铸锭置于坩埚内部;将坩埚整体置于马弗炉内进行真空加热并保温;待保温结束后,将坩埚置于离心机的挂杯内部,随即启动离心机导致铸锭转动,待坩埚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块体铸锭。本发明在Cu‑Zr合金真空熔炼和常重力凝固基础上施加了超重力场,仅通过改变超重力场强度来调控初生相和共晶组织的形貌和分布特征,高效便捷地优化了铸态铜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并保持了良好的延伸率。

    用于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的离心超重力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04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0259142.5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的离心超重力实验装置。包括离心主机、转子系统、实验腔、升降系统和下驱式主轴复合体;转子系统和下驱式主轴复合体装在实验腔内,实验腔底部通过缓冲结构装在装置底座上,离心主机安装在实验腔侧方的装置底座上并下驱式主轴复合体下端连接,下驱式主轴复合体上端和转子系统连接,升降系统装在装置底座上且位于实验腔上方,升降系统和实验腔盖连接。本发明实现离心超重力下材料高通量制备,以及体积力‑面力‑温度耦合作用下材料持久、蠕变、疲劳、热机械疲劳等性能的高通量测试,装置结构有效,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气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883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10853689.5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气冷系统。包括进气管、坩埚支撑体、冷却底座、冷速调节环、坩埚、排气盖和排气管;坩埚支撑体置于最底部,坩埚支撑体顶面上安装冷却底座,冷却底座上安装坩埚,坩埚顶端安装排气盖,坩埚中部套装冷速调节环;在坩埚上设置有中心容腔、冷却孔、温度梯度调节块、热量辐射槽、定位凸缘块、散热槽和气体排放孔;坩埚支撑体内部开设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下端穿出坩埚支撑体底部外壁和进气管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与冷却气源相连。本发明为超重力环境下定向凝固提供一种特殊的坩埚结构和气冷系统设计,解决了超重力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梯度难实现的关键难题,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高。

    超重力环境下材料定向凝固熔铸的高温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1435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10853025.9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环境下材料定向凝固熔铸的高温加热系统。固定于超重力试验舱中,炉体承载体置于下炉体的下腔体隔热层底部,加热腔体置于炉体承载体上,加热腔体外分别和上炉体的上腔体隔热层、中炉体的中腔体隔热层、下炉体的下腔体隔热层之间填充有莫来石保温层;加热腔体分为上下部分,内部加工有螺旋状凹槽并装有发热体;坩埚支撑座内部有一个用于定向凝固冷却气体通入的通气管道。本发明配合超重力环境,可加热高转速条件下材料定向凝固熔铸样品,解决了高速旋转状态下定向凝固熔铸加热的关键难题,填补了国内技术行业的空白,且装备简单、操作方便。

    用于离心超重力装置的下驱式主轴复合体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31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0259773.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超重力装置的下驱式主轴复合体。传动结构包括机械传动机构和密封润滑机构,主轴上端和扭矩输入机构连接,主轴中部安装有机械传动机构和密封润滑机构,主轴下端安装有扭矩输出机构;扭矩输出机构和外部旋转驱动力连接,带动主轴旋转,主轴经机械传动机构和密封润滑机构套装在离心超重力装置的实验腔底板中心孔中,主轴上端将旋转动力传递到扭矩输入机构,经扭矩输入机构带动离心超重力装置的实验腔内的离心主机作离心超重力运动。本发明解决了高速旋转状态下现有主轴无法同时满足过载保护、高真空、随时更换润滑油等特殊要求的关键难题,方便安装更换,高速工作安全可靠。

    机载超重离心模拟装置的多功能实验舱

    公开(公告)号:CN110605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0853672.X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超重离心模拟装置的多功能实验舱。舱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上端开口,舱体的两侧侧壁向外连接有舱体吊耳,两侧的舱体吊耳铰接连接到超重力离心机的吊篮转臂上,上密封穹顶通过螺栓安装连接到舱体的腔体开口端面并密封连接;上密封穹顶装有舱体接口件,舱体接口件包括通讯上密封舱盖和通讯舱体,舱体内底面固定安装有布线支架和供气支架,舱体上开设有接线孔和第一安装孔,接线孔处安装接线电极,第二安装孔中安装冷却气体阀装置,冷却气体经管路连接到冷却气体阀装置,冷却气体阀装置经供气支架上的管路和舱体内的试验仪器进出气口连通。本发明解决超重力环境下放置实验装备的难题,实验舱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案且安全系数较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