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92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21527.9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增强混凝土-钢管-FRP复合管,包括由内向外同轴布置的FRP圆管、薄壁钢管、织物增强混凝土,且FRP圆管与薄壁钢管之间灌注有细粒混凝土;接口处外表面通过栓钉设有钢套环,且在钢套环下面设有密封橡胶垫。本发明中,管材内层采用树脂纤维增强材料,具有耐腐蚀、耐疲劳、重量轻等优点,成型后的管材内壁光滑,不生长微生物,通水量大,使用寿命长,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由于中间夹层采用了钢管,使得复合管具有更高的承压能力和更大的刚度;外层的织物增强混凝土对内部钢管和FRP有进一步的约束作用,使得管材的承压能力和抗压能力进一步增强,而且织物增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渗性,使得管材的使用寿命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532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28133.7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多叶砖砌体墙抗震性能的TRC的加固方法,属于砌体墙的修复加固和施工技术领域。首先在待加固墙体钻取多个贯穿圆孔,用FRP筋锚杆穿过所述的圆孔;然后在待加固墙体表面涂抹高性能混凝土,对纤维编织网进行环氧树脂浸胶,在纤维编织网表面再涂抹一层高性能混凝土;若一层纤维编织网无法满足墙体抗震性能提升要求时,可铺设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纤维编织网;湿水养护至所述高性能混凝土龄期。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多叶砖砌体墙面内抗剪和面外抗弯性能,降低了砌体结构在地震中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避免了FRP加固使用环氧树脂带来的与砌体材料的不适应性;有效改善了ECC加固增强效率低的不足;并有效提高了多叶砖砌体墙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12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29668.4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TRC内壁格栅式永久性模板制作方法,属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模板制作方法。TRC内壁格栅式永久性模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纤维编织网表面浸胶及喷砂处理;步骤2、安置TRC永久性模板格栅式内壁所需的内模;步骤3、外模安装;步骤4、安置纤维编织网;步骤5、浇筑高性能精细混凝土及养护;步骤6、脱模。通过上述过程制作完成后,模板内壁表面呈现格栅式特征,形成TRC内壁格栅式永久性模板。该模板通过增大现浇混凝土与模板交接处的表面积,这样既能保证在完成浇筑后两者之间的粘结性能,使界面处不容易发生剪切剥离破坏,又可以减轻传统永久性模板的重量,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更为轻质高强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54326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66460.2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液喷射器增效的双喷射式制冷装置,属于低品位能源利用和制冷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低温热源驱动的喷射式制冷装置,在传统喷射式制冷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气液喷射器和气液分离器;蒸发器通过气液喷射器和气液分离器与气气喷射器连接;冷凝器通过气液喷射器、气液分离器和膨胀阀门与蒸发器连接;冷凝器通过气液喷射器、气液分离器和循环泵与发生器连接。本发明利用气液喷射器代替了膨胀阀门的部分作用,回收利用了原来在节流过程中浪费的部分膨胀功,提高了传统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0012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01919.5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T7/00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8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板抗爆响应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技术爆破效果预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爆炸实验数据,对爆炸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爆破响应数据;构建爆破数据对抗网络,使用爆炸实验数据和爆破响应数据对抗网络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好的爆破数据对抗网络生成虚拟爆炸实验数据集;构建爆破响应预测模型,使用虚拟爆炸实验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使用爆破响应预测模型预测爆破响应数据;对爆破前数据和爆炸响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获得综合爆破响应系数。本发明通过虚拟数据,增强了数据样本的多样性和覆盖范围,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构建了抗爆响应的综合指标,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抗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66556.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单轴应变高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涉及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领域,包括组合钢管、T形压头、多个位移计和应变片;组合钢管包括相互套接的钢管一和钢管二,钢管一内部形成容纳混凝土试样的载样通道;T形压头一端连接试验机,另一端进入载样通道从混凝土试样的两端形成抵接,在试验机的驱动下,两T形压头相向运动对混凝土试样形成压缩荷载;钢管二过盈配合在钢管一的外周侧形成预应力,钢管二的外周环向布置若干用于测试混凝土侧向应力和侧向应变的应变片;位移计通过监测两T形压头间距变量来测试混凝土的轴向变形。该装置可测试荷载下混凝土在近似单轴应变状态的轴向应力、侧向应力和体积应变关系,且测试压力范围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56503.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健康状态评估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步骤包括:采集待评估桥梁的平均每立方米结构所使用的混凝土与钢筋质量之和、桥梁所使用钢材以及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之和、泊松比、桥梁使用年限;根据桥梁强度数据、刚度数据和桥梁使用年限生成第一评估指数,将其与预设的第一评估阈值相比较,并在第一评估指数小于第一评估阈值时采集桥梁的负荷参数数据及工作环境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桥梁的综合评估指数与预设的综合评估阈值相比较,将待评估桥梁健康状态分为三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在保障公共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优化资源分配和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7999.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免拆模板构件的制备方法,根据现场要求确定梁或柱的结构尺寸制作导电免拆模板;导电免拆模板包括底面导电免拆模板和固定在底面导电免拆模板边上的侧面导电免拆模板,在铺设的碳纤维板内浇筑导电细粒混凝土,在浇筑导电细粒混凝土中嵌装纤维编织网,并在导电细粒混凝土的两侧内嵌装碳纤维筋和碳纤维螺杆,完成底面导电免拆模板和侧面导电免拆模板的制作;之后,将侧面导电免拆模板安装在底面导电免拆模板左右两侧上方构成梁的结构,再在底面导电免拆模板前后两侧安装侧面导电免拆模板构成柱的结构;在拼装好的梁或柱构件内侧设置一圈钢筋,之后,将搅拌好的海水海砂混凝土浇筑在拼装好的导电免拆模板中,浇筑完成后对海水海砂混凝土表面作抹平收光处理,并在湿润环境下养护至龄期,完成导电免拆模板构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69814.9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04G23/02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抗剪加固方法及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抗剪加固方法包括有凿毛开槽、FRP筋张拉和填胶以及TRC加固。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确定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侧FRP筋及梁内箍筋的间距和直径以及TRC层数和纤维编织网规格,确定构件几何尺寸;确定碳纤维筋、箍筋、纤维编织网、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参数;建立TRC复合嵌入式预应力FRP抗剪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加固后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本发明的抗剪加固方法加固效果更好,质量更高,能够有效增强加固梁的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满足加固修复的要求;本发明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能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931711.5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高层建筑的地震需求分析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领域,提供了一种贝叶斯‑神经网络高层建筑地震需求与易损性预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高层建筑地震响应快速预测模型,可以极大减少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工作量。对于同一类超高层建筑,只需输入结构的材料特性、结构特性和地震动强度即可估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此外,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震需求模型,同样考虑了材料特性、结构特性和地震动强度的影响,而模型未知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为考虑需求模型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可行途径。本发明提出的地震易损性快速预测方法,有助于对震后高层建筑开展快速性能评估,对制定震后结构维护加固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