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18786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48191.3
申请日:2008-06-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4B1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39 , C04B2103/0051 , C04B2103/445 , C04B2103/58 , C04B2111/343 , C04B14/04 , C04B14/104 , C04B20/0076 , C04B24/2611 , C04B24/2652 , C04B24/32 , C04B28/02 , C04B210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的用途。本发明采用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在不损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性能,达到混凝土防裂的目的。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可以直接在混凝土内部供应湿度,有效地控制了自收缩的产生,也使水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水化,解决混凝土的自干燥问题。还可以利用其颗粒细度小、易分散、强吸水性等特点来定量控制自养护组分的掺加量,进而控制水化水分含量来实现分阶段自养护的目的,达到施工快速简便,实现结构抗裂要求。本发明通过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来调节混凝土内部湿度来达到改善收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009C
公开(公告)日:2002-07-03
申请号:CN99120056.X
申请日:1999-11-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4B24/22 , C04B24/12 , C04B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39 , C04B2103/30 , C04B2103/302 , C04B24/003 , C04B24/22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缓凝保塑剂,它由缓凝保塑组分如氨基三甲又膦酸即ATMP和减水组分如β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复合而成,以代替原来的以糖类、酸类和无机盐类等缓凝组分与减水组分所组成的减水缓凝剂,它不仅可以显著减少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改善水泥与外加剂兼容性,而且能够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这种混凝土外加剂特别适用于制备高气温条件下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及各种高性能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15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383857.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4/28 , C04B14/10 , C04B18/12 , C04B111/34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侵蚀高石灰石掺量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所述抗侵蚀高石灰石掺量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含量的组分:石灰石粉859~944kg/m3,煅烧高岭土236~684kg/m3,水泥215~708kg/m3,水502~577kg/m3,减水剂为11~24kg/m3,聚乙烯醇纤维6.5~39kg/m3。本发明具有抗开裂,抗侵蚀,低碳环保,高延性,抗压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的特点。本发明原料中采用高掺量石灰石完全替代常规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石英砂、石英粉或细砂这类惰性填充料等特点,其内的纤维能够高效阻碍复合材料细痕裂缝扩展,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优异,大大促进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且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方便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223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1598296.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化硅酸钙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即是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水化硅酸钙(C‑S‑H)纳米薄膜的方法,首先将一定钙硅比的水化硅酸钙粉末煅烧,然后将煅烧后的粉体利用钢模压制成靶材,之后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衬底表面沉积一定厚度的薄膜,最后将薄膜样品放入氢氧化钙饱和水溶液中浸泡,即可得到水化硅酸钙的纳米薄膜。本发明为微观尺度上水化硅酸钙微观形貌的观测、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98296.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化硅酸钙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即是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水化硅酸钙(C-S-H)纳米薄膜的方法,首先将一定钙硅比的水化硅酸钙粉末煅烧,然后将煅烧后的粉体利用钢模压制成靶材,之后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衬底表面沉积一定厚度的薄膜,最后将薄膜样品放入氢氧化钙饱和水溶液中浸泡,即可得到水化硅酸钙的纳米薄膜。本发明为微观尺度上水化硅酸钙微观形貌的观测、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22000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592618.0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超分散高纯态纳米水泥的方法,方法以分析纯的正硅酸四乙酯、硝酸钙、硝酸铝、硝酸铁、去离子水、丙醇、柠檬酸和聚乙二醇400为原料。具体合成步骤为:按一定的化学计量比分别制成正硅酸乙酯的丙醇溶液和金属硝酸盐‑柠檬酸螯合物的混合液,然后将两者混合并加入聚乙二醇制成溶胶,将所得溶胶在65‑75℃静置后得到凝胶,再经熟化20‑22 h后高温煅烧和粉磨,即得到超分散的高纯态纳米水泥。本方法模拟水泥烧成过程的效果好,产物纯度高、细度大,能耗较传统方法节约25.1%‑41.6%,具有快速、高效和绿色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0081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10027773.8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铝酸三钙的方法,以分析纯碳酸钙CaCO3和分析纯γ相氧化铝γ‑Al2O3为原料,球磨后在真空度为(30‑50)Pa、脉冲比(ON/OFF)为(6/1‑48/8)和轴向压力为(1‑3)kN的条件下,控制放电等离子烧结炉的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当样品温度降至(60‑90)℃时取出磨细成尺寸小于20μm的颗粒,即得到铝酸三钙。本方法简单方便,合成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0‑20)倍,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1844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4079.0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4B28/00 , E21D11/10 , C04B24/42 , C04B10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封油库的喷射混凝土,包括水、水泥、骨料和外加剂,所述的外加剂包括改性有机硅防水材料、高效减水剂、无碱速凝剂和纤维素醚,其中,有机硅防水材料、高效减水剂、无碱速凝剂、纤维素醚的加入量分别为水泥重量的0.02~0.1%、0.8~1.2%、6~8%、0.03~0.05%。本发明的高抗渗性能和高粘结强度的喷射混凝土可用于地下水封油库,可以解决由粘结力不够而导致的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1585542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62820.2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1B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C 3 S矿物的合成技术,将正硅酸乙酯加水进行水解,将正丙醇和Ca(NO 3 ) 2 水溶液与水解的正硅酸乙酯溶液混合形成均匀的溶液,在催化剂硝酸作用下搅拌反应得到溶胶,并逐渐形成凝胶,经蒸发干燥后,将凝胶煅烧得到C 3 S矿物。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所合成的C 3 S矿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在X-射线衍射图谱中发现C 3 S的特征峰非常明显,峰值强度高,而C 2 S和f-CaO的特征峰十分微弱,不甚明显。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技术合成的C 3 S矿物是高纯度的。通过比对标准粉末衍射卡片(PDF卡片),发现所得到的高纯度的C 3 S相最接近于单斜晶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63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97062.0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46 , C04B2103/58 , C04B14/104 , C04B14/20 , C04B24/2611 , C04B24/2652 , C04B24/32 ,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现代混凝土水胶比低、矿物外加剂量大品杂的特点,其内部水分难以满足胶凝材料充分水化要求,且外部供水养护效果不佳而研发的一种新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用智能减缩剂制备工艺流程,及其作为混凝土减缩剂可以智能化地在混凝土内部提供湿度,其掺量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0.03-0.05wt%。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减缩剂对混凝土内水分有一定的保持作用,其水分在混凝土材料内部能够形成智能释放养护机制,在不明显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智能减缩剂,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性能,达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