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的双层结构叶片和燃气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47380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83789.5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的双层结构叶片和燃气轮机,叶片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设在外壳限定的腔室中并与外壳形成环绕内壳的环形流道,内壳位于前缘流道与尾缘流道之间,内壳内限定出与进气口连通的内壳流道,内壳的靠近尾缘流道的一侧设有开口以便内壳流道与环形流道的进气端连通,环形流道的出气端与尾缘流道连通,其中,内壳流道内的冷却气进入环形流道后流经外壳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中的每一者对应的内壁面,进入尾缘流道。通过双层结构设计在外壳和内壳之间限定出环形流道,能够显著增加冷气在叶片内部的换热面积,大大提升冷却效率和换热能力,显著提高对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冷却效果。

    一种重型燃机进气缸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230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39034.8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燃机进气缸,包括进气缸外流道、进气缸内流道和支板组件,进气缸外流道和进气缸内流道通过支板组件连接,进气缸外流道和进气缸内流道提供外部气体进入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支板组件包括截面为翼型结构的多条支板,多条支板包括零弯角翼型支板和改善进气缸出口气流均匀性的非零弯角翼型支板,零弯角翼型支板的截面翼型的中弧线为直线,非零弯角翼型支板的截面翼型的中弧线为曲线。支板组件中设置非零弯角翼型支板改善该处位置的流场状态。支板组件中零弯角翼型支板和非零弯角翼型支板搭配设置,可提高进气缸出气口处的气流均匀性。

    适用于透平叶片的气膜冷却组件及燃气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9778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84539.5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透平叶片的气膜冷却组件及燃气轮机。所述适用于透平叶片的气膜冷却组件包括设在透平叶片的气膜孔以及设在透平叶片的外壁面的导流罩,导流罩与透平叶片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罩腔,罩腔与气膜孔的出口连通,在透平叶片的外壁面上,气膜孔的入口的投影、气膜孔的出口和导流罩的开口的投影依次排布。本发明实施例的适用于透平叶片的气膜冷却组件具有好的换热冷却效果。

    透平静叶、透平静叶环和燃气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9754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80669.1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平静叶、透平静叶环和燃气轮机,透平静叶包括叶身和缘板,叶身与缘板相连并沿叶身的高度方向排列,缘板具有沿叶身的厚度方向相对的周期面,周期面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沿叶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密封槽的内腔包括沿密封槽的深度方向排列的密封段和冷却段,密封段适于供密封片配合,缘板背离叶身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段连通的第一冷却孔,周期面上还设有与冷却段连通的第二冷却孔,本发明提供的透平静叶具有冷却可靠度高,缘板的低周疲劳寿命高的优点。

    一种面向重燃轴流压气机通流性能模型数据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0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06268.4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重燃轴流压气机通流性能模型数据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轴流压气机高精度性能数据的数据收集;基于给定数据的内置经验模型修正;应用修正模型进行性能预测。本发明开创性地创建了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通流性能模型领域,通过在二维设计阶段引入高精度的数据校准技术,显著提升设计精度,减少设计迭代次数,基于收集的压气机高精度性能数据,对通流性能分析过程中采用的经验模型进行修正,匹配目标性能指标参数,从而形成更加精确的模型,采用修正后的模型对机器进行性能预测,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性能计算结果,修正模型也可为机器变工况、变工质等模化形式进行精确的性能预测。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C型气膜孔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6868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03508.2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传热与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C型气膜孔冷却结构,包括开设在热端固体壁上的若干个气膜孔,气膜孔倾斜开设,气膜孔包括圆柱段,圆柱段的一端连通有扩张段,圆柱段远离扩张段的一端设置有冷气入口,扩张段远离圆柱段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型线,出口型线为C型的冷气出口,扩张段朝向圆柱段的一端设置有入口型线,通过直纹面连接出口型线与入口型线构成C型的扩张段。本发明的气膜孔能够有效继承分叉孔和收敛缝形孔的优点,可形成理想的反肾涡结构,促进冷气沿横向的扩展,增大气膜展向覆盖面积,提升气膜附壁效果,从而提高气膜冷却效率,同时可抑制孔内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损失。

    多级透平级间匹配周向位置优化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09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48299.X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级透平级间匹配周向位置优化方法和装置,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燃气轮机对应对应多级透平的优化变量构建的透平模型,求解出多级透平的总‑总效率和第二级静叶、第二级动叶的叶片平均温度,以表达优化变量和叶片平均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BP神经网络为基础,使用GA遗传算法对优化变量进行多目标优化,以根据优化后的目标优化变量,预测总‑总效率和叶片平均预测温度;求解出目标总‑总效率和第二级静叶、第二级动叶的目标叶片平均温度;根据总‑总效率和叶片平均预测温度,与目标总‑总效率和目标叶片平均温度的差绝对值,完成优化,由此,实现多级透平级间匹配周向位置的快速精确优化,提升多级透平的气动性能。

    电火花打孔装置和电火花打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7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96601.4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火花打孔装置和电火花打孔方法。本发明的电火花打孔装置,包括:电极夹头,电极夹头具有多个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电极卡槽;多个工具电极,工具电极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多个工具电极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电极卡槽内,工具电极的固定端从相应的电极卡槽的开口伸入电极卡槽内;多个锁紧件,多个锁紧件设在电极夹头上,多个锁紧件一一对应与多个工具电极的固定端相配合;多个调节件,多个调节件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电极卡槽内,多个调节件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工具电极相连,调节件可带动与其相连的工具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火花打孔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可提高打孔效率的优点。

    一种带有间断V形肋的冲击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07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32229.0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间断V形肋的冲击冷却结构,包括直肋、V形肋、射流孔。多条直肋平行排列在冲击靶板的内壁面,相邻两条直肋之间形成冷却流道。多个V形肋等间距排列在冲击靶板的内壁面且位于冷却流道内,相邻冷却流道内的V形肋朝向相反。多个射流孔贯穿布置在射流板,射流孔的数量与V形肋的数量相等,每个射流孔的射流驻点都靠近对应V形肋的开口处。壁面射流与邻近的V形肋和直肋相互作用,产生高传热性能,靶板上的间断V形肋和横流方向的直肋,避免了靶板表面上低速流动死区,提高了整个冲击冷却系统传热与冷却强化能力,提高了靶板表面传热与冷却均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