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嵌入监测电极的堵塞原位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53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56940.4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墙嵌入监测电极的堵塞原位监测方法。建立一个围墙嵌入监测电极的堵塞原位监测人工湿地,包括布水区、集水区、主体填料区、水生植物、监测电极带、条形铜电极、连接导线和长边围墙;通过在人工湿地围墙中嵌入电极带的方式,可对不同规格的人工湿地实现堵塞的精确监测。该方法是以堵塞填料区域及未堵塞填料区域的电阻率差异为前提,通过嵌入的电极带两两组合的方式,监测两条电极带控制断面上的电阻率变化,实现堵塞情况的精确预报。本发明设计简单、经济、运行管理方便,填补人工湿地堵塞精确监测的空白,将为各种规格人工湿地的处理、运行维护以及人工湿地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一种强化电阻率差异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86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56942.3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电阻率差异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通过添加NaCl溶液的方式来强化堵塞区域与未堵塞区域的电阻率差异。添加NaCl溶液后,堵塞区域中短时间内无法流进NaCl溶液,所以堵塞区域的电阻率会比未堵塞的区域电阻率高。因此,未加入和加入NaCl溶液测得的电阻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而NaCl溶液饱和人工湿地中由于堵塞区域的存在,相较于未加入NaCl溶液的人工湿地电阻率分布变化较大,其电阻率分布图上出现的高阻区域即为堵塞区域,实现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监测和定位。本发明具有简单、经济、实施方便的特点,为人工湿地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10338.3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双层池体、进水管、多孔布水管、多孔集水管、可旋转弯头、U型排水管和水生植物。双层池体包括非产电内层和产电外层。污水首先进入产电外层底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产电微生物降解并释放电子;水流向上流动,到产电外层顶部,发生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水流向中心汇流进入内层区,通过调节可旋转弯头改变U型排水管的倾斜程度,加快复氧,并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等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磷等污染物。本发明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与传统人工湿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高效有机碳代谢、微生物脱氮及吸附共沉淀除磷过程紧凑的控制在同一个人工湿地中。

    一种内产电外翻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464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10303.X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产电外翻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双层池体,水生植物、多孔集水管、可旋转弯头及U型排水管。污水首先进入产电内层区底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产电微生物降解,释放电子;水流向上流动,溶解氧浓度升高,到产电内层区顶部,发生硝化、反硝化脱氮,水流向四周辅流进入外层区,调节可旋转弯头改变U型排水管的倾斜程度,控制非产电外层的饱和/非饱和状态,加快复氧,并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进一步去除水中磷等的污染物。本发明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与传统人工湿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了二者在有机物降解和脱氮过程中的优势,整个过程无能耗,无外接电路。

    一种旁侧微氧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水体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267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0188.5

    申请日:2016-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旁侧微氧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水体净化方法。污水由底部进水管流入,经布水区后向上分流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入阳极区,另一部分流入曝气硝化区。流入阳极区的有机物被产电微生物氧化释放电子和质子,其中电子通过导电填料向上传导至阴极区,质子通过污水向上传导至阴极区。曝气硝化区中布设微曝气系统,将流入该区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氧化为硝态氮并继续向上汇入阴极区,在阴极区内作为电子受体与阳极区传导过来的电子发生反应,经集水区后由出水管流出。本发明将阳极区产生的电子在床体内部传导,并通过旁侧微曝气形式,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转化为硝态氮作为阴极区的电子受体发生反硝化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能够取得很好的净化效果。

    一种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620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14058.1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下层净化层、上层净化层、底板和多个连接管道,下层净化层、底板和上层净化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地坑中,且底板将地坑中的腔体分为下腔体和上腔体,下腔体为密封腔体,下层净化层设置于下腔体内,上层净化层铺设于底板上,下层净化层连通有一污水进水管,多个连接管道的底端管口均设置于下层净化层上方,连接管道的顶端管口穿过底板和上层净化层,上层净化层的底部设置有总集水管,连接管道的顶端管口始终高于上层净化层上的水位;本发明公开的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提高了农村地区污水治理效果。

    一种水体自循环淡水生态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678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28716.1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体自循环淡水生态养殖系统,涉及淡水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养殖区和生态净化区;所述生态净化区内设置有进水井和排水井,所述进水井用于将所述养殖区中的水排入所述生态净化区,所述排水井用于将所述生态净化区中的水排入所述养殖区。本发明中的水体自循环淡水生态养殖系统,将淡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植物、填料及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去除,实现水体的原位净化,极大降低了成本,解决了淡水养殖过程的水质保障问题。

    一种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620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14058.1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下层净化层、上层净化层、底板和多个连接管道,下层净化层、底板和上层净化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地坑中,且底板将地坑中的腔体分为下腔体和上腔体,下腔体为密封腔体,下层净化层设置于下腔体内,上层净化层铺设于底板上,下层净化层连通有一污水进水管,多个连接管道的底端管口均设置于下层净化层上方,连接管道的顶端管口穿过底板和上层净化层,上层净化层的底部设置有总集水管,连接管道的顶端管口始终高于上层净化层上的水位;本发明公开的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提高了农村地区污水治理效果。

    一种内产电外翻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4753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010466.8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产电外翻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方法。建立一个内产电外翻式水流人工湿地,包括进水管、双层池体,水生植物、多孔集水管、可旋转弯头及U型排水管。污水首先进入产电内层区底部被产电微生物降解,释放电子,完成有机物的高效降解;水流向上流动,溶解氧浓度升高,到产电内层区顶部,发生硝化、反硝化脱氮,水流向四周辅流进入外层区,调节可旋转弯头改变U型排水管的倾斜程度,控制非产电外层的饱和/非饱和状态,加快复氧,并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进一步去除水中磷等的污染物。本发明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与传统人工湿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了二者在有机物降解和脱氮过程中的优势,整个过程无能耗,无外接电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