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钢衬开孔的灌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465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4571.6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钢衬开孔的灌浆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灌浆方法在达到加固围岩、提高围岩承载力目的的同时,还应该保证钢衬的完整性、强度,减小结构渗漏和结构破坏的可能性。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隧洞的扩挖处理,而无需对钢衬开孔,即可完成灌浆。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对隧洞围岩的固结灌浆处理。

    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7977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72166.0

    申请日:201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对围岩进行预处理,消除岩柱型岩爆风险,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a、改两头掘进为独头掘进;b、常规掘进爆破,掘进爆破进尺为1.8m-2m/爆破循环;c、应力解除爆破;d、出渣并完成支护后进行下一个常规掘进爆破循环和应力解除爆破循环,直至贯通整个岩柱。本发明主要用于两头掘进的深埋交通隧洞和深埋水工隧洞。

    深埋隧洞围岩开挖响应系统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9652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001273.9

    申请日:2012-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隧洞围岩开挖响应系统性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围岩开挖响应系统性监测方法,为评价深埋隧洞运行期间的围岩稳定特征和支护结构安全提供准确的原位测试数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a、开挖与主测试洞平行的辅助测试洞;b、布置应力监测断面、声发射监测断面、光纤光栅监测断面、多点位移计监测断面;c、开挖主测试洞,记录开挖过程中各监测仪器的测试数据;d、主测试洞开挖过程中或待主测试洞开挖完成后,布置波速监测断面和锚杆应力监测断面;e、封闭主测试洞两端,向封闭区注水并施加压力,监测内水压力对围岩松弛破坏的影响;f、通过长期监测获得实测数据。本发明适用于深埋隧洞工程中。

    深埋隧洞围岩开挖响应系统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965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1273.9

    申请日:2012-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隧洞围岩开挖响应系统性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围岩开挖响应系统性监测方法,为评价深埋隧洞运行期间的围岩稳定特征和支护结构安全提供准确的原位测试数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a、开挖与主测试洞平行的辅助测试洞;b、布置应力监测断面、声发射监测断面、光纤光栅监测断面、多点位移计监测断面;c、开挖主测试洞,记录开挖过程中各监测仪器的测试数据;d、主测试洞开挖过程中或待主测试洞开挖完成后,布置波速监测断面和锚杆应力监测断面;e、封闭主测试洞两端,向封闭区注水并施加压力,监测内水压力对围岩松弛破坏的影响;f、通过长期监测获得实测数据。本发明适用于深埋隧洞工程中。

    分层交错式地下调压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334252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211745.3

    申请日:2013-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层交错式地下调压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分层交错式地下调压室结构,以保证不良地质条件下大规模水电站地下调压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围岩稳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分层交错式地下调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若干子调压室,各子调压室在竖直方向上分层交错布置,且相邻两层子调压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子调压室连通的连廊;位于最底端的子调压室底部开设用于与引水隧洞连通的阻抗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电站工程中。

    一种水电站取水口临时拦截悬移质泥沙的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080479U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220658514.2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取水口临时拦截悬移质泥沙的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站取水口临时拦截悬移质泥沙的复合结构,以确保清水进入引水道,将悬移质泥沙拦截于拦污栅前,方便进行集中抽排,确保拦污栅上游的门前清,有效处理取水口的悬移质泥沙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电站取水口临时拦截悬移质泥沙的复合结构,水电站取水口设有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栅迎水面分区域铺设钢板、土工格栅或土工布,钢板铺设于拦污栅下部并经螺栓锚固,土工格栅或土工布铺设于钢板顶部以上区域,土工格栅或土工布通过扁钢和螺栓锚固于拦污栅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一种混凝土墩墙联系支撑梁系端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247820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51352.3

    申请日:2011-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墩墙联系支撑梁系端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实现混凝土墩墙同联系支撑梁系分开浇筑的混凝土墩墙联系支撑梁系端部结构,增加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墩墙联系支撑梁系端部结构,包括多个混凝土墩墙及连接在混凝土墩墙之间的联系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在与联系支撑梁结合部位的混凝土墩墙上设置扩大键槽,联系支撑梁的两端伸入该扩大键槽内且在结合部位填充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73935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192705.2

    申请日:2009-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以抑制集石坑内水流旋滚,改善水流条件、减少水头损失,提高集石稳定性,方便集石坑施工期的开挖与混凝土浇筑施工,运行期集石坑检修的机械化交通及清渣运输。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具有一组沿水流方向布置在引水隧洞底部的集石坑室,各集石坑室之间通过隔墙隔开,集石坑室顶部设置一组横梁,其特点是所述集石坑室共有4-6个,其中上游段3-4个集石坑室上部各横梁之间的净间距为30-40cm,下游段余下最后1-2个集石坑室上部各横梁之间的净间距为70-80cm。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引水隧洞中。

    分流墩式差动调压室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73934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192132.3

    申请日:2009-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流墩式差动调压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程量小的分流墩式差动调压室,改善调压室底板在水力压差作用下的受力分布情况,以提高整个调压室的结构安全性。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分流墩式差动调压室,具有引水隧洞,其上方与竖直布置的升管连通,升管顶端与调压室大井连通,底端通过回流孔与调压室大井底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隧洞内中间位置设置与调压室底板连成一体的分流墩。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特别是大流量、长引水隧洞、大容量的水电工程。

    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47724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05917.4

    申请日:2011-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建筑物布置简单、工程投资节省的泥石流排导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泥石流排导结构,在天然沟谷的沟口位置设置堆渣场,堆渣场内弃渣堆积形成渣坝,渣坝和沟谷内形成库容,其特征在于:渣坝上游库内设置高、低两个高程且水平向错开的排水洞高位进口和排水洞低位进口,两者分别经高位排水洞洞身段和低位排水洞洞身段连接共用洞身段的一端,共用洞身段另一端与排水洞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