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123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49773.6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软模板的结构调控制备优良电化学性能的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1)将镍钴锰源和碳酸盐、表面活性剂溶于蒸馏水中,充分溶解,两溶液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并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反应得到三元前驱体。(2)按照摩尔比称取步骤(1)所得到的Ni1/3Co1/3Mn1/3CO3前驱体、称取锂源,将两者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所得到的混合样品在马弗炉空气气氛下进行分步烧结,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形貌结构改善的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出了以表面活性剂软模板限制作用改善的倍率和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良好的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5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51194.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多孔三维石墨烯添加量制备高性能的磷酸铁锂/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1)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石墨氧化物。(2)将铁源和磷酸盐分别溶于蒸馏水,调节pH值,抽滤,洗涤,烘干,得FePO4。(3)将FePO4置于氧化石墨悬浮液中,加入NiCl2·6H2O,超声处理,抽滤,洗涤,干燥,煅烧得到FePO4/3DG粉末。(4)将FePO4/3DG粉末(或FePO4)、锂源和碳源,煅烧后获得LiFePO4/3DG/C(或LiFePO4/C)。本发明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电化学性能优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17365.6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酸铁水热合成高性能磷酸铁锂/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1)将铁源、磷源溶于蒸馏水中,用氨水调节pH后水热反应,得FePO4;(2)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水溶液,超声,水热反应,冷冻干燥,得三维石墨烯;(3)将FePO4放入氧化石墨溶液中,超声后水热反应,冷冻干燥,煅烧即得到FePO4/3DG复合材料;(4)将FePO4/3DG、锂源、碳源加入无水乙醇中,研磨后预烧,加入碳源后煅烧,即得到LiFePO4/3DG/C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污染程度小,制得的复合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11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831135.2
申请日:2014-12-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7 , H01M4/1399 , H01M4/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掺杂结合原位聚合合成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铁盐、磷酸盐、苯胺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FePO4/PANI前驱体,再将FePO4/PANI前驱体、锂源、氟离子掺杂源和钒离子掺杂源混合后研磨充分,在氩气保护气下,于200℃-500℃下预烧4-6小时,冷却后再次研磨,于600℃-1000℃下烧结8-15小时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即LiFe1-xVx(PO4)(3-y)/3Fy正极材料,其中:x,y=0.01~0.1。本发明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原位聚合抑制了颗粒的增长,复合掺杂促进了材料的离子扩散速度,并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38146.6
申请日:2016-05-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36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结合两步烧结制备铁和氟复合掺杂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1)将锰源和强氧化剂溶于蒸馏水中,于反应釜中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在80~180℃的条件下反应6~20 小时,得到MnO2粉末;(2)将MnO2、锂源、氟离子掺杂源和铁源研磨得到混合物;(3)在马弗炉中将混合物在温度200~600℃烧结2~8 小时,研磨,于650~850℃烧结10~30小时,即得LiFexMn2‑xO4‑2xF2x,其中:x=0.01~0.2。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出结晶良好、颗粒细小且表面光滑和形貌规则均一的铁、氟复合掺杂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包括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均得到较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0392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16793.6
申请日:2012-10-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步法烧结制备碳包覆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以硝酸铁、磷酸氢二铵、苯胺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FePO4/PANI前驱体,再将前驱体与乙酸锂及碳源(抗坏血酸)混合后研磨充分,在氩气为保护气的气氛烧结炉中,将研磨充分后在200℃-500℃下预烧5小时,待冷却后取出进一步研磨,随后在600℃-1000℃高温烧结8-15小时后即得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制备的材料具有比较理想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1706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07473.7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25D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极法制备良好光催化性能的双壁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采用石墨电极—钛片—石墨电极三电极氧化体系,以具有高电阻率、高黏度的乙二醇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通过改变氟化铵和水分的含量,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双壁TiO2纳米管。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采用三电极体系,在钛片的两表面均制备出更好垂直取向性、高长径比、管貌均匀和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双壁TiO2纳米管阵列;大幅度提高了比表面积,有效地提高了钛片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5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4172.7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PEG复合体系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3V2(PO4)3改性的流变相方法。以过氧化氢水溶液与五氧化二钒混合反应得到五氧化二钒水凝,以五氧化二钒水凝胶、磷酸氢二铵、氢氧化锂和聚乙二醇为原料一步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的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焙烧,使V5+完全还原成V3+并且同时生成产物Li3V2(PO4)3。本发明简单方便、易于控制、成本低;简化了合成工艺,提高了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86668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045635.5
申请日:2010-01-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铁氧体纳米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以Co(CH3CO2)2·4H2O、Fe(NO3)3·9H2O和多羟基羧酸为原料,分析纯乙二醇甲醚和水混合为溶剂,且体积比为(7~9)∶1,取Co(CH3CO2)2·4H2O、Fe(NO3)3·9H2O溶解在上述混合溶剂中,然后向此溶液中加入多羟基羧酸,在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分析纯氨水,调节pH值至6左右,在70℃水浴条件下缓慢蒸发形成棕色溶胶,然后加热到130℃或回流12小时,直至形成棕黑色干凝胶,移入250℃的烘箱,干凝胶将发生自蔓延燃烧生成树枝状蓬松的产物,研磨即可。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化学组分易于控制及重复性好并易于掺杂;所制产物颗粒分散性好,尺寸大小均匀,并具备良好的的磁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19579.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实现硼铝双掺杂/双包覆且在高倍率下具有长循环稳定性的超高镍无钴阴极材料的方法,采用水热法先把硼/铝均匀地包覆于材料表面,之后置于管式炉中氧气氛围下退火,以超高镍无钴阴极材料表面的锂残渣作为原料,经过高温下的原位反应不但有效去除了材料表面的有害锂残渣,而且还同时形成了偏硼酸锂/偏铝酸锂双快离子导体包覆层。快离子导体有效地提高了材料表/界面的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其次高温下铝离子和硼离子通过热扩散形成的双离子协同掺杂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和层状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同步实现的硼铝双掺杂/双包覆对有效提高超高镍无钴阴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